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倒仓法九十六

《丹溪心法》书籍目录

倒仓法,治瘫劳蛊癞等证,推陈致新,扶虚补损,可吐可下。用黄色肥牯牛腿精肉二十斤或十五斤,顺取长流急水于大锅内煮,候水耗少再添汤,不可用冷水,以肉烂渣为度。滤去渣不通风处,温服一钟,伺膈间药行,又续续服至七八钟。病患不欲服,强再与之。必身体皮毛皆痛,方见吐下。寒月则重汤温之。病在上,欲吐多者须疏服,又不可太紧,恐其不纳;极吐下,伺其上下积俱出尽,在大便中见如胡桃肉状无臭气则止。吐利后或渴,不得与汤,其小便必长,取以饮病者,名曰轮回酒,与一二碗。非惟可以止渴,抑且可以涤濯余垢。

一二日,觉饥甚,乃与粥淡食之,待三日后,始与少菜羹自养。半月觉精神涣发,形体轻沉悉定矣。大概中间饮至七八钟时,药力经涉经络骨节,搜逐宿垢,正邪宁不闷,似痛非痛,自有恶况,此皆好消息。邪不胜正,将就擒耳,尤须宁耐忍受。又于欲吐未吐、欲泄未泄交作,皆有恼括意思,皆须欢喜乐受,一以静处之,此等有大半日景象,不先说知,使方寸了然,鲜有不张皇者矣。未行此法前一月,不可近妇人;已行此法,半年不可妇人。五年不可吃牛肉。性急好淫不守禁忌者,皆不可行此法。倒仓全在初起三钟慢饮最紧要,能行经隧中去。

法曰∶肠胃为市,以其无物不有,而谷为最多,故曰仓。仓,积谷之室也。倒者,倾去而涤濯使之洁净也。经曰∶胃为受盛之官。故五味入口,即入于胃,留毒不散,积聚既久,致伤冲和,诸病生焉。今用黄牯牛肉,其义至矣。夫牛,坤土也,黄上之色也。以顺为,而效法乎健以为功者,牡之用也。肉者,胃之药也,熟而为液,无形之物也。横散入肉,由肠胃而渗透肌肤毛窍爪甲无不入也。积聚久则形质成,根据附肠胃,回薄曲折处,以为栖泊之窠旧,阻碍津液血,熏蒸燔灼成病。自非剖肠刮骨之神妙,孰能去之?又岂合勺铢之丸散,所能窍犯其藩墙户牖乎?夫牛肉全重浓和顺之性,润枯泽槁,岂有损也?其方出于西域之异人,人于中年后行一二次,亦却疾养寿之一助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丹溪心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丹溪心法》书籍目录
  1. 论倒仓法《丹溪心法》
  2. 论刀针砭石法《疡医大全》
  3. 论倒睫赤烂《原机启微》
  4. 论淡竹《苏沈良方》
  5. 论倒靥便秘及利《冯氏锦囊秘录》
  6. 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华佗神方》
  7. 论倒靥复灌复出《冯氏锦囊秘录》
  8. 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中藏经》
  9. 论得已便令人觉否《外台秘要》
  10. 论丹溪治产后发热用方之法《女科经纶》
  11. 论得之所由《外台秘要》
  12. 论丹毒(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13. 论的涵义《思考中医》
  14. 论带下杂治法《济阴纲目》
  15. 论地骨皮《苏沈良方》
  16. 论带下由劳伤冲任《济阴纲目》
  17. 论地菘《苏沈良方》
  18. 论带下虚寒宜温补《济阴纲目》
  19. 论颠狂(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20. 论带下五色因风邪入于胞门《济阴纲目》
  21. 论点艾火《针灸大全》
  22. 论带下痰实宜吐下《济阴纲目》
  23. 论点穴《痰火点雪》
  24. 论带下属湿热冤结不散《济阴纲目》
  25. 论疔疮《外科枢要》
  26. 论带下湿热药用正治从治之异《济阴纲目》
  27. 论疔疮肿《外科精义》
  28. 论带下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济阴纲目》
  29. 论定神《针灸易学》
  30. 论带久枯涸宜润补《济阴纲目》
  31. 论定死脉形候歌《疡医大全》

《丹溪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