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书籍目录

(以下俱杂病,于五脏无所敷,故列于后)

〔娄〕治小儿疟疾,多与大人同法,以出汗为瘥,宜桂枝柴胡麻黄、参、苓等辈,又视其病食、病痰,以意消息之,大抵多是饮食失节得之,须以消导为先可也。〔曾〕《内经》疟论∶ 疟皆生于风,而发作有时何也?岐伯曰∶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谓腠理开而汗出遇风,或得于澡浴,水气舍于皮肤,因卫气不守,邪气并居。其疾始作,伸欠寒栗,腰背俱痛,骨节烦疼,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疼而渴,乃阴阳二气交争,虚实更作而然。阴气独盛则阳虚,故先寒战栗,腰背头项骨节皆痛,阳气独胜则阴虚,故先热,发时不嗜食,善呕,头疼腰痛,小便不利,阴盛阳虚则内外皆寒,阳盛阴虚则内外俱热,此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蕴积痰饮,病气与卫气并居,故病日作,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薄五脏,病气深入,不能与卫气俱出,则间日而作。当卫气所至,病气所在,则发在阳则热,在阴则寒。经曰∶亢则害,极乃反,俟阴阳各衰,卫气与病气相杂则病休,阴阳相搏,卫气与病气再集则病复,各随其卫气之所在,与所中邪气相合而然也。先寒后热者,先伤寒而后伤风,名曰寒疟。先热后寒者,先伤风而后伤寒,名曰温疟。但热不寒者,名曰瘅疟。身重寒热,骨节痛,腹胀满,自汗善呕,名曰湿疟。但寒不热者,名曰牝疟。盖疟之为病,为证非一,故处方之制,随其阴阳虚实,脉病证治,汗吐下温,对证施治,以平为期。然百病中人,必因其正气之虚,感受邪气,留而不去,其病为实,自表传里,先汗后下,古今不易,故治疟之法,必须先表,用百解散(惊)水姜葱煎投,次小柴胡汤(往来寒热)加桂、水姜枣煎服,以和解表里之邪,自然作效。若表里实,用当归散潮热)、五和汤(里热)或乌犀丸(积)、六圣丸(积)下之,匀气散(疝)止补,后以藿香饮(不乳食)加草果良姜、水姜枣煎投,正胃气,去寒邪,则自平复。如解表后寒热往来,以二仙饮(本条)截之,寒热既除,用平胃散(不乳食)加茴香汤腹痛)和匀,盐汤空心调服,温胃燥脾,进美饮食,使中州之土既实,则外邪不战而自屈,此为明论。有寒多热少,经久不愈,致脾胃弱,饮食减,神色变,二姜丸(本条)及清脾汤(本条)为治。〔薛〕经曰∶夏伤于暑,秋必 疟。其证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冻饮料,盖邪气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故寒热间发也。有一日一发,二日一发,三日一发,有间一日连二日发,有日与夜各发,有上半日发,下半日发,及发于夜者,有有汗,有无汗,此其略也。以详言之,当分六经五脏及痰、食、劳、暑、鬼瘴之不同(六经五脏疟详见杂病准绳)。痰疟者,胸膈先有停痰,因而成疟,令人心下胀满,气逆烦呕是也。食疟者,是饮食伤脾,其人噫气吞酸,胸膈不和是也。劳疟者,久而不瘥,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疾虽间,遇劳即发是也。暑疟者,其人面垢口渴,虽热已退,亦常有汗是也。鬼疟者,进退无时是也。

瘴疟者,感山岚瘴气,其状寒热休作有时是也。久而不愈,名曰 疟, 疟、老疟也,老疟不愈,结癖于两胁之间,名曰疟母,此先失于解散,或复外感风寒,内伤饮食,故缠绵不已也。治法,风暑之邪从外而入,宜解散之,解表后,即宜扶持胃气,故丹溪曰∶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有汗要无汗,固正气为主,骤发之疟宜解表,久发之疟宜补脾,寒疟宜温,温疟宜和,瘅疟宜清,挟痰则行痰,兼食则消食,劳疟宜安,暑疟宜解,鬼疟宜祛,瘴疟宜散,此亦其略也。更以详言之,则热多寒少者小柴胡汤。寒多热少者清脾饮子。无汗者桂枝麻黄各半汤。有汗者柴胡桂枝汤

汗多渴者白虎汤。渴而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小便赤,热多而渴者,小柴胡汤。热多汗出,腹满便 者,大柴胡汤,渴加葛根。痰疟者,二陈汤(痰涎)加柴胡黄芩,甚者加枳实。食疟者,先用大安丸(宿食),次用异功散(吐泻)。劳疟、 疟,并用补中益气汤(虚热)。暑疟者,十味香薷饮。鬼疟者,鬼哭散。瘴疟者,四兽饮。疟母者,鳖甲饮

凡脾胃虚而患疟者,不拘有汗无汗,三阴六经,悉以六君子汤为主,热多加柴胡、山栀,寒多加干姜肉桂,有汗加黄 、浮麦,无汗加苍术葛根,元气下陷,及肝木乘脾,并加升麻、柴胡、为善。若用青皮草果常山等药,以为攻截良法,正气益虚,邪气益深,是多延绵不止,而为劳热者有矣。若乳母七情六欲,饮食不调,或寒热似疟,肝火炽盛,致儿为患者,又当治其乳母,斯无误矣。

《全生指迷》论曰∶寒热之病,或寒已而热,或热已而寒。若寒热战栗,头痛如破,身体拘急,数欠,渴欲饮冷,或先寒而后热,或先热而后寒,或 时而发,或间日而作,至其时便发,发已如常,此谓之疟。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此皆得之于冬中风寒之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而后与邪气相合而发,寒多者宜温之与姜桂汤,热多者宜解之与栝蒌汤,寒热等者宜调之与鳖甲汤。大人小儿疟疾,若寒从背起,冷大如手,不甚战栗,似欲发热而汗出,或即头痛,呕吐时作,其脉迟小,此由脾胃素弱,因气寒而收聚水谷,不能克化,变而成痰,伏痰在内,阴上乘阳,阳为阴所乘,所以作寒,逼而成汗,宜服旋复花丸半硫丸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证治准绳·幼科》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证治准绳·幼科》书籍目录
  1. 《证治准绳·幼科》
  2. 《杂病广要》
  3. 《张氏医通》
  4. 《类经》
  5. 《张氏医通》
  6. 《医述》
  7. 《证治准绳·类方》
  8. 《医学入门》
  9. 《证治准绳·女科》
  10. 《续名医类案》
  11. 《证治准绳·女科》
  12. 《续名医类案》
  13. 《证治准绳·杂病》
  14. 《续名医类案》
  15. 《普济方·针灸》
  16. 《医学纲目》
  17. 《临证指南医案》
  18. 《医学读书记》
  19. 《临证指南医案》
  20. 《医学读书记》
  21. 《医碥》
  22. 《推求师意》
  23. 《张聿青医案》
  24. 《重订灵兰要览》
  25. 《顾松园医镜》
  26. 《中医词典》
  27. 《古今医案按》
  28. 《中医词典》
  29. 《医经原旨》
  30. 《千金翼方》
  31. 《儒门事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