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门推法
陈紫山曰∶伤寒之病有多般,一概推详便觉难。面目俱红时喷嚏,气粗身热是伤寒。又曰∶伤寒一日,遍身发热,头疼脑痛,人事昏沉,甚则胡言乱语。
治法∶推三关,六腑,打马过天河,水底捞明月,分阴阳,运八卦,五指尖,斗肘。无汗掐心经,内劳宫,肩井。(有汗不用。)
涂蔚生曰∶伤寒是寒郁于表,治宜惟用温解,而寒凉在其所忌。本节有水底捞明月一法,用者必须审慎。盖必寒从热化,热邪入里而后可用,此大寒之治法也。
陈紫山曰∶伤寒二日,结胸腹胀,减食沉迷,内热外寒,遍体骨节疼痛。
治法∶推三关,六腑,心经,分阴阳,运八卦。开胸膈疼,加肺经。饮食不进,加脾土,曲池,阳池。
陈紫山曰∶伤寒三日,遍身骨节疼痛,大小便不通,肚腹作胀。
治法∶推三关,肺经,和阴阳,运八卦,开胸,运斗肘,天门入虎口,四横纹,水底捞明月,赤凤摇头,揉太阳,揉五指节。攒竹,曲池,肩井。
陈紫山曰∶伤寒四日,脚疼腰痛,眼红,饮食不进,人事颠乱。
治法∶推三关,六腑,曲池,虎口,二人上马,掐五指节,水底捞明月,飞经走气,打马过天河。
陈紫山曰∶伤寒五日,传遍经络,或大便不通,小便自利,或噎气霍乱。
治法∶推三关,清天河水,脾土,八卦,清肾水,肺经,打马过天河。
陈紫山曰∶伤寒六日,血气虚弱,饮食不进,腰痛气喘,心疼头痛。
治法∶推三关,肺经,四横纹,运八卦,清天心水,水底捞明月,赤凤摇头,按弦搓摩,飞经走气,曲池,肩井,合谷,分阴阳。
陈紫山曰∶伤寒七日,传变六经,发散四肢,各传经络,或痢或疟,加减推之。
治法∶推三关,六腑,清天河水,肺经,四横纹,补肾水,和阴阳,天门入虎口,揉斗肘,曲池,肩井,太阳,推脾土。若瘅疟,揉五指中节与节根。凡推疟疾,必宜常用不易者推之,而后用此法最效。
涂蔚生曰∶紫山此节症治,是拘于伤寒传变,每日传一经者,亦是拘于先贤之叫人着眼伤寒日数者。岂知伤寒传变,虽是由浅入深,由表入里,亦是全凭某经气血之强弱,以为转移,故有递次日传一经而至六经者,亦有递次传至一二经而终止者,有始终数十日不离其一经,并不传变者,有起首并不在于太阳,而直病阳明少阳或三阴者。传遍既殊,病状亦异。吾人治病,只可见其发见某经之症,而以为某经之治,万不可因其日数之多寡,以为治阴治阳之歧异。若徒拘于日数,则五六日之病,犹在太阳者,岂可为少阴厥阴之治乎?故治病之法,只宜采用权变,因时制宜,又常用不易一语颇会解。

- 伤寒门推法《推拿抉微》
- 伤寒门(四十三则)《辨证录》
- 伤寒梦泄精候《诸病源候论》
- 伤寒门《幼科推拿秘书》
- 伤寒秘要脉证指法(与琐言大略同)《伤寒六书》
- 伤寒门《小儿推拿广意》
- 伤寒面部五色应证篇《形色外诊简摩》
- 伤寒门《小儿推拿广意》
- 伤寒名例十问《仲景伤寒补亡论》
- 伤寒门《轩岐救正论》
- 伤寒谬语候《诸病源候论》
- 伤寒门《丹台玉案》
- 伤寒目翳秘方《华佗神方》
- 伤寒门《医方考》
- 伤寒男子阴证十指青六十五法《针灸神书》
- 伤寒门《石室秘录》
- 伤寒囊缩《冯氏锦囊秘录》
- 伤寒门《张氏医通》
- 伤寒内有瘀血候《诸病源候论》
- 伤寒门《针灸易学》
- 伤寒逆证赋《景岳全书》
- 伤寒门《幼科切要》
- 伤寒脓血利候《诸病源候论》
- 伤寒门《针灸大成》
- 伤寒衄血《扁鹊心书》
- 伤寒脉证总论歌《伤寒百证歌》
- 伤寒衄血方四首《外台秘要》
- 伤寒脉一首《医经国小》
- 伤寒衄血候《诸病源候论》
- 伤寒脉论《三指禅》
- 伤寒衄血秘方《华佗神方》
《推拿抉微》
- 作者:? 朝代:? 年份:?
