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

《消化病学》书籍目录

钩虫病是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临床以贫血营养不良、浮肿、腹痛及胃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高发区有“黄胖病”之称。

钩虫病的传染源是钩虫病患者和感染者,钩虫感染在我国分布极广。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温、湿度的土壤中孵化。约1周左右经杆状蚴发育成具有感染力的丝状蚴,丝状蚴接触人体即钻入皮肤,随血液流经右心到肺,穿透肺泡毛细血管后循支气管、气管而达咽喉部,然后被吞入胃,构成钩蚴移行症。钩蚴主要在空肠,少数在十二指肠及回肠中上段内发育为成虫(图2-9-2)。自丝状蚴侵入皮肤至成虫在肠内产卵约需50天,成虫的寿命可达5-7年,但大部分于1-2年内被排出体外。

本病主要是经皮肤接触感染。农民赤足下地,幼虫易钻入皮肤而致病,故农村中感染率较高。钩虫卵在低于5-10℃时易死亡,而25-30℃和湿润土壤最适于虫卵孵化和幼虫生长。故我国南方钩虫病的流行远较北方为重。

【临床表现】

钩虫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与感染钩虫的种类、数量、时间和个人营养及免疫状况有关。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钩虫感染者。

一、贫血和循环系统 贫血是钩虫病最突出的表现。由于成虫以口器咬住肠粘膜吸取血液,并经常更换咬吸点,同时分泌抗凝物质使伤口不断流血,长期漫性失血造成铁及蛋白质的损失,引起缺铁性贫血低蛋白血症;在重度感染后3-5月可逐渐出现严重的进行性贫血,病人有头昏眼花耳鸣乏力、劳动后心悸、气促、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皮肤苍白或呈腊黄色等症状。长期严重贫血病人心脏可呈一般性扩大,心前区有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率增速和血压降低(舒张压为甚)。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嗜酸粒细胞大多增高。骨髓铁粒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血清铁和铁蛋白浓度降低。

钩虫发育过程与传播

图2-9-2 钩虫发育过程与传播

二、消化系统 钩虫咬附小肠粘膜发生许多出血点和浅小损伤,可导致慢性炎症和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消化道症状。早期有食欲改变,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明显者常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嗳气等类似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炎表现。严重感染者可出现异嗜如喜食生米、泥土等,多数病人有微量肠道出血,偶有并发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持续性黑便

三、其它 儿童期严重感染可有生长发育障碍,或并发心功能不全,周围血可呈类白血病反应,孕妇严重感染可导致流产死胎

【诊断】

在流行区有赤足下地史以及贫血等临床症状应考虑钩虫病。粪便中检到虫卵为确诊的依据,粪便中虫卵数不多时,直接涂片的检出率低,较可靠的方法是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钩蚴培养法。

【治疗】

一、驱虫治疗 驱钩虫药物种类很多,但尚无较理想的药物,需多次反复治疗才能根治.。此外,农村钩虫病患者大多伴有蛔虫等多种线虫感染,故以采用广谱驱肠线虫药为宜。如甲苯咪唑、噻嘧啶、丙硫咪唑、左旋咪唑等,用法同治疗蛔虫病。国内钩虫病多系两种钩虫混合感染,若用一种驱钩虫药未驱尽时,可换用另一种药物,藉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二、对症治疗 钩虫病有贫血时应驱虫同时补充铁剂与高蛋白饮食。常用硫酸低铁,每次0.3~0.6克,每日3次,服用铁剂时间宜长,以补足组织内贮铁。对少数口服铁剂不能耐受者可给予肌肉注射铁剂,如右旋糖酐铁,首次为50mg,以后每日或间日注射100mg,总量不超过2.5~3.0克,两侧臀部肌肉交替注射。严重贫血伴有胃酸缺乏可加服10%稀盐酸或胃蛋白酶液。对临产孕妇或贫血严重者,可在驱虫前输小量血或边输血边驱虫。

【预防】

治疗病人及消除传染源是预防的重要环节,加强粪便管理,杀灭钩虫卵是综合防治措施之一。为避免赤足下地感染可用25%白矾水液或1%碘酒等涂擦手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消化病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消化病学》书籍目录
  1. 钩虫病《消化病学》
  2. 钩虫病《中医内科学》
  3. 钩虫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4. 钩肠痔《中医词典》
  5. 钩端螺旋体《医学微生物学》
  6. 《证类本草》
  7. 钩端螺旋体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8. 《中医词典》
  9. 钩端螺旋体病《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0. 佝偻病胸《百病自测》
  11. 钩端螺旋体病《病理学》
  12. 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3. 钩端螺旋体的检查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4. 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病理学》
  15. 钩端螺旋体菌苗使用说明书《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6. 佝偻病的诊断标准《临床营养学》
  17. 钩端螺旋体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8. 佝偻病《理疗学》
  19. 钩割法《中医词典》
  20. 佝偻病《放射诊断学》
  21. 钩割针烙《目经大成》
  22. 勾点法《中医词典》
  23. 钩割针烙说《张氏医通》
  24. 供者与受者的配合选择《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5. 钩割针烙宜戒慎论《审视瑶函》
  26. 供应室工作《基础护理学》
  27. 钩割针镰《圣济总录》
  28. 供体手术《临床肝移植》
  29. 钩割针镰法《秘传眼科龙木论》
  30. 供体及供体手术《临床肝移植》
  31. 钩股按穴取平法《普济方·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