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书籍目录

桂枝加芍药汤(《保命》,下同)

桂枝(三钱) 黄 知母 石膏 芍药(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七钱,水煎。

桂枝黄芩汤

柴胡(一两二钱) 黄芩 人参 甘草(各四钱半) 半夏(四钱) 石膏 知母(各五钱) 桂枝(二钱)

上为粗末,根据前煎服。

四逆汤(见厥。) 通脉四逆汤(见泄泻。) 芍药甘草汤(见腹痛。) 桂枝加当归芍药汤桂枝汤当归、芍药。小柴胡汤(往来寒热。) 黄芩芍药汤(见滞下。) 白虎汤(见发热。) 小建中汤(见劳倦。) 异功散四君子汤陈皮

四物柴胡苦楝附子汤四物汤加三物。(见虚劳。)

桂枝羌活汤(《保命》下同)

桂枝 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至一盏,迎发而服之。吐者,加半夏曲等分。

麻黄羌活汤

麻黄(去节) 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半两)

同前服法。如吐,加半夏曲(等分)。

麻黄黄芩汤

麻黄(一两,去节) 桃仁(三十枚,去皮) 黄芩(五钱) 甘草(炙,三钱) 桂枝(二钱半)

上为细末,同前服法。

桃仁味苦甘辛,肝者血之海,血受邪则肝气燥,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故桃仁散血缓肝。谓邪气深远而入血,故夜发乃阴经有邪,此汤发散血中风寒之剂。

白芷汤

白芷(一两) 知母(一两七钱) 石膏(四两)

上为粗末,同前法煎服。

桂枝石膏汤

桂枝(五钱) 石膏 知母(各一两半) 黄芩(一两)

上为粗末,分作三服,水一盏,同煎服。

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 黄芩 芍药(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擘) 大黄(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承气汤(见大便不通。) 桃仁承气汤(见蓄血。)

柴胡桂姜汤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粗皮) 栝蒌根(四两) 干姜 黄芩 牡蛎( 。各二两)甘草(一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加桂枝汤(《金匮》) 《脉经》云∶朝发暮解,暮发朝解。

知母(六两) 甘草(炙,二两) 石膏(一斤) 桂(去粗皮,三两) 粳米(二合)

锉散,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即愈。

蜀漆散(《金匮》)

蜀漆(洗,去腥) 云母(烧三日夜) 龙骨(等分)

上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如温疟,加蜀漆一钱,临发时服一钱匕。

牡蛎汤 治牡疟牡蛎(四两,熬) 麻黄(去节) 蜀漆(各三两) 甘草(二两)

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五苓散(见消瘅) 神佑丸(见痰饮。) 甘露饮桂苓甘露饮(见霍乱。)

人参柴胡饮(《事亲》)

人参 柴胡 黄芩 甘草 大黄 当归 芍药(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平胃散(见中食。) 理中汤(见痞。) 藿香正气散(见中风。) 不换金正气散(见中寒。)

对金饮(《和剂》) 治寒热疟疾愈后调理脾胃。

橘红(炒赤黄色,半斤) 浓朴(姜制) 苍术(制) 甘草(炙。各二两)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服。一方,加草果,倍用苍术,名草果平胃散

五积散(见中寒。)

人参养胃肠(《和剂》) 加桂,治感寒发疟。

草果 茯苓 人参(去芦。各半两) 甘草(炙,七钱) 橘红(七钱半) 浓朴(去粗皮,姜制)苍术(汤洗,炒) 半夏(汤洗。各一两) 藿香(洗去土,五钱)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乌梅一枚,煎至七分,去滓热服。(脉弱无力,或寒多者,加干姜附子。如脉洪有力,热多者,加黄芩、黄连、柴胡。朴、苍、藿香发散也,半、果、茯、橘劫痰也,人参惟虚人最宜。)

姜附汤 附子理中汤(并见中寒。) 香薷饮(见伤暑。) 缩脾饮(见中暑。) 消暑丸(见伤暑。)

竹叶石膏汤(见消瘅。) 除湿汤(见中湿。) 术附汤(见心痛。)