- 序
- 自序
- 凡例
- 节录夏英白先生推拿凡例
- 第一集·认症法
- 审察苗窍
- 五脏各有所司
- 形色部位指南赋
- 以色诊病
- 五视法
- 辨小儿五音
- 闻小儿声音
- 指纹辨色歌
- 以指冷热诊病说
- 以目诊病说
- 五脏所属之症
- 简切辨症法
- 辨舌苔法
- 看病诀
- 寿夭辨
- 小儿坏证辨
- 断小儿面色恶症死候
- 入门试法
- 五脏所伤
- 五脏所恶
- 脏腑为病
- 诸病所属
- 四时所病
- 脏腑通治
- 五脏所藏
- 望形察色
- 闻声别证
- 凡死证辨
- 第二集·推拿法
- 推拿代药赋
- 指纹
- 指纹切要
- 三关部位歌
- 浮沉分表里歌
- 红紫辨寒热歌
- 淡滞定虚实歌
- 纹形主病歌
- 小儿脉法
- 《内经》脉要
- 四脉主病主证
- 总括脉要歌
- 脉证宜忌歌
- 开天门法
- 分推太阴穴太阳穴法
- 掐天庭至承浆穴法
- 揉耳摇头法
- 揉太阴穴法
- 揉太阳穴法
- 二龙戏珠法
- 运内八卦穴法
- 干坎艮入虎口穴法
- 揉艮宫穴法
- 运水入土法
- 运土入水法
- 揉内劳宫穴法
- 掐小天心穴法
- 揉掐脾经穴法
- 大肠侧推到虎口穴法
- 虎口侧推到大肠经法
- 推掐心经穴法
- 掐揉肺经穴法
- 掐推肾经穴法
- 横门穴推到板门穴法
- 板门穴推到横门穴法
- 中指尖推到横门穴法
- 横门穴刮到中指尖法
- 掐横门穴法
- 揉板门穴法
- 乌龙摆尾法
- 赤凤摇头法
- 丹凤摇尾法
- 运五经纹法
- 运四横纹法
- 掐离宫至干宫法
- 孤雁游飞法
- 揉气关法
- 按弦搓摩法
- 老汉扳罾法
- 水底捞明月法
- 斗肘走气法
- 掐威灵穴法
- 掐向导穴法
- 凤凰鼓翅法
- 掐二扇门穴法
- 掐二人上马穴法
- 掐外劳宫穴法
- 运外八卦穴法
- 掐中指甲法
- 揉大指甲法
- 捻五指背皮法
- 刮手背法
- 掐老龙穴法
- 推后溪穴法
- 揉手背法
- 掐五指爪甲法
- 掐少商穴法
- 清天河水法
- 打马过天河法
- 分阴阳法
- 和阴阳法
- 掐赤筋法
- 掐青筋法
- 掐总筋法
- 掐白筋法
- 掐黑筋法
- 猿猴摘果法
- 黄蜂出洞法
- 凤凰单展翅法
- 飞经走气法
- 掐靠山穴法
- 推下六腑法
- 推上三关法
- 掐一窝风法
- 掐阳池穴法
- 掐斗肘曲池法
- 掐外关外间使法
- 揉肺俞穴法
- 揉龟尾法
- 搓脐法
- 掐膝眼穴法
- 委娄中穴法
- 掐前承山穴法
- 夜啼门推法
- 重舌门推法
- 鹅口门推法
- 风症门推法
- 诸热门推法
- 伤寒门推法
- 呕吐门推法
- 泄泻门推法
- 腹痛门推法
- 痢疾门推法
- 疟疾门推法
- 疳疾门推法
- 积症门推法
- 痞症门推法
- 痫症门推法
- 咳嗽门推法
- 肿胀门推法
- 目疾门推法
- 杂症门推法
- 第三集·治疗法
- 第四集·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