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胃汤
治因饮食汗出,日久心中虚,风虚邪令人半身不遂,见偏风痿痹之证,当先除其汗, 悍之气,按而收之。
黄连(拣净,去须) 五味子(去子) 乌梅(去核) 生甘草(以上各五分) 熟甘草(三分) 升麻梢(二分)
上 咀。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远。忌湿面、酒、五辛、大料物之类。

- 安胃汤《脾胃论》
- 安胃汤《仁术便览》
- 安胃饮《医学衷中参西录》
- 安体舒通《医院药学》
- 安慰剂《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安坦中毒《医院药学》
- 安慰剂效应、药物依赖和用药依从性《医学心理学》
- 安胎总论《竹林女科证治》
- 安息活血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安胎逐月主方补《张氏妇科》
- 安息香《本草纲目》
- 安胎有二法《济生集》
- 安息香《千金翼方》
- 安胎用黄芩白术论《女科经纶》
- 安息香《药笼小品》
- 安胎饮加减活法《女科指掌》
- 安息香《玉楸药解》
- 安胎饮《仁术便览》
- 安息香《新修本草》
- 安胎饮《医学心悟》
- 安息香《海药本草》
- 安胎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安息香《本草蒙筌》
- 安胎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安息香《本草易读》
- 安胎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安息香《冯氏锦囊秘录》
- 安胎宜固肾不必用黄芩白术论《女科经纶》
- 安息香《医学入门》
- 安胎审宜调治《妇科心法要诀》
- 安息香《证类本草》
《脾胃论》
- 序
- 卷上
- 卷中
- 气运衰旺图说
-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 补中益气汤
-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 黄人参汤
- 除风湿羌活汤
- 调中益气汤
- 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
- 清暑益气汤
- 随时加减用药法
- 肠下血论
- 凉血地黄汤
- 升阳除湿防风汤
- 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
- 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 凡治病当问其所便
- 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论
-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 三焦元气衰旺
- 卷下
- 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 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 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
- 忽肥忽瘦论
- 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 阴阳寿夭论
- 五脏之气交变论
- 阴阳升降论
- 调理脾胃治验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论
- 清神益气汤
- 半夏白术天麻汤
- 人参芍药汤
- 麻黄人参芍药汤
- 升阳散火汤
- 安胃汤
- 清胃散
- 清阳汤
- 胃风汤(一)
- 阳明病湿胜自汗论
- 调卫汤
- 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 清燥汤
- 助阳和血补气汤
- 升阳汤
- 升阳除湿汤
- 益胃汤
- 生姜和中汤
- 强胃汤
- 温胃汤
- 和中丸(一)
- 藿香安胃散
- 异功散
- 饮食伤脾论
- 五苓散
- 论饮酒过伤
- 葛花解酲汤
- 枳术丸
- 橘皮枳术丸
- 半夏枳术丸
- 木香干姜枳术丸
- 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
- 和中丸(二)
- 交泰丸
- 三棱消积丸
- 备急丸
- 神保丸
- 雄黄圣饼子
- 蠲饮枳实丸
- 感应丸
- 神应丸
- 白术安胃散
- 圣饼子
- 当归和血散
- 诃梨勒丸
- 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
- 胃风汤(二)
- 三黄丸
- 白术散
- 加减平胃散
- 散滞气汤
- 通幽汤
- 润肠丸
- 导气除燥汤
- 丁香茱萸汤
- 草豆蔻丸
- 神圣复气汤
- 脾胃将理法
- 摄养
- 远欲
- 省言箴
- 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