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求师意》书籍目录

本草于知母草果乌梅穿山甲皆言治疟。然知母性寒,入治足阳明独盛之火,使其退就太阳也;草果性温燥,治足太阳独盛之寒,使其退就阳明也。二味合和,则无阴阳交作之变,故为君药。常山主寒热疟,吐胸中痰结,故用为臣。甘草和诸药,乌梅去痰,槟榔除痰癖、破滞气,故用为佐。穿山甲以其穴山而居,遇水而入,则是出阴入阳,穿其经络于荣分,以破暑结之邪,故用为使。若脾胃郁伏痰涎,用之必效,苟或无痰,止是暑结荣分,独应足太阴血分热者,当发唇疮,此方无效。

《内经》诸病,惟疟最详。语邪则风、寒、暑、湿四气,皆得留着而病疟;语邪入客处所,则有肠胃之别,荣卫之舍,脊骨之间,五脏膜原与入客于脏者,浅深不一;语其病状,则分寒热先后;语寒热多寡,则因反时而病,以应令气生长收藏之。此皆外邪所致也。湿在脏者,止以风寒中于肾。瘅疟者,止以肺素有热。然冬令之寒得中于肾,其四脏令气之邪又宁无入客于所属脏乎?既肺本气之热为疟,则四脏之气郁而为热者,又宁不似肺之为疟耶?举例可知余也。陈无择谓内伤七情、饥饱、房劳,皆得郁而蕴积痰涎,其病气与卫气并则病疟。盖内外所伤之邪,皆因客在荣气之舍,故疟有止发之定期。荣气有舍,犹行人之有传舍也。荣卫之气日行一周,历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界分必有其舍,舍与邪合,合则阴盛,阴盛则阳虚,于是阴阳相并而病作。其作也,不惟脉外之卫虚并入于阴,《灵枢》所谓足阳明与卫俱行者亦虚,阳明之气虚,则天真因水谷而充大者亦暂衰,所以疟作之际禁勿治刺,恐伤胃气与其真也。必待阴阳并极而退,荣卫天真胃气继而复集,邪留所客之地,然后治之;或当其病未作之先,迎而夺之。先生谓∶疟邪得于四气之初,胃气弱者即病,胃气强者伏而不动。至于再感,胃气重伤,其病乃作。此为外邪,必用汗解。虚者先以参、术实胃,加药取汗。惟足属阴,最难得汗,汗出至足乃佳。取汗非特麻黄,但开郁通经,其邪热则散为汗矣。又云∶疟发于子后午前者,阳分受病,易愈;午后亥前者,阴分,难愈。必分阴阳气血药以佐之,观形察色以别之,尝从是法以治。形壮色泽者,病在气分,则通经开郁以取汗;色稍夭者,则补虚取汗。挟痰者,先实其胃一二日,方服劫药。形弱色枯则不取汗,亦不可劫,补养,以通经调之。形壮而色紫黑,病在血分,则开其涩滞。色枯者,补血调气。此其常也。至若取汗而不得汗,理血而血不开,非更求药,切中病情,直造邪所着处,安能愈乎?

一老人疟、嗽半载,两尺脉数有力,色稍枯,盖服四兽饮等剂,中焦湿热下流,伏结于肾,以致肾水上连于肺,故疟、嗽俱作。参、术、芩、连、升麻柴胡调中一二日,与黄柏丸两日,夜梦交通。此肾热欲解,故从前阴精窍而走散。无忧也,次日疟、嗽顿止。

一富家子,年壮病疟,自卯足寒,至酉分方热,至寅初乃休,一日一夜止苏一时。因思必为入房感寒所致,问云∶九月暴寒夜半,有盗急起,不着中衣,当时足即冷,十日后疟作。盖足阳明与冲脉合宗筋会于气街,入房太甚则足阳明与冲脉之气皆夺于所用,其寒乘虚而入,舍于二经;二经过胫,会足跗上,于是二经之阳气益损,不能渗荣其经络,故病作,卒不得休。因用参、术大补,附子行经,加散寒以取汗。数日不得汗,病如前。因思足跗道远,药力难及,再以苍术川芎桃枝煎汤,盛以高桶,扶坐,浸足至膝,食顷,以前所服药饮之,汗出通身病愈。先生遇奇症,则设规矩,旁求曲会,施行以权。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推求师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推求师意》书籍目录
  1. 《推求师意》
  2. 《重订灵兰要览》
  3. 《医学读书记》
  4. 《中医词典》
  5. 《医学读书记》
  6. 《中医词典》
  7. 《医学纲目》
  8. 《千金翼方》
  9. 《续名医类案》
  10. 暖针《针灸聚英》
  11. 《续名医类案》
  12. 暖针《古今医统大全》
  13. 《续名医类案》
  14. 暖针《针灸大成》
  15. 《医学入门》
  16. 暖腰神方《毓麟验方》
  17. 《医述》
  18. 暖胃《中医词典》
  19. 《类经》
  20. 暖胃《中医词典》
  21. 《杂病广要》
  22. 暖外肾法《中医词典》
  23. 《证治准绳·幼科》
  24. 暖外肾法《中医词典》
  25. 《张氏医通》
  26. 暖痰法《厘正按摩要术》
  27. 《张氏医通》
  28. 暖痰法《中医词典》
  29. 《证治准绳·类方》
  30. 暖痰法《中医词典》
  31. 《证治准绳·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