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通治

《推拿抉微》书籍目录

经云∶心与胆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颠狂,宜补心为主。

唐容川曰∶旧注君相二火,一气相通。此解通字,与以下各通字不合。盖所谓通者,必有相通之道路。唐宋后凭空说理,不按实迹。西医虽详形略气,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说不能发明。西医云∶人之脏腑,全有连网相联。其连网中,全有微丝管,行血行气。据此,则知心与胆通,其道路亦在膜网之中。盖胆附于肝,系着脊,上循入肺系,连及于心,胆与心通之路,即在其系中。故心病怔忡,宜温胆。

胆病战栗颠狂,宜补心。非空论矣。又温字补字有辨,经言∶温之以气,补之以味。《内经》言以苦补心,是泻心火,即是补心,以益其阴也。温之以气,是益其阳也。

经云∶肝与大肠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

唐容川曰∶肝内膈膜,下走血室,前连膀胱,后连大肠。厥阴肝木,又外绕行肛门。大肠传导,全赖肝疏泻之力。以理论,则为金木交合。以形论,为血能润肠,肠能导滞之故。所以肝病宜疏通大肠,以行其郁结也。大肠病如痢症、肠风、秘结、便毒等症,皆宜平肝和血润肠,以助其疏泄也。

经云∶脾与小肠通,脾病宜泄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为主。

唐容川曰∶西医图绘,脾居连网之上,小肠通体,皆与连网相附。连网中均有微细管相通,据此则《内经》所言道路显然。西医不知《内经》,妄抵轩岐,以为未见脏腑,此不足怪。独怪中国趋好洋学,舍古圣之书,而弗深考,岂不谬哉!脾病多是小肠之火,蒸动湿气,发肿胀,作泻满,小便混浊,故当泻小肠。至于小肠,所以化物不滞,全赖脾湿有以濡之。西医所谓甜肉汁,入肠化物是也。故小肠病痢及秘结、阑门不开、膈食等症,皆宜润脾。

涂蔚生曰∶心为丙火,而生胃阳之戊土,小肠为丁火,而生脾阴之己土。此五行相生之定义,天地自然之气化,不可以科学之定理,相为试验者也。然小肠能以生脾,亦能病脾。脾为小肠所生,亦能滋益小肠。故脾阴有亏,宜泻小肠之火以救脾,防其消耗脾中之阴也。小肠之火有余,宜滋脾阴以益小肠,济其化生之源也。若夫脾湿而为肿胀,小肠火衰而为泻泄,则又宜培火以燥土也。容川解为脾病,多是小肠之火,蒸动湿气,发肿胀,作泄泻,小便混浊,故当泻小肠。是其将脾与小肠寒热之病,合而为一也,未免尚差一粒。

经云∶肺与膀胱通,肺病宜利膀胱水,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

唐容川曰∶肺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其路道全在三焦膜中,上卷已详言之。故肺与膀胱相隔甚远,而实则相通。肺病则水停为痰饮,故宜清利膀胱以泻之。膀胱病多由肺之上源,不得疏通,故宜清肺为主。

经云∶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

唐容川曰∶三焦之源,即发于肾系,故肾与三焦通。三焦为肾行水化气,故肾病宜调和三焦。譬如肾气丸,用苓泽以利三焦之水。保元汤,用黄 以充三焦之气是矣。三焦不能行水,则宜滋肾阴,不能化气,则宜补肾阳。近医不知三焦为何物,西医名连网,不名三焦。是不知肾系为三焦之根,安知人生气化哉。

唐容川曰∶此条全可考脏腑路道。西洋形迹之学,未及如是之精。而今人不讲,反为西人所笑,堪发一叹。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推拿抉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推拿抉微》书籍目录
  1. 脏腑通治《推拿抉微》
  2. 脏腑条分《医学入门》
  3. 脏腑通治《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4. 脏腑所属《医学集成》
  5. 脏腑旺时补泻法《证治准绳·幼科》
  6. 脏腑所合《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7. 脏腑为病《推拿抉微》
  8. 脏腑说《三指禅》
  9. 脏腑为病《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10. 脏腑说《医碥》
  11. 脏腑相合《中医名词词典》
  12. 脏腑受盛辩《吴医汇讲》
  13. 脏腑相合《中医词典》
  14. 脏腑手足阴阳所主《冯氏锦囊秘录》
  15. 脏腑相通《医述》
  16. 脏腑十二经穴起止歌《针灸大成》
  17. 脏腑泻火药《汤液本草》
  18. 脏腑生成说《儿科萃精》
  19. 脏腑泻火药《医旨绪余》
  20. 脏腑生成《医学摘粹》
  21. 脏腑心肾贵贱论《冯氏锦囊秘录》
  22. 脏腑生成《四圣心源》
  23.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痰火点雪》
  24. 脏腑色见面部《脉诀汇辨》
  25. 脏腑阴阳,呼吸内外,捻针补泻手法《针灸大成》
  26. 脏腑气液《黄帝内经太素》
  27. 脏腑荥俞合皆以井为始《针灸素难要旨》
  28. 脏腑七募穴歌《针灸聚英》
  29. 脏腑应候《黄帝内经太素》
  30. 脏腑篇《经络全书》
  31. 脏腑痈疡要诀《华佗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