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甘热祛寒法

《时病论歌括新编》书籍目录

『方歌』

甘热祛寒直中阴,冷服不拒阳可伸。

姜附吴萸炙甘草,寒邪一散望回春。

『药物』

甘草干姜、附片、吴萸。微煎冷服。

『方解』

此方治寒邪直中三阴之症,亦即仲景四逆汤也。方中加吴萸之大热,以祛厥阴之寒邪。治疗寒中三阴最为中的。汪仞庵原解谓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故以姜附大热之剂,以伸发阳气,表散寒邪。甘草也是散寒补中之品,又以缓姜附之上僭(僭:读如见。超越本分之意。这里所指是用甘草以缓解干姜、附片之大热以免僭越于上,导致燥热太过之弊。)也。必冷服者,因寒盛于中,热饮则格拒(格:阴障、拒阴之意。《灵枢经·百病始生篇》:"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这是阳气偏盛,阴气受阻,不能营运内外而与阳气相交所致。这叫阳盛格阴,反之亦有阴盛格阳的,即阴寒过盛,把阳气格拒于外,出现内真寒而外假热的症候。)不纳,即经所谓热因寒用之意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时病论歌括新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时病论歌括新编》书籍目录
  1. 甘热祛寒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2. 甘麦大枣脏躁愈《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3. 甘湿《千金翼方》
  4. 甘麦大枣脏躁愈《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5. 甘湿散《妇人大全良方》
  6. 甘麦大枣汤证治推论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7. 甘石膏《博济方》
  8. 甘麦大枣汤证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9. 甘守津还《中医词典》
  10. 甘麦大枣汤《食物疗法》
  11. 甘鼠啮候《诸病源候论》
  12. 甘麦大枣汤《金匮悬解》
  13. 甘薯《本草纲目》
  14. 甘麦大枣汤《保健药膳》
  15. 甘薯《食物疗法》
  16. 甘麦大枣汤《保健药膳》
  17. 甘薯《本草从新》
  18. 甘麦大枣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9. 甘薯《本草分经》
  20. 甘露子《饮食须知》
  21. 甘薯《本草分经》
  22. 甘露子《饮膳正要》
  23. 甘薯《本草分经》
  24. 甘露饮(加味甘露饮)《冯氏锦囊秘录》
  25. 甘薯《本草撮要》
  26. 甘露饮《时方歌括》
  27. 甘薯《药性切用》
  28. 甘露饮《医方论》
  29. 甘松《汤液本草》
  30. 甘露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1. 甘松《本草求真》

《时病论歌括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