四兽汤(《简易》) 治食疟诸疟,和胃消痰。

半夏(制) 人参 茯苓 白术 橘红 草果 生姜 乌梅 大枣(各等分) 甘草(炙,减半)

上以盐少许淹食顷,湿纸浓裹,慢火煨香熟。每服四钱,水一碗煎,半温服。

红丸子(见伤食。)

治瘴木香丸(《直指》)

牵牛(一斤,淘去浮者,焙,捣取末四两,别顿) 鸡心槟榔 陈橘红(各二两) 青木香 人参熟附子 浓朴(制) 官桂(去粗皮) 京三棱 羌活 独活 干姜(炮) 甘草(炙) 川芎 川大黄(锉,焙) 芍药(各半两) 肉豆蔻(六个)

上为末,瓷器密收,临用秤牵牛末一两,诸药末共一两,研和,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橘皮煎汤下。以通利为度。

观音丸(《直指》) 取下暑毒瘴毒。

圆白半夏(生) 乌梅肉 母丁香巴豆(不去油。每件各十枚)

上为末,姜面糊丸,麻子大,上下以浓纸盖贴,有油又再易纸。每服五丸,临卧冷水下。此方舟人于海角遇一白衣授之。

清脾饮(《济生》) 治瘅疟,脉来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涩。

青皮 浓朴(姜制) 白术 草果仁 柴胡(去芦) 茯苓(去皮) 黄芩 半夏(汤洗七次) 甘草(炙。各等分)

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未发前服。忌生冷油腻。

草果饮(《和剂》) 治寒热疟疾初愈,服此进食理脾。

草果仁 紫苏 良姜(炒) 川芎 青皮(去白,炒) 白芷 甘草(炒。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盅,姜三片煎,热服。

七枣汤(《济生》) 治五脏气虚,阴阳相胜, 疟发作无时,或寒多热少,或单寒者。

附子(一枚,炮制,以盐水浸再炮,如此七次,不浸,去皮脐。又方,以川乌代附子,以水调陈壁土为糊,浸炮七次)

上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碗,姜七片,枣七枚,煎七分,临发日早温服。

驱疟饮(《和剂》)

前胡 柴胡(各四两) 桂心 桔梗 浓朴 半夏(各三两) 黄 干姜(炮) 甘草(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四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参苏饮(见发热。)

柴朴汤

柴胡 独活 前胡 黄芩 苍术 浓朴 陈皮 半夏曲 白茯苓 藿香(各一钱) 甘草(三分)

水二盅,生姜五片,煎一盅,发日五更服。气弱加人参、白术、食不克化加神曲麦芽山楂

七香丸(见伤食。)

加味香薷饮

香薷(二钱) 浓朴(制) 扁豆(炒) 白术(炒) 白芍药(炒) 陈皮 白茯苓 黄芩(各一钱) 黄连姜汁炒) 甘草(炙) 猪苓 泽泻(各五分) 木瓜(七分)

上生姜煎服。口渴实者加天花粉葛根、知母,虚者加五味子麦门冬、人参。

交加双解饮子(《和剂》) 治疟疾,辟瘴气,神效。

豆蔻 草豆蔻(各二枚,一枚用水和面裹煨,一枚生用) 浓朴(二寸,一半用姜汁浸炙,一半生用) 甘草(大者二两,一半炙用,一半生用) 生姜(二块,如枣大,一块湿纸裹煨,一块生用)

每服分一半,用水一碗,煎至一大盏,去滓,空心服。

雄黄散

雄黄 瓜蒂 赤小豆(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温水调下,以吐为度。

小胃丹(见痰饮。)

鳖甲煎丸(《金匮》) 治疟母。

鳖甲(炙,三两) 乌扇(烧) 黄芩 鼠妇(熬) 大黄 桂枝 石韦(去毛) 浓朴 紫葳 阿胶(各七钱半) 干姜 人参 瞿麦 桃仁(各五钱) 柴胡 蜣螂(熬。各一两五钱) 芍药 牡丹皮虫(炒,各一两二钱半) 蜂窠(炙,一两) 葶苈(炒) 半夏(各二钱半) 赤硝(三两)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 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纳诸药煎为丸,如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方》用鳖甲十二片,又以海藻三分,大戟一分, 虫五分,无鼠妇、赤硝二味,以鳖甲煎和诸药为丸。)

