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嗳
王(二二) 初用辛通见效。多服不应。想雨湿泛潮。都是浊阴上加。致胃阳更困。仿仲景胃中虚。客气上逆。噫气不除例。(胃虚客气上逆)
某 味淡。呕恶嗳气。胃虚浊逆。
汪(三十) 壮年饮酒聚湿。脾阳受伤已久。积劳饥饱。亦令伤阳。遂食入反出。噫气不爽。格拒在乎中焦。总以温通镇逆为例。
徐 噫气不爽。食后甚。(脾肺郁)
陈(二十) 多噎。胸膈不爽。胃阳弱。宜薄味。(胃阳虚)
某 嗳气。腹微痛。脾胃未和。(脾胃不和)
内经止有噫字。而无嗳字。故经云。五气所病。心为噫。又云。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夫噫嗳一症。或伤寒病后。及大病后。多有此症。盖以汗吐下后。大邪虽解。胃气弱而不和。三焦因以失职。故清无所归而不升。浊无所纳而不降。是以邪气留连。嗳酸作饱。胸膈不爽。而为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乃胃阳虚而为阴所格阻。阳足则充周流动。
不足则胶固格阻矣。仲景立旋复代赭汤。用人参甘草养正补虚。姜枣以和脾养胃。所以安定中州者至矣。更以旋复花之力。旋转于上。使阴中格阻之阳。升而上达。又用代赭石之重镇坠于下。使恋阳留滞之阴。降而下达。然后参甘大枣。可施其补虚之功。而生姜半夏。可奏其开痞之效。而前贤治噫嗳一症。无出仲景右矣。故先生于胃虚客气上逆。及胃阳虚。脾胃不和。肺气不降而为噫嗳者。每宗仲景法加减出入。或加杏仁桔梗以开肺。智仁朴术以散满。甘草白芍以和胃。靡不应手取愈。可谓得仲景心法矣。(邹时乘)

- 噫嗳《临证指南医案》
- 噫《针灸资生经》
- 噫嗳(述古)《伤寒指掌》
- 噫《灵素节注类编》
- 噫醋《圣济总录》
- 噫《普济方·针灸》
- 噫醋《中医词典》
- 噫《证治准绳·类方》
- 噫醋(吐酸)《杂病广要》
- 噫《医学纲目》
- 噫醋方七首《外台秘要》
- 噫《医学纲目》
- 噫醋候《诸病源候论》
- 噫《中医词典》
- 噫奶《中医词典》
- 依米丁和去氢依米丁《药理学》
- 噫气《中医名词词典》
- 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噫气《中医词典》
- 依据学派的理论对心理治疗进行分类《医学心理学》
- 噫气《证治准绳·幼科》
- 医宗四大家《冷庐医话》
- 噫气《证治准绳·杂病》
- 医资须行好事《友渔斋医话》
- 噫气《保婴撮要》
- 医助教《中医词典》
- 噫气《伤寒括要》
- 医嘱与处理《基础护理学》
- 噫气吞酸《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医嘱单《病历书写规范》
- 噫嘻《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