胀
夏季湿热郁蒸。脾胃气弱。水谷之气不运。温者内蕴为热。渐至浮肿腹胀。小水不利。治之非法。水湿久渍。逆行犯肺。必生咳嗽喘促。甚则坐不得卧。俯不能仰。危期速矣。大凡喘必生胀。胀必生喘。方书以先喘后胀者治在肺。先胀后喘者治在脾。亦定论也。金匮有风水皮水石水正水黄汗。以分表里之治。河间有三焦分消。子和有磨积逐水。皆有奥义。学人不可不潜心体认。难以概述。阅近代世俗论水湿喘胀之症。以内经开鬼门取汗为表治。分利小便洁净府为里治。
经旨病能篇。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以健脾燥湿为稳治。治之不效。技穷束手矣。不知凡病皆本乎阴阳。通表利小便。乃宣经气利腑气。是阳病治法。暖水脏。温脾肾。补方以驱水。是阴病治法。治肺痹以轻开上。治脾必佐温通。若阴阳表里乖违。脏真日漓。阴阳不运。亦必作胀。治以通阳。乃可奏绩。如局方禹余粮丸。甚至三焦交阻。必用分消。肠胃窒塞。必用下夺。然不得与伤寒实热同例。擅投硝黄枳朴。扰动阴血。若太阴脾脏饮湿阻气。温之补之不应。欲用下法。少少甘遂为丸可也。其治实症选用方法备采。

- 胀《临证指南医案》
- 胀《重订灵兰要览》
- 胀《金匮翼》
- 胀《中医词典》
- 胀《周慎斋遗书》
- 杖伤青肿《奇效简便良方》
- 胀《校注医醇剩义》
- 杖伤秘方《华佗神方》
- 胀《针灸素难要旨》
- 杖伤《外科证治全书》
- 胀《时方妙用》
- 杖伤《卫生易简方》
- 胀饱部《本草易读》
- 杖伤《外科大成》
- 胀病《中医词典》
- 杖伤《续名医类案》
- 胀病《幼科发挥》
- 杖疮血热作痛《外科理例》
- 胀病论《医门法律》
- 杖疮入水《儒门事亲》
- 胀病诸方《医门法律》
- 杖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 胀后产《中医词典》
- 杖疮门主方《疡医大全》
- 胀论《黄帝内经·灵枢》
- 杖疮膏药《冯氏锦囊秘录》
- 胀论《黄帝内经太素》
- 杖疮丹《冯氏锦囊秘录》
- 胀论《灵枢悬解》
- 杖疮部《外科启玄》
- 胀论《内经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