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

《临证指南医案》书籍目录

(三二)劳烦经营。阳气弛张。即冬温外因咳嗽。亦是气泄邪侵。辛以散邪。苦以降逆。希冀嗽止。而肺欲辛。

过辛则正气散失。音不能扬。色消吐涎喉痹。是肺痿难治矣。仿内经气味过辛。主以甘缓。(苦辛散邪伤肺胃津液)

北沙参麦冬 饴糖 南枣

(二四)脉细心热。呼吸有音。夜寤不寐。过服发散。气泄阳伤。为肺痿之 。仲景法以胃药补母救子.祟生气也。 金匮麦门冬汤

(四一)肺痿。频吐涎沫。食物不下。并不渴饮。岂是实火。津液荡尽。二便日少。宗仲景甘药理胃。乃虚则补母。仍佐宣通脘间之 格。

人参 麦冬半夏甘草粳米 南枣肉

积劳忧思。固是内伤。冬温触入而为咳嗽。乃气分先虚。而邪得外凑。辛散。斯气分愈泄。滋阴非能安上。咽痛音哑。虚中邪伏。恰值春暖阳和。脉中脉外。气机流行。所以小效旬日者。生阳渐振之象。谷雨暴冷骤加。卫阳久弱。不能拥护。致小愈病复。诊得脉数而虚。偏大于右寸。

口吐涎沫。不能多饮汤水。面色少华。五心多热。而足背浮肿。古人谓金空则鸣。金实则无声。

金破碎亦无声。是为肺病显然。然内伤虚馁为多。虚则补母。胃土是也。肺痿之 。议宗仲景麦门冬汤

(三十)溃疡流脓经年。脉细色夺。声嘶食减。咳嗽。喉中梗痛。皆漏损脂液。阴失内守。阳失外卫。肺痿之 。谅难全好。(液伤卫虚)

人参苡仁 炙草 归身 白芨

(三六)久咳神衰。气促汗出。此属肺痿。

(蜜炙八两) 生苡仁(二两) 白百合(四两) 炙黑甘草(二两) 白芨(四两) 南枣(四两)

水熬膏米饮汤送。

肺气不降。咳痰呕逆。(肺气不降)

芦根 桃仁瓜子 苡仁肺痿一症。概属津枯液燥。多由汗下伤正所致。夫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为津亡而气竭也。然致痿之因。

非止一端。金匮云。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之。重亡津液。故令肺热干痿也。肺热干痿。则清肃之令不行。水精四布失度。脾气虽散。津液上归于肺。而肺不但不能自滋其干。亦不能内洒陈于六腑。外输精于皮毛也。其津液留贮胸中。得热煎熬。变为涎沫。侵肺作咳。唾之不已。故干者自干。唾者自唾。愈唾愈干。痿病成矣。金匮治法。贵得其精意。大意生胃津。润肺燥。补真气。以通肺之小管。清火热。以复肺之清肃。故外台用炙甘草汤。在于益肺气之虚。润肺金之燥。千金用甘草汤。及生姜甘草汤。用参甘以生津化热。姜枣以宣上焦之气。使胸中之阳不滞。而阴火自熄也。及观先生之治肺痿。每用甘缓理虚。或宗仲景甘药理胃。虚则补母之义。可谓得仲景心法矣。(邹时乘)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临证指南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临证指南医案》书籍目录
  1. 肺痿《临证指南医案》
  2. 肺痿《普济方·针灸》
  3. 肺痿《万病回春》
  4. 肺痿《寿世保元》
  5. 肺痿《顾松园医镜》
  6. 肺痿《推求师意》
  7. 肺痿《叶天士医案精华》
  8. 肺痿《备急千金要方》
  9. 肺痿《回生集》
  10. 肺痿《中医词典》
  11. 肺痿《回生集》
  12. 肺痿《圣济总录》
  13. 肺痿《也是山人医案》
  14. 肺痿《中医名词词典》
  15. 肺痿《金匮钩玄》
  16. 肺萎论《研经言》
  17. 肺痿《药症忌宜》
  18. 肺萎候《诸病源候论》
  19. 肺痿《何澹安医案》
  20. 肺萎《中医词典》
  21. 肺痿《灸法秘传》
  22. 肺为涕《中医词典》
  23. 肺痿(肺胀)《张氏医通》
  24. 肺为娇脏《中医词典》
  25. 肺痿(附肺虚、肺燥、劳嗽)《明医指掌》
  26. 肺为娇脏《中医名词词典》
  27. 肺痿辨《卫生宝鉴》
  28. 肺为华盖《中医词典》
  29. 肺痿部《本草易读》
  30. 肺为华盖《中医名词词典》
  31. 肺痿喘《中医词典》

《临证指南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