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疳
病名。
①牙病。《太平圣惠方》第三十四卷认为:本病多由脏腑壅滞,久积风热;脾肺不利,心胸痰饮,邪毒之气,冲注上焦,熏蒸牙齿而致。症见齿龈浮肿,动摇脱落,损烂,脓血俱出,虫蚀齿根,口内常臭,面色青黄,唇颊肿痛。治宜疏风散热消肿止痛。
②肛门病,即湿热下注谷道,致肛门奇痒有虫。
③外科病,坐板疮之别名。
④小儿科病,见《婴童百问》肝疳之别名,详该条。

- 风疳《中医词典》
- 风疳《圣济总录》
- 风疳《医宗金鉴》
- 风府(一名舌本)《针灸大成》
- 风疳《幼幼新书》
- 风府《针灸学》
- 风疳《外科心法要诀》
- 风府《中医词典》
- 风疳《外科大成》
- 风府《气功外气疗法》
- 风疳《外科大成》
- 风痱候《诸病源候论》
- 风疳门主方《疡医大全》
- 风痱方三首《外台秘要》
- 风疳门主论《疡医大全》
- 风痱《备急千金要方》
- 风根《医述》
- 风痱《中医词典》
- 风狗咬《丹溪治法心要》
- 风痱《圣济总录》
- 风蛊候《诸病源候论》
- 风痱《中医名词词典》
- 风鼓《中医词典》
- 风发疟《症因脉治》
- 风关《中医词典》
- 风耳《明医指掌》
- 风寒《时病论歌括新编》
- 风耳《中医词典》
- 风寒《中医名词词典》
- 风亸曳《中医词典》
- 风寒《时病论歌括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