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钩蚴移行症
系钩蚴自皮肤侵入时,刺激局部皮肤发生痒性丘疹(俗称粪毒、粪疙瘩等),以足趾及手指间皮肤柔软处多见,局部有奇痒、红肿及灼痛、有的1-2天转成水泡,约数日内自行消退,亦可因抓痒引起继发感染,此称钩蚴皮炎。当钩蚴到达肺泡时,可引起肺间质和泡点状出血与炎症病变,经数天或十余天自行消退。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明显增高。治疗:于钩蚴侵入皮肤后24小时内,涂敷10%噻苯咪唑混悬液,1天2-3次,连续2-3天并敷以0.1%地塞米松霜。疗效较好,亦可用50-60℃热水反复浸泡15-30分钟,有止痒、消炎及杀钩蚴作用,皮疹严重且较多者则给以口服噻本咪唑,每日50mg/kg,分2~3次服用,疗程5天,休息2天后可重复一疗程。

- 钩蚴移行症《消化病学》
- 钩吻中毒《中医词典》
- 苟印《证类本草》
- 钩吻与芹菜相似,误食之杀人,解之方《金匮悬解》
- 狗《本草纲目》
- 钩吻《名医别录》
- 狗《食物疗法》
- 钩吻《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狗《本经逢原》
- 钩吻《本经逢原》
- 狗《本草从新》
- 钩吻《证类本草》
- 狗《得配本草》
- 钩吻《医学入门》
- 狗《本草撮要》
- 钩吻《新修本草》
- 狗《药性切用》
- 钩吻《本草经集注》
- 狗宝《本草纲目》
- 钩吻《千金翼方》
- 狗宝《本草易读》
- 钩吻《雷公炮炙论》
- 狗宝《本经逢原》
- 钩吻《本草纲目》
- 狗宝《本草便读》
- 钩吻《神农本草经》
- 狗眵眼《中医词典》
- 钩藤饮子《小儿药证直诀》
- 狗癫《中医词典》
- 钩藤饮《冯氏锦囊秘录》
- 狗骨《本草从新》
《消化病学》
- 第一节 总论(Introduction of Digestive Diseases)
- 第二节 急性胃炎
- 第三节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 第四节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
- 第五节 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
- 第六节 吸收不良综合征(Malabsorption syndrome)
- 第七节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 第八节 克隆病 (Crohn Disease)
- 第九节 消化道蠕虫病(Helminthic Disease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Tract)
- 蛔虫病(Ascariasis)
- 钩虫病(Ancylostomiasis)
- 蛲虫病(Enterobiasis)
- 绦虫病(Teniasis)
- 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
- 包虫病(Echnococcosis)
- 第十节 胃肠神经官能症(Functional Disorder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 第十一节 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
- 第十二节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 第十三节 胰腺炎(Pancreatitis)
- 第十四节 腹内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