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寿夭论

《脾胃论》书籍目录

《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夫阴精所奉者,上奉于阳,谓春夏生长之气也;阳精所降者,下降于阴,谓秋冬收藏之气也。且如地之伏阴,其精遇春而变动,升腾于上,即曰生发之气;升极而浮,即曰蕃秀之气,此六气右迁于天,乃天之清阳也。阳主生,故寿。天之元阳,其精遇秋而退,降坠于下,乃为收敛殒杀之气;降极而沉,是为闭藏之气,此五运左迁入地,乃地之浊阴也。阴主杀,故夭。根于外者,名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根于内者,名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皆不升而降也。地气者,人之脾胃也,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故动止饮食,各得其所,必清必净,不令损胃之元气,下乘肾肝,及行秋冬殒杀之令,则亦合于天数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脾胃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脾胃论》书籍目录
  1. 阴阳寿夭论《脾胃论》
  2. 阴阳手诀二十一法《针灸神书》
  3. 阴阳水《本草备要》
  4. 阴阳失调《中医基础理论》
  5. 阴阳水《本草求真》
  6. 阴阳失调《中医词典》
  7. 阴阳水《得配本草》
  8. 阴阳盛衰《四圣悬枢》
  9. 阴阳水《医方论》
  10. 阴阳胜复《中医词典》
  11. 阴阳水(生熟水)《中医名词词典》
  12. 阴阳胜复《中医名词词典》
  13. 阴阳水火气血论《血证论》
  14. 阴阳升降窒抑说《灵素节注类编》
  15. 阴阳死证《景岳全书》
  16. 阴阳升降论《脾胃论》
  17. 阴阳汤《仁术便览》
  18. 阴阳升降论《医学源流论》
  19. 阴阳体象《类经图翼》
  20. 阴阳上下篇《外经微言》
  21. 阴阳脱门(五则)《辨证录》
  22. 阴阳痧《奇效简便良方》
  23. 阴阳维脉《黄帝内经太素》
  24. 阴阳散《重订囊秘喉书》
  25. 阴阳未交合图《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6. 阴阳圈《目经大成》
  27. 阴阳五行《类经》
  28. 阴阳圈《中医词典》
  29. 阴阳五行学说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30. 阴阳清浊顺治逆乱大论《针灸甲乙经》
  31. 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中国医学通史》

《脾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