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脉证九条 方六首)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方见脚气中)。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方见上)。
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见上)。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右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
右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蒲灰散方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右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右三味。
猪苓汤方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昧,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方论》
- 消渴小便不利淋《金匮悬解》
-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高注金匮要略》
- 消渴小便不利九《金匮悬解》
-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金匮玉函经二注》
- 消渴小便白浊《圣济总录》
-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金匮要略浅注》
- 消渴统论《金匮翼》
-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金匮要略心典》
- 消渴统论《圣济总录》
- 消渴小便不利十《金匮悬解》
- 消渴十一《金匮悬解》
- 消渴小便不利十二《金匮悬解》
- 消渴生死《杂病心法要诀》
- 消渴小便利淋《医宗金鉴》
- 消渴生死《医宗金鉴》
-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医宗金鉴》
- 消渴杀虫方《医方论》
-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 消渴三《金匮悬解》
-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 消渴七《金匮悬解》
-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脉证九条、方六首)《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消渴秘方《华佗神方》
- 消渴泄泻《金匮钩玄》
- 消渴门诸方《校注医醇剩义》
- 消渴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消渴门方《医门法律》
- 消渴续论《医门法律》
- 消渴门(五则)《辨证录》
- 消渴一《金匮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