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麻醉

《中医词典》z~其他书籍目录

①针刺穴位以达到手术麻醉效果的新技术。简称针麻。它是在中国传统的针刺治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研究成果。具有操作简便,避免麻醉药品的副作用,患者能在手术中保持清醒状态,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早等特点。临床已较广泛地用于一百多种手术,一般认为应用于头、颈、胸部的手术效果较好。并适用于心、肝、肺、肾功能不全,以及体衰和休克患者。临床操作时,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选取适当穴位。针刺后可手法运针,也可采用电针和穴位注射的方法刺激穴位。有时也适当使用少量辅助药物,如镇静、镇痛、局部麻醉或可影响中枢神经递质的药物等。针麻目前仍存在镇痛不全,肌肉松弛不够和内脏牵拉反应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提高。

②针灸著作。《针灸麻醉》编写小组编。共八章。本书中较系统地介绍有关针刺麻醉的具体内容,对我国针刺麻醉科研成果进行了初步总结。对于针麻简史、特点、理论、方法、常用穴位、针麻在各种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几种常用的电针麻醉仪等,都分别作了论述。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词典》z~其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词典》z~其他书籍目录
  1. 针刺麻醉《中医词典》
  2. 针刺救急十法《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3. 针刺麻醉(针麻)《中医名词词典》
  4. 针刺角度《中医词典》
  5. 针刺篇《古今医统大全》
  6. 针刺减肥法《减肥新法与技巧》
  7. 针刺浅深《针灸素难要旨》
  8. 针刺感应《中医词典》
  9. 针刺深度《中医词典》
  10. 针刺法《急救广生集》
  11. 针刺手法《中医词典》
  12.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中医刺灸》
  13. 针刺手法的轻重《中医刺灸》
  14. 针刺的得气与补泻《中医刺灸》
  15. 针刺误伤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6. 针刺得气《中医刺灸》
  17.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中医刺灸》
  18. 针刺补泻法《中医词典》
  19. 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中医刺灸》
  20. 针刺补泻法《中医刺灸》
  21. 针道《中医词典》
  22. 针刺补泻的原则《中医刺灸》
  23. 针道《针灸甲乙经》
  24. 针刺保健《中医养生学》
  25. 针道外揣纵舍《针灸甲乙经》
  26. 针赤眼《明目至宝》
  27. 针道源流《针灸大成》
  28. 针博士《中医词典》
  29. 针道终始《针灸甲乙经》
  30. 针拨白内障术《中医词典》
  31. 针道自然逆顺《针灸甲乙经》

《中医词典》z~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