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泻

《证治准绳·幼科》书籍目录

汤氏云∶小儿热泻者,大便黄而赤,或有沫,乃脏中有积,或因乳母好饮酒,或嗜热物,或生下伤湿蕴热,医者不明,但用豆蔻诃子等药服之,如水浇石,既不识其证,故不辨其冷热,用药又不得其法,焉能取效。此证当以小便赤少,口干烦躁为验,治法当用钱氏白术散渴去木香用之,五苓散(惊(去桂亦可服。其热甚者四逆散大柴胡汤(俱伤寒)去大黄,服之殊验也。更用黄连丸(疳)等剂,亦佳。调中汤(痢)去大黄,加黄连枳壳。如夹热而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呕者加半夏。又有挟热泻痢而小便秘涩赤甚者,加减四顺清凉饮(里热)治之,即止。

薛氏云∶右腮色赤,饮冷,胃经实热也,用泻黄散(脾)。恶冷喜热,胃经虚热也,用白术散(渴)。右腮及额间俱赤,心脾翕热也,用泻黄散加炒黑黄连。若左颊右腮俱赤,肝火乘脾土也,用四君子汤(吐泻)加柴胡。若儿暴伤乳食,用保和丸(宿食)。乳母尤当忌浓味,节饮食,若乳母停食所伤,致儿吐泻等病,当治其母。大抵始病而热者,邪气胜则实也,终变为寒者,真气夺则虚也,久病而热者,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久泻元气虚寒,当参前证治之。

黄芩汤 治下利而头痛胸满,口苦咽干,或往来寒热而呕,其脉浮大而弦者,或协热而利者。

黄芩(一两半) 芍药 甘草(炙。各一两)

锉散。每服三钱,枣子一个,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呕者,加半夏一两二钱半,生姜煎。

〔张涣〕清胃散 治挟热泄利。

川楝子 黄柏(微焙炙) 当归(洗,焙干) 地榆(炙) 黄连(去须炒。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煎至四分,去滓温服,乳食前。

香连丸

黄连(姜汁拌炒,二两) 木香(煨,半两)

上为末。陈米饭丸,绿豆大。米饮下一二十丸,亦可调六一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证治准绳·幼科》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证治准绳·幼科》书籍目录
  1. 热泻《证治准绳·幼科》
  2. 热泻《幼幼新书》
  3. 热泻《保婴撮要》
  4. 热泻《中医词典》
  5. 热泻《金匮翼》
  6. 热泻《中医名词词典》
  7. 热泻第六十七问《婴童百问》
  8. 热泄《中医词典》
  9. 热泻秘方《华佗神方》
  10. 热邪阻肺《中医词典》
  11. 热心痛《中医词典》
  12. 热邪阻肺《中医名词词典》
  13. 热性《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14. 热邪消烁津液《凌临灵方》
  15. 热休克蛋白《病理生理学》
  16. 热邪散漫《温疫论》
  17. 热眼《中医词典》
  18. 热邪传里《中医词典》
  19. 热眼歌诀《异授眼科》
  20. 热邪传里《中医名词词典》
  21. 热罨(yǎn,音掩)《中医词典》
  22. 热邪《中医词典》
  23. 热药误人最烈论《医学源流论》
  24. 热哮《中医词典》
  25. 热夜啼《中医词典》
  26. 热痫《幼幼新书》
  27. 热夜啼《证治准绳·幼科》
  28. 热痫《中医词典》
  29. 热翳《中医词典》
  30. 热锡爆竹汤火伤目门主方《疡医大全》
  31. 热因寒用《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