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丹溪心法》书籍目录

夫驱邪扶正,保命全真,拯夭阏于长年,济疲癃于仁寿者,非资于医则不能致之矣。医之道肇自轩、岐,论《难》、《灵》、《素》出焉;降而和、缓、扁、仓,咸神其术;至汉张仲景作《伤寒卒病论》,始制方剂,大济丞民;晋王叔和撰次其书,复集《脉经》,全生之术,于斯备矣。他如华氏剖腹,王氏针妖,与夫奇才异士,间有一节一法取KT 于时者亦多,非百代可行之活法也。嗟夫!去古愈远,正道湮微,寥寥千载之下,孰能继往开来而垂法于无穷者?宋金间,上谷张元素、河间刘守真,俱以颖特之资,深达阃奥,高出前古。元素之学,东垣李杲深得之,明内伤之旨,大鸣于时。王海藏、罗谦甫又受业于东垣,罗太无、亦私淑诸贤者也。明哲迭兴,肩摩踵接,着为方论,究极精微,犹水火谷粟之在天下,不可一日无。遵而用之,困苏废起,斯民何其幸欤!泰定中,丹溪朱先生起江东,先生,许文懿公高第,讳震亨,字彦修,婺之乌伤人,为元钜儒。因母病脾,刻志于医曰∶医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遂遍游江湖,寻师无所遇,还杭,拜罗太无,乃得刘、张、李之学以归,穷研《素问》之旨,洞参运气之机,辟《局方》之非宜,悟戴人之攻击,别阴阳于疑似,辨标本于隐微,审察血气实虚,探究真邪强弱,一循活法,无泥专方。诚医道之宗工,性命之主宰,而集先贤之大成者也。其徒赵以德、刘叔渊、戴元礼氏,咸能翼其道,遗书传播有年。景泰中,杨楚玉集其心法,刊于陕右。成化初,王季 附方重梓于西蜀,志欲广布海内,使家传人诵,不罹夭枉。其用心仁矣!而杨之集,篇目或有重出,而亦有遗,附以他论,使玉石不分。王因之附添诸方,多失本旨。充,江左一愚,夙志于此,每阅是书,实切病焉,辄不自揆妄意,窃取平治会萃经验等方。及《玉机微义》、《卫生宝鉴》、《济生拔萃》、东垣、河间诸书校之,究尾会首,因证求方,积日既久,复得今中书乌伤王允达先生以丹溪曾孙朱贤家藏的本寄示,合而参考,其或文理乖讹,意不相贯者,详求原论以正其误;篇目错综,前后重叠者,芟去繁冗以存其要;此有遗而彼有载者,采之以广其法;论既详而方未备者,增之以便检阅。一言去取,无敢妄有损益,庶几丹溪之书,犹泾渭合流,清浊自别;乌鹭同栖,皂白攸分,学人免惑于他岐,疾 得归于正治,未知其然否乎?极知僭逾,无所逃罪,同志之士,倘矜其愚,正其讹舛而赐教之,则充之至愿也。于是乎书。

成化十七年岁次辛丑仲冬休宁后学复春居士程充谨识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丹溪心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丹溪心法》书籍目录
  1. 《丹溪心法》
  2. 《丹溪心法》
  3. 《医学心悟》
  4. 《丹台玉案》
  5. 《王氏医案绎注》
  6. 《医方考》
  7. 《吴鞠通医案》
  8. 《外科大成》
  9. 《针灸资生经》
  10. 《目经大成》
  11. 《急救广生集》
  12. 《明医指掌》
  13. 《外科理例》
  14. 《古今名医汇粹》
  15. 《女科经纶》
  16.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7. 《胎产心法》
  18. 《诸病源候论》
  19. 《推拿抉微》
  20. 《保婴撮要》
  21. 《竹林女科证治》
  22. 《济阴纲目》
  23. 《类证活人书》
  24. 《古今医鉴》
  25. 《类证活人书》
  26. 《医学正传》
  27. 《王旭高临证医案》
  28. 《续名医类案》
  29. 《回春录》
  30. 《冯氏锦囊秘录》
  31. 《医学实在易》

《丹溪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