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
①通“膈”,胸腔与腹腔相隔之处,即现代医学所称横膈或横膈膜。《素问·五脏生成》:“腹满(月真)胀,支鬲胠胁,下厥下冒,过在足太阴、阳明。”《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下鬲属大肠。”
②通“隔”:阻隔。《素问·五常政大论》:“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速。”《素问·风论》:“食饮不下,鬲塞不通。”
③病证名。噎膈。《素问·大奇论》:“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

- 鬲《中医词典》
- 格注草《证类本草》
- 鬲肓《中医词典》
- 格注草《新修本草》
- 鬲偏枯《中医词典》
- 格注草《千金翼方》
- 鬲气《中医词典》
- 格中《中医词典》
- 鬲痛(五噎 气哽)《针灸资生经》
- 格则吐逆、九窍、五脏《此事难知》
- 鬲痫《中医词典》
- 格阳虚火失血《中医词典》
- 鬲消《中医词典》
- 格阳衄血《中医词典》
- 鬲咽《中医词典》
- 格阳喉痹《中医词典》
- 鬲中《中医词典》
- 格阳关阴证《伤寒九十论》
- 鬲中热《中医词典》
- 格阳关阴脉《灵素节注类编》
- 隔《中医词典》
- 格阳关阴《中医名词词典》
- 隔《医学真传》
- 格阳《中医词典》
- 隔八隔六相生《类经图翼》
- 格言一《古今名医汇粹》
- 隔饼灸《中医名词词典》
- 格言三《古今名医汇粹》
- 隔饼灸《中医词典》
- 格言二《古今名医汇粹》
- 隔蟾灸《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