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①病名。出《灵枢·邪气脏府病形》。又名卒中,卒暴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的病证。中风病因,历代医书论述不同。北宋前大多宗《灵枢》、《素问》作外风论治。金元时期刘河间谓中风非外中于风,乃因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李东垣以中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朱丹溪谓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王安道则谓刘、李、朱三说是以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立论,不知因于风者,为真中风;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为类中风而非中风。中风辨证,分中络、中经、中腑与中脏。《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在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者,又闭证和脱证之分。本病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及中毒性脑病等。参见真中风、类中风等条。
②指太阳中风,为外感风邪的病证。为太阳表证之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

- 中风《中医词典》
- 中风《时病论歌括新编》
- 中风《慎疾刍言》
- 中风《圣济总录》
- 中风《备急千金要方》
- 中风《千金翼方》
- 中风《产鉴》
- 中风《千金翼方》
- 中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中风《百病自测》
- 中风《重订灵兰要览》
- 中风《医法圆通》
- 中风《推求师意》
- 中风《中医名词词典》
- 中风《女科秘旨》
- 中风《时病论歌括新编》
- 中风《医学纲目》
- 中风《医学集成》
- 中风《冯氏锦囊秘录》
- 中分浅深《医学纲目》
- 中风《冯氏锦囊秘录》
- 中肥足溃《奇效简便良方》
- 中风《幼幼新书》
- 中肥足溃《急救广生集》
- 中风《续名医类案》
- 中飞丝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风《医述》
- 中发背《中医词典》
- 中风《医述》
- 中耳炎《自我调养巧治病》
- 中风《杂病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