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中医词典》z~其他书籍目录

医经著作。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医着,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即《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九卷。《内经》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生理、脏腑、经络、病证、诊断治疗、中药、方剂、针刺灸熨、导引、按挢,以及五运六气等等学说莫不赅备,堪称中医理论的渊源,历代医家均将其奉为圭臬。除医学理论外,又广泛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算、哲学等许多方面,因此有人把它说成我国先秦时代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继承了“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其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发展并丰富了《内经》以前的古代哲学。《黄帝内经》,流传甚广,传本也较多,其中以《素问》、《九卷》两个传本系统最具代表性。公元六世纪,全元起对《素问》进行了全面注释。但由于第七卷早佚,全氏也只注了八卷。唐宝兴元年(公元762年)启玄子王冰对《素问》重新加以编次,加上大量注语,并根据其先师张公所藏的秘本等补入七篇,作为亡佚的第七卷内容。由于王冰所加的注文甚多,于是《素问》由原来的九卷,扩充到二十四卷。从此《素问》一书流布日广。北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对王冰所注的《黄帝内经素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校勘注释,遂称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又称“新校正”本《素问》。成为后世研究,注释《素问》的主要版本。《九卷》一书传到公元6世纪前后,出现了《针经》、《九墟》、《九灵》和《灵枢》等多种书名的传本,但后来均已失传。南宋绍兴乙亥(1135年)史崧氏将家藏《灵枢》九卷重新校订,也扩为二十四卷,予以刊行。从此《灵枢》成了《九卷》的唯一勘本。其后尽管出现过十二卷本等各种刊本,但皆以此为据。《黄帝太素》是流传下来的另一种《内经》古传本。隋·杨上善对《黄帝太素》又进行了整理和注释,命名为《黄帝内经太素》。由原来的二十卷扩为三十卷,但迄今只存二十五卷。晋皇甫谧所撰《甲乙经》一书就是将《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合编而成,因此也应作为《黄帝内经》的又一古传本。后世医家十分重视对《黄帝内经》的学习与研究。除上述外,还有许多注释《黄帝内经》的医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有: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明·吴崑《素问注》,明·张介宾《类经》,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高世栻《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黄元御《素问悬解》、《灵枢悬解》,张琦《素问释义》,周学海《内经评文》等。还有节要注释《内经》的,如元·滑寿《续素问钞》,黄俅《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明·李中梓《内经知要》,清·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陈念祖《灵枢素问节要浅注》,以及唐宗海《中医汇通医经精义》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词典》z~其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词典》z~其他书籍目录
  1. 《黄帝内经》《中医词典》
  2. 《黄帝内经》《中医词典》
  3. 《黄帝内经》简介《黄帝内经·素问》
  4. 《黄帝内经》《中国医学通史》
  5. 《黄帝内经》简介《黄帝内经·灵枢》
  6. 《黄帝明堂偃侧人图》《中医词典》
  7.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中医词典》
  8. 《黄帝明堂偃侧人图》《中医词典》
  9.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中医词典》
  10. 《黄帝明堂灸经》《中医词典》
  11. 《黄帝内经明堂类成》《中医词典》
  12. 《黄帝明堂灸经》《中医词典》
  13. 《黄帝内经明堂类成》《中医词典》
  14. 《黄帝明堂经》《中医词典》
  15. 《黄帝内经始生考》《中医词典》
  16. 《黄帝明堂经》《中医词典》
  17. 《黄帝内经始生考》《中医词典》
  18. 《黄帝脉诀》《中医词典》
  19.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中医词典》
  20. 《黄帝脉诀》《中医词典》
  21.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中医词典》
  22. 《黄帝八十一难经注》《中医词典》
  23.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医词典》
  24. 《黄帝八十一难经注》《中医词典》
  25.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医词典》
  26. 《黄帝八十一难经》《中国医学通史》
  27. 《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中医词典》
  28. 《黄澹翁医案》《中医词典》
  29. 《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中医词典》
  30. 《黄澹翁医案》《中医词典》
  31.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