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伤寒门推法

《推拿抉微》书籍目录

陈紫山曰∶伤寒之病有多般,一概推详便觉难。面目俱红时喷嚏,气粗身热是伤寒。又曰∶伤寒一日,遍身发热,头疼脑痛,人事昏沉,甚则胡言乱语。

治法∶推三关,六腑,打马过天河,水底捞明月,分阴阳,运八卦,五指尖,斗肘。无汗掐心经,内劳宫,肩井。(有汗不用。)

涂蔚生曰∶伤寒是寒郁于表,治宜惟用温解,而寒凉在其所忌。本节有水底捞明月一法,用者必须审慎。盖必寒从热化,热邪入里而后可用,此大寒之治法也。

陈紫山曰∶伤寒二日,结胸腹胀,减食沉迷,内热外寒,遍体骨节疼痛。

治法∶推三关,六腑,心经,分阴阳,运八卦。开胸膈疼,加肺经。饮食不进,加脾土,曲池,阳池。

陈紫山曰∶伤寒三日,遍身骨节疼痛,大小便不通,肚腹作胀。

治法∶推三关,肺经,和阴阳,运八卦,开胸,运斗肘,天门入虎口,四横纹,水底捞明月,赤凤摇头,揉太阳,揉五指节。攒竹,曲池,肩井。

陈紫山曰∶伤寒四日,脚疼腰痛,眼红,饮食不进,人事颠乱。

治法∶推三关,六腑,曲池,虎口,二人上马,掐五指节,水底捞明月,飞经走气,打马过天河。

陈紫山曰∶伤寒五日,传遍经络,或大便不通,小便自利,或噎气霍乱

治法∶推三关,清天河水,脾土,八卦,清肾水,肺经,打马过天河。

陈紫山曰∶伤寒六日,血气虚弱,饮食不进,腰痛气喘,心疼头痛

治法∶推三关,肺经,四横纹,运八卦,清天心水,水底捞明月,赤凤摇头,按弦搓摩,飞经走气,曲池,肩井,合谷,分阴阳。

陈紫山曰∶伤寒七日,传变六经,发散四肢,各传经络,或痢或疟,加减推之。

治法∶推三关,六腑,清天河水,肺经,四横纹,补肾水,和阴阳,天门入虎口,揉斗肘,曲池,肩井,太阳,推脾土。若瘅疟,揉五指中节与节根。凡推疟疾,必宜常用不易者推之,而后用此法最效。

涂蔚生曰∶紫山此节症治,是拘于伤寒传变,每日传一经者,亦是拘于先贤之叫人着眼伤寒日数者。岂知伤寒传变,虽是由浅入深,由表入里,亦是全凭某经气血之强弱,以为转移,故有递次日传一经而至六经者,亦有递次传至一二经而终止者,有始终数十日不离其一经,并不传变者,有起首并不在于太阳,而直病阳明少阳或三阴者。传遍既殊,病状亦异。吾人治病,只可见其发见某经之症,而以为某经之治,万不可因其日数之多寡,以为治阴治阳之歧异。若徒拘于日数,则五六日之病,犹在太阳者,岂可为少阴厥阴之治乎?故治病之法,只宜采用权变,因时制宜,又常用不易一语颇会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推拿抉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推拿抉微》书籍目录
  1. 伤寒门推法《推拿抉微》
  2. 伤寒门(四十三则)《辨证录》
  3. 伤寒梦泄精候《诸病源候论》
  4. 伤寒门《幼科推拿秘书》
  5. 伤寒秘要脉证指法(与琐言大略同)《伤寒六书》
  6. 伤寒门《小儿推拿广意》
  7. 伤寒面部五色应证篇《形色外诊简摩》
  8. 伤寒门《小儿推拿广意》
  9. 伤寒名例十问《仲景伤寒补亡论》
  10. 伤寒门《轩岐救正论》
  11. 伤寒谬语候《诸病源候论》
  12. 伤寒门《丹台玉案》
  13. 伤寒目翳秘方《华佗神方》
  14. 伤寒门《医方考》
  15. 伤寒男子阴证十指青六十五法《针灸神书》
  16. 伤寒门《石室秘录》
  17. 伤寒囊缩《冯氏锦囊秘录》
  18. 伤寒门《张氏医通》
  19. 伤寒内有瘀血候《诸病源候论》
  20. 伤寒门《针灸易学》
  21. 伤寒逆证赋《景岳全书》
  22. 伤寒门《幼科切要》
  23. 伤寒脓血利候《诸病源候论》
  24. 伤寒门《针灸大成》
  25. 伤寒衄血《扁鹊心书》
  26. 伤寒脉证总论歌《伤寒百证歌》
  27. 伤寒衄血方四首《外台秘要》
  28. 伤寒脉一首《医经国小》
  29. 伤寒衄血候《诸病源候论》
  30. 伤寒脉论《三指禅》
  31. 伤寒衄血秘方《华佗神方》

《推拿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