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石膏
点眼昏花,视物不明,(乌马儿监司经验方。
炉甘石(研) 代赭石谷(醋淬七次,研) 黄丹(各四两,水飞) 白沙蜜(半斤)
上将二石,研为极细末,次与黄丹和合,用铜锅将蜜炼去白沫,更添水五六碗,熬沸,下煎药,以文武火熬,用一碗,用铜器搅,试将药滴水中,沉下为度,方可住火,熬成用夹纸四重,滤过,用净瓷器盛贮,密封,不要透下尘土,恐点时瘾眼,如眼昏花,不时点之有验。

- 甘石膏《博济方》
- 甘湿散《妇人大全良方》
- 甘守津还《中医词典》
- 甘湿《千金翼方》
- 甘鼠啮候《诸病源候论》
- 甘热祛寒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 甘薯《本草纲目》
- 甘麦大枣脏躁愈《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甘薯《食物疗法》
- 甘麦大枣脏躁愈《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甘薯《本草从新》
- 甘麦大枣汤证治推论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甘薯《本草分经》
- 甘麦大枣汤证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甘薯《本草分经》
- 甘麦大枣汤《食物疗法》
- 甘薯《本草分经》
- 甘麦大枣汤《金匮悬解》
- 甘薯《本草撮要》
- 甘麦大枣汤《保健药膳》
- 甘薯《药性切用》
- 甘麦大枣汤《保健药膳》
- 甘松《汤液本草》
- 甘麦大枣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甘松《本草求真》
- 甘露子《饮食须知》
- 甘松《中药学》
- 甘露子《饮膳正要》
- 甘松《本草便读》
- 甘露饮(加味甘露饮)《冯氏锦囊秘录》
- 甘松《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博济方》
- 作者:王衮 朝代:宋·庆历七年 年份:公元1047年
- 提要
- 原序
- 自序
- 卷一
- 伤寒
- 风证
- 劳证
- 血证
- 卷二
- 上焦证
- 中焦证
- 下焦证
- 三焦总治
- 五脏证治
- 诸气
- 丁沉香丸
- 阿魏丸
- 小丁沉丸
- 塌气散
- 撞气丸
- 乳香丸
- 桂枝丸
- 胜金丸
- 五积散
- 顺元散
- 豆蔻散
- 治项气方
- 磁石丸
- 分气丸
- 搜症丸
- 七圣散
- 补阴丹
- 葱白散
- 丁香煮散
- 沉丁煎丸(又名荜澄茄丸)
- 大阿魏丸
- 理中丸
- 顺气散
- 荜澄茄丸
- 砂木香丸
- 七香丸
- 胜金丸
- 沉香荜澄茄散
- 诸积
- 膈噎
- 卷三
- 目疾
- 防风散治风毒眼,暴赤眼。
- 拨云散治风毒,眼目昏暗,翳膜遮障。
- 大明散治一切风毒瓦斯眼,翳膜昏暗,眼睛涩疼,热泪时多。
- 芎羌散
- 大效洗轮散
- 青金丹
- 羌活散
- 蝉蜕散
- 仙术散
- 磁石丸
- 羚羊角饮子
- 秘金散
- 决明散
- 洗头明眼方
- 决明散
- 辰砂膏
- 通神膏
- 紫金膏
- 明眼金波膏
- 甘石膏
- 食膏
- 耳病
- 齿须发
- 眩晕
- 嗽喘
- 痰饮
- 霍乱
- 翻胃
- 症癖
- 水气
- 脚气
- 小便证
- 大便证
- 中毒
- 卷四
- 胎产
- 经气杂证
- 惊痫
- 疳积
- 杂病
- 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