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
甲肝和戊肝都是经消化道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厌油、黄疸、肝区不适等。
(一)急性期
1.中成药:选用茵栀黄口服液、护肝片。
2.黄疸较重者用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用法:茵栀黄注射液40ml+10%葡萄糖100ml,静滴,1日1次,15天一疗程。
3.甘草甜素可获较好的保肝降酶效果,用法:复方甘草甜素100ml+10%葡萄糖250ml,静滴,1日1次,15天一疗程。
4.
5.基本方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15~30克、栀子10~15克、大黄5~10克、土茯苓10~15克、连翘10~15克、赤芍10~15克、生甘草3~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
高热者加羚羊角粉(冲服)0.3~0.6克、生石膏15~30克;
神昏者加安宫牛黄丸,1丸,日1~2次;
黄疸重者重用赤芍30~50克。
(二)恢复期

- 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 病毒性肝炎《传染病》
-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免疫与健康》
- 病毒性肝炎《病理学》
-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免疫与健康》
- 病毒性肝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免疫与健康》
- 病毒性肝炎《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 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相关疾病《免疫与健康》
- 病毒性肝炎《临床营养学》
- 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学诊断《免疫与健康》
- 病毒性肺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病毒性肝炎的饮食调养《老年食养食疗》
- 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眼科学》
- 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病毒性出血热的分类《传染病》
- 病毒性肝炎检验及其临床意义《免疫与健康》
- 病毒型别与抗原性《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性肝炎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观察《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病毒型别与抗原性《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性肝炎一般治疗原则《免疫与健康》
- 病毒抗原定位《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病毒性感冒《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 病毒计数《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病毒性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病毒核酸及抗原的直接检出《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性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病毒感染中炎症反应和免疫病理损伤《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性疾病《病理学》
- 病毒感染引起的暂时性免疫抑制《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性脑炎《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 一、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
- 二、细菌性痢疾
- 三、病毒性胃肠炎
- 四、流行性出血热
- 五、破伤风
- 六、伤寒、副伤寒
-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
- 八、霍、乱
- 九、气性坏疽
- 十、急性结膜炎(红眼病)
- 十一、视网膜震荡与挫伤
- 十二、食物中毒
- 十三、病毒性感冒
- 十四、中、暑
- 十五、咳、嗽
- 十六、小儿手足口病
- 十七、小儿哮喘
- 十八、小儿腹泻病
- 十九、便、秘
- 二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 二十一、失眠症
- 二十二、抑郁症
- 二十三、焦虑症
- 二十四、恐怖症
- 二十五、癔证
- 二十六、疮、疡
- 二十七、褥疮
- 二十八、窦、道
- 二十九、脓疱疮
- 三十、丹、毒
- 三十一、浅部真菌感染(癣)
- 三十二、虫咬皮炎
- 三十三、疥、疮
- 三十四、接触性皮炎
- 三十五、湿、疹
- 三十六、神经性皮炎
- 三十七、荨麻疹
- 三十八、多形日光疹与日晒伤
- 三十九、毒蛇咬伤
- 四十、毒虫咬蜇伤
- 附件:中医急救方法
- 手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