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花解酲汤
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莲花青皮(去穣,三分) 木香(五分) 橘皮(去白) 人参(去芦) 猪苓(去黑皮) 白茯苓(以上各一钱五分) 神曲(炒黄色) 泽泻 干生姜 白术(以上各二钱)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以
上为极细末,秤,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此盖不得已而用之,岂可恃赖日日饮酒,此方气味辛辣,偶因酒病服之,则不损元气,何者?敌酒病也。

- 葛花解酲汤《脾胃论》
- 葛花解酲汤《仁术便览》
- 葛花解酲汤《医方论》
- 葛花解酲汤《医方考》
- 葛花解醒汤《删补名医方论》
- 葛花解酲汤《目经大成》
- 葛怀敏《中医词典》
- 葛花解酲汤《冯氏锦囊秘录》
- 葛可久《中医词典》
- 葛花解酲汤《医宗金鉴》
- 葛可久治劳瘵十神方《明医指掌》
- 葛花解酲汤《内外伤辨》
- 葛林《中医词典》
- 葛花解酲《汤头歌诀》
- 葛龙茶《茶饮保健》
- 葛花葛根《医方考》
- 葛蔓《本草崇原》
- 葛花菜《饮食须知》
- 葛芪茶《茶饮保健》
- 葛花《本草崇原》
- 葛上亭长《本草纲目》
- 葛洪《中医词典》
- 葛上亭长《千金翼方》
- 葛谷《本草崇原》
- 葛上亭长《本草经集注》
- 葛根证五 阳明十七《伤寒悬解》
- 葛上亭长《新修本草》
- 葛根证六 阳明十八《伤寒悬解》
- 葛上亭长《证类本草》
- 葛根证《医学摘粹》
- 葛上亭长《本经逢原》
《脾胃论》
- 序
- 卷上
- 卷中
- 气运衰旺图说
-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 补中益气汤
-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 黄人参汤
- 除风湿羌活汤
- 调中益气汤
- 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
- 清暑益气汤
- 随时加减用药法
- 肠下血论
- 凉血地黄汤
- 升阳除湿防风汤
- 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
- 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 凡治病当问其所便
- 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论
-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 三焦元气衰旺
- 卷下
- 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 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 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
- 忽肥忽瘦论
- 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 阴阳寿夭论
- 五脏之气交变论
- 阴阳升降论
- 调理脾胃治验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论
- 清神益气汤
- 半夏白术天麻汤
- 人参芍药汤
- 麻黄人参芍药汤
- 升阳散火汤
- 安胃汤
- 清胃散
- 清阳汤
- 胃风汤(一)
- 阳明病湿胜自汗论
- 调卫汤
- 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 清燥汤
- 助阳和血补气汤
- 升阳汤
- 升阳除湿汤
- 益胃汤
- 生姜和中汤
- 强胃汤
- 温胃汤
- 和中丸(一)
- 藿香安胃散
- 异功散
- 饮食伤脾论
- 五苓散
- 论饮酒过伤
- 葛花解酲汤
- 枳术丸
- 橘皮枳术丸
- 半夏枳术丸
- 木香干姜枳术丸
- 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
- 和中丸(二)
- 交泰丸
- 三棱消积丸
- 备急丸
- 神保丸
- 雄黄圣饼子
- 蠲饮枳实丸
- 感应丸
- 神应丸
- 白术安胃散
- 圣饼子
- 当归和血散
- 诃梨勒丸
- 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
- 胃风汤(二)
- 三黄丸
- 白术散
- 加减平胃散
- 散滞气汤
- 通幽汤
- 润肠丸
- 导气除燥汤
- 丁香茱萸汤
- 草豆蔻丸
- 神圣复气汤
- 脾胃将理法
- 摄养
- 远欲
- 省言箴
- 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