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病证名。肝脏的各种病证。由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络瘀阻、肝阳偏亢、肝风内动、肝经湿热、寒滞肝脉等所致。《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本草纲目·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肝藏血属木,胆火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本病:诸风眩运,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痃瘕,女人经病。标病:寒热疟,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疒^颓)疝,女人少腹肿痛阴病。”肝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太平圣惠方·肝脏论》:“夫肝虚则生寒,寒则苦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情不乐,如人将捕之,视物不明,眼生黑花,口苦,头疼,关节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喜悲恐,不得太息,诊其脉沉细滑者,此是肝虚之候也。”又:“肝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致心下坚满,两胁痛引小腹,忿忿如怒,气逆头眩,为血有余,即目痛,眼眦赤,生息肉,阳毒所致,悒悒先寒而后热,颈直背强,筋急,不得屈伸,诊其脉浮大而数者,此是肝气实也。”治宜分别选用疏肝理气、平肝泻火、活血通络、养血柔肝、潜阳熄风诸法。参见肝病各条。

- 肝病《中医词典》
- 肝病《千金翼方》
- 肝病《冷庐医话》
- 肝痹《症因脉治》
- 肝病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肝痹《中医词典》
- 肝病候《诸病源候论》
- 肝痹《圣济总录》
- 肝病筋急《圣济总录》
- 肝痹《中医名词词典》
- 肝病筋挛《医法圆通》
- 肝癌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肝病胜肺《小儿药证直诀》
- 肝癌免疫细胞化学《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肝病胁胀的治疗《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肝癌的外科治疗《普通外科学》
- 肝病胁胀的治疗《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肝癌的生化诊断《临床生物化学》
- 肝病愈后《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肝癌的生化机制《临床生物化学》
- 肝病愈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肝癌《中医内科学》
- 肝部(足厥阴属脏)《笔花医镜》
- 肝癌《自我调养巧治病》
- 肝藏魂《中医名词词典》
- 肝癌《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肝藏魂《中医词典》
- 肝、胆、胰《医学影像学》
- 肝藏血《中医名词词典》
- 肝,体阴而用阳《中医名词词典》
- 肝藏血《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