恶心
证名。一作恶心。胃气上逆,泛恶欲吐之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恶心者,由心下有停水积饮所为也。”“水饮之气不散,上乘于心,复遇冷气所加之,故令火气不宣,则心里澹澹然,欲吐,名为恶心也。”《罗氏会约医镜》卷八:“恶心者,胃口作逆,兀兀欲吐欲呕之状,或又不能呕吐,觉难刻过,此曰恶心,而实胃口之病也。其症之因,则有寒,有食,有痰,有宿水,有火邪,有秽气所触,有阴湿伤胃,或伤寒疟痢诸邪之在胃口者,皆能致之。”宜辨明虚实。实邪恶心,来速去亦速,邪去则止。虚邪恶心,必待胃气来复方愈。其治脾胃不和者,宜和胃理气,用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胃有寒邪者,宜温中,有理中汤;胃中热者,宜清火,用二陈汤加芩、连,或左金丸等;感受暑热或火盛烦躁恶心者,用竹叶石膏汤;胃有痰湿者,宜燥湿化痰,用二陈汤、平胃散;胃有食滞者,宜消导,用保和丸;脾胃虚弱者,宜健脾和胃,用香砂六君汤;脾肾虚寒者,宜温补脾肾,用理阴煎、温胃饮等。参见呕吐有关各条。

- 恶心《中医词典》
- 恶兽毒蛇咬伤《奇效简便良方》
- 恶心《杂病治例》
- 恶食(牛蒡)《食疗本草》
- 恶心《医学入门》
- 恶食《医学纲目》
- 恶心《杂病广要》
- 恶食《中医词典》
- 恶心《古今医鉴》
- 恶实菜《食疗方》
- 恶心《证治汇补》
- 恶实菜《饮膳正要》
- 恶心《丹溪心法》
- 恶实《本草图经》
- 恶心《丹溪治法心要》
- 恶实《本草乘雅半偈》
- 恶心《金匮钩玄》
- 恶实《名医别录》
- 恶心(欲吐不吐)《医学纲目》
- 恶实《得配本草》
- 恶心、呕吐的观察及护理《基础护理学》
- 恶实《本草从新》
- 恶心嗳气《景岳全书》
- 恶实《本经逢原》
- 恶心烦躁《奇方类编》
- 恶实《证类本草》
- 恶心候《诸病源候论》
- 恶实《本草蒙筌》
- 恶心与呕吐《物理诊断学》
- 恶实《本草衍义》
- 恶心与呕吐《默克家庭诊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