疟母丸

青皮 桃仁 红花 神曲 麦芽 鳖甲(醋煮,为君) 三棱 蓬术 海粉 香附(俱用醋煮)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

鳖甲饮(《济生》) 治疟疾久不愈,胁下痞满,腹中结块,名曰疟母。

鳖甲(醋炙) 白术 黄 草果仁 槟榔 川芎 橘红 白芍药 甘草(炙) 浓朴(制。各等分)

上 咀,四钱,水一盏,姜七片,枣一枚,乌梅少许,煎七分,温服无时。

消癖丸 治疟母停水结癖,腹胁坚痛。

芫花(炒) 辰砂(研细。等分)

上为细末,蜜丸小豆大。每服十丸,浓枣汤下。下后即服养胃汤

碧霞丹(《百一》) 治久疟不愈。

巴豆(取肉去油,别研,按东方甲乙木) 肉桂(去粗皮,研细,按南方丙丁火) 硫黄(去砂石,细研,按中央戊己土) 白矾(别研细,按西方庚辛金) 青黛(别研细,按北方壬癸水)

上件等分,五月一日修治,用纸裹,以盘盛,根据前方位排定,忌猫、犬、妇人见之,安顿净神前,端午日午时,用五家粽尖和药令匀,丸梧子大。令患人以绵裹一丸塞鼻中,男左女右,于未发前一日安之,约度寻常发过少许方除。

芎归鳖甲饮 治劳疟,表里俱虚,真元未复,疾虽暂止,少劳复来。

川芎 当归 鳖甲(醋炙) 茯苓 青皮 陈皮 半夏 芍药上 咀。各等分,每帖二两,用水二盅,生姜五片,枣二枚,乌梅一枚,煎至一盅,食远服。热多加柴胡,寒多加草果。

四将军饮 治寒热疟疾,作而仆厥,手足俱冷,昏不知人,此虽一时急用之有验。

附子(炮,去皮,二钱) 诃子(二钱半) 陈皮(三钱) 甘草(一钱半)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七片,枣七枚,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祛疟饮 三发后可用,因其衰而减之,立效。

知母(去毛净,盐酒炒过,五钱) 贝母(去心,九分) 陈皮(去白) 山楂肉 枳实(去瓤。各一钱半)槟榔(八分) 柴胡(去苗净,七分) 紫苏(一钱) 甘草(去皮,炙,三分)

用水二盅,煎至一盅,滓亦用水二盅,煎至八分,俱露一宿,临发日天明服头煎,未发前一个时辰服二煎。

又方 史崇质传云∶得之四明胡君,屡试屡验。

黄 (蜜炙,一钱六分)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砂仁 草果 陈皮(去白) 五味子(各一钱)甘草(七分) 乌梅(三枚,去核)

水二盅,生姜三片,枣二枚,煎一盅,温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证治准绳·类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证治准绳·类方》书籍目录
  1. 《证治准绳·类方》
  2. 《张氏医通》
  3. 《证治准绳·女科》
  4. 《张氏医通》
  5. 《证治准绳·女科》
  6. 《证治准绳·幼科》
  7. 《证治准绳·杂病》
  8. 《杂病广要》
  9. 《普济方·针灸》
  10. 《类经》
  11. 《临证指南医案》
  12. 《医述》
  13. 《临证指南医案》
  14. 《医学入门》
  15. 《医碥》
  16. 《续名医类案》
  17. 《张聿青医案》
  18. 《续名医类案》
  19. 《顾松园医镜》
  20. 《续名医类案》
  21. 《古今医案按》
  22. 《医学纲目》
  23. 《医经原旨》
  24. 《医学读书记》
  25. 《儒门事亲》
  26. 《医学读书记》
  27. 《儒门事亲》
  28. 《推求师意》
  29. 《明医指掌》
  30. 《重订灵兰要览》
  31. 《丹溪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