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篇

《外经微言》书籍目录

少师曰:心火,君火也。何故宜静不宜动?岐伯曰:君主无为,心为君火,安可有为乎!君主有力,非生民之福也。所以心静则火息,心动则火炎。息则脾胃之土受其益,炎则脾胃之土受其灾。少师曰:何谓也?岐伯曰:脾胃之土喜温火之养,恶烈火之逼也。温火养则土有生气而成活土,烈火逼则土有死气而成焦土矣。焦火何以生金,肺金干燥,必求济于肾水,而水不足以济之也。少师曰:肾水本济心火者也,何以救之无裨乎?岐伯曰:人身之肾水原非有余。况见心火之太旺,虽济火甚切,独不畏火气之烁乎。故避火之炎,不敢上升于心中也。心无水济则心火更烈,其克肺益甚。肺畏火刑,必求援于肾子,而肾子欲救援而无水,又不忍肺母之凌烁,不得不出其肾中所有,倾国以相助。于是水火两腾,升于上焦,而与心相战。心因无水以克肺,今见水不济心火来助肺,欲取其水而转与火,相合则火势更旺。于是肺不受肾水之益,反得肾火之虐矣。斯时肝经之木,见肺金太弱,亦出火以焚心明助肾母,以称于实报肺仇而加刃也,。少师曰:何以解氛乎?岐伯曰:心火动极矣,安其心而火可息也。少师曰:可用寒凉直折其火乎?岐伯曰:寒凉可暂用,不可久用也。暂用则火化为水,久用则水变为火也。少师曰:斯又何故欤?岐伯曰:心火必得肾水以济之也。滋肾安心则心火永静,舍肾安心则心火仍动矣。少师曰:凡水火未有不相克也,而心肾水火何相交而相济乎?岐伯曰:水不同耳。肾中邪水最克心火,肾中真水最养心火,心中之液即肾内真水也。肾之真水旺,而心火安。肾之真水衰,而心火沸。是以心肾交而水火既济,心肾开而水火未济也。少师曰:心在上,肾在下,地位悬殊,何彼此乐交无间乎?岐伯曰:心肾之交,虽胞胎导之,实肝木介之也。肝木气通,肾无阻隔,肝木气郁,心肾即闭塞也。少师曰:然则肝木又何以养之?岐伯曰;肾水为肝木之母,补肾即所以通肝木。非水不旺火,非木不生欲,心液之不枯,必肝血之常足。欲肝血之不乏,必肾水之常盈,补肝木要不外补肾水也。少师曰:善。

陈士铎曰:心火,君火也。君心为有形之火,可以水折。不若肾中之火,为无形之火也。无形之火,可以水养。知火之有形、无形,而虚火实火可明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经微言》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经微言》书籍目录
  1. 心火篇《外经微言》
  2. 心火内炽《中医词典》
  3. 心火上炎《中医名词词典》
  4. 心火内炽《中医名词词典》
  5. 心火上炎《中医词典》
  6. 心火亢盛《中医词典》
  7. 心机械图《心脏病学》
  8. 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原机启微》
  9. 心肌《组织学与胚胎学》
  10. 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审视瑶函》
  11. 心肌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2. 心火《校注医醇剩义》
  13. 心肌病《病理学》
  14. 心火《中医词典》
  15. 心肌病《心脏病学》
  16. 心恍惚(余见肺中风)《针灸资生经》
  17. 心肌的传导功能《急诊医学》
  18. 心恍惚《普济方·针灸》
  19. 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生理学》
  20. 心黄《中医词典》
  21.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生理学》
  22. 心慌自汗《评注产科心法》
  23. 心肌的结构破坏《病理生理学》
  24. 心候《诸病源候论》
  25. 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学》
  26. 心合小肠《中医词典》
  27.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征《生理学》
  28. 心合小肠《中医名词词典》
  29. 心肌的兴奋性《生理学》
  30. 心合脉《中医词典》
  31. 心肌的自动节律性《生理学》

《外经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