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
述原(一)
景岳子曰∶痘之与疹,原非一种,虽痘之变态多证,而疹之收敛稍易,然疹之甚者,其势凶危,亦不减于痘,最为可畏,盖疹毒痘毒,本无异也。第古人重痘而忽疹,多不详及,使后人无所宗法,余实怅之。自得罗田万氏之刻,见其理透法精,鄙念斯慰。今悉从其训,备述于此,虽其中稍有裁订,亦不过正其疑似,详具未详耳。使此后患疹者,幸获迷津之指南,亦以见万氏之功为不少矣。
名义(二)
疹者,痘之末疾,惟二经受证,脾与肺也,内应于手足太阴,外合于皮毛肌肉,是皆天地间戾不正之气,故曰疹也。然其名目有异,在苏松曰沙子,在浙江曰醋子在江右湖广曰麻,在山陕曰肤疮、曰糠疮、曰赤疮,在北直曰疹子。名虽不同,其证则一。但疹在痘前者,痘后必复疹,惟痘后出疹者,方为结局。
疹逆顺(三)
万氏曰∶疹以春夏为顺,秋冬为逆,以其出于脾肺二经,一遇风寒,势必难出,且多变证,故于秋冬为不宜耳。夫天行不正之气,致为人之疡疹,然古人于痘疹二字,始终归重于痘,并不分别疹为何物,岂可以二证归于一证耶?想当时重痘不重疹,故尔略之,致使后人不得心法,因而害事者,往往有之。今以吾家四代传流,以及今日心得之法,开载于后,用此应病,定不差矣。敢有毫厘隐匿,天其鉴之。
疹脉(四)
凡出疹,自热起至收完,但看右手一指,脉洪大有力,虽有别证,亦不为害,此定存亡之要法也。
景岳曰∶按此即阳证得阳脉之义,若细软无力,则阳证得阴脉矣,一元气既弱,安能胜此邪毒?是即安危之基也。故凡诊得阴脉者,印当识为阴证而速救元神,宜用伤寒温补托法,参酌治之。
若执以麻疹为阳毒而概用清寒,则必不免矣。
疹证(五)
疹虽非痘之比,然亦由胎毒蕴于脾肺,故发于皮毛肌肉之间,但一时传染,大小相似,则未有不由天行疠气而发者。此其源虽内发,而证多属表,故其内为胎毒,则与痘证同,外有表邪,则与伤寒类。其为毒也,总由君相二火,燔灼太阴,而脾肺受之。故其为证,则有咳嗽喷嚏,面肿腮赤,目胞浮肿,眼泪汪汪,鼻流清涕,呵欠闷顿,乍凉乍热,手足稍冷,夜卧惊悸,或恶心呕哕,或以手掐面日唇鼻者,是即出疹之候,便宜用解毒散邪等药,不使留停于中,庶无