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

《证治准绳·幼科》书籍目录

疽证治已详疡医准绳,其在小儿,虽肌体柔脆,而天真未凿,鲜五发之毒,亦无五善七恶之诊,初生周 前后,遍体生疮,俗忌疗治,其他小小痈,自可敷贴而消,若憎寒壮热,沉困躁扰,为心腹之害,又当求其本而治之,乳下婴儿,母子俱服,是在医师神而明之,无按图索骥之理,薛氏乃掇大科痈疽证治,赘附《保婴》,近于骈拇枝指矣,若夫溯流穷源,明经络,分表里,审顺逆,则无大小之异,有专科书在,又何赘焉。今第以小儿所专者集为是编,以至危且急,杀人顷刻,莫如丹毒,故首列之,且独加详焉。

〔郑〕夫疮疡,皆因脏腑不调,经络壅滞而得,或由胎毒,或者风化为虫,或则热气有盛,或者惊入皮肤,其大者是滞于血脉而横出于皮肤之间,若节其气血则易破,若或风缠,则生瘾轸,或者外邪所入,即多KT 痒而不定,其食毒则滞死其血气,久则化为脓也。或作惊疮者,惊本无物,亦蹉其血气,在脏而为积,在腑故出皮肤为疮,发遍身而四肢难较。风疮,亦发遍身,其形甚小,世呼为疥热毒疮,发处不定,节滞其血,故作疮虫窠,疮常发于胫后作其窠,窠内有虫如虮子,盖因腹中蛲虫随气而化,其疮即较而再发,或片子如癣相似,甚有死血痒,若以药敷较,只是归腹中,须是取却虫方瘥,及与杀虫药

〔曾〕《内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火郁内发,致有斯疾,盖心主乎血,血热生风,热郁内甚,递相传袭,故火能生土,血注阳明主肌肉,风热与血热相搏,发见皮肤,其名不一,有黄脓而白者,土生金,母归子也,始生微痒而热轻,肿痛溃烂为热极,血凝化水,气滞成脓,甚至寒热作而饮食减,尤为可虑,宜宣泄风毒,凉心经,解胃热,用当归散黄连升麻干葛,水姜葱灯心煎服,及三解散牛蒡汤、木通散,虽服,涂以四黄散一抹金

当归散潮热解散(惊) 牛蒡(咽喉) 木通散(淋)

黄散 治小儿身上一切热毒疮疾燥痒,抓破有汁不干。

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 滑石五味各半两) 五倍子(去虫屑,二钱半)

上锉、晒,为末。用清油和调二钱至三钱,涂搽患处。仍服四顺散消毒饮

一抹金 治小儿遍身生疮,溃烂如糜梨,燥痛,脓汁不干。

藜芦(净洗,焙) 蛇床子(去埃土) 红丹(水飞过。三味各五钱) 硫黄 赤石脂白矾(火飞过)五倍子(去虫屑) 黄柏(去粗皮。五味二钱半) 轻粉(五十帖)

上,前八味或晒或焙,为末,仍同轻粉在乳钵再杵匀,用生肥猪膏碎切,以瓦钵和药末烂杵。涂抹患处,或清油调搽亦可。

〔汤〕小儿血气凝滞,而有热毒之气乘之,故结聚成痈疖肿毒也,未结之先,微见有红头 子、隐起作疼者,急用不语唾、夜半频频涂之(饮酒了不可用)即消散。若已结成,当用天乌散贴方。若内显躁热不宁等证,即须内服漏芦散,真良方也,热甚者用青解毒丸四顺清凉饮防风连翘玄参剂亦可服,五福化毒丹尤良,连翘汤可服,青露散掩之留小孔,后用惊毒掩子收疮口。热甚者凉膈散亦可服。(方类列于后)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证治准绳·幼科》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证治准绳·幼科》书籍目录
  1. 疮疡《证治准绳·幼科》
  2. 疮疡《中医词典》
  3. 疮疡《张氏医通》
  4. 疮疡《中医名词词典》
  5. 疮疡《临证指南医案》
  6. 疮血如溺《古今医统大全》
  7. 疮疡《医学正传》
  8. 疮血《血证论》
  9. 疮疡《丹溪手镜》
  10. 疮癣疥《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1. 疮疡《脉因证治》
  12. 疮癣第九十七问《婴童百问》
  13. 疮疡《医学启源》
  14. 疮癣《丹溪治法心要》
  15. 疮疡《邵兰荪医案》
  16. 疮生舌上《急救广生集》
  17. 疮疡《中医外科学》
  18. 疮生虫治验《一得集》
  19. 疮疡《也是山人医案》
  20. 疮入眼歌《眼科心法要诀》
  21. 疮疡(疔疮瘰)《脉症治方》
  22. 疮如樱桃《古今医统大全》
  23. 疮疡辨半阴半阳证《中医词典》
  24. 疮如眼《急救广生集》
  25. 疮疡辨表里《中医词典》
  26. 疮如猫眼《古今医统大全》
  27. 疮疡辨经络《中医词典》
  28. 疮起肉翻花《奇效简便良方》
  29. 疮疡辨脉《中医词典》
  30. 疮破受风《奇效简便良方》
  31. 疮疡辨脓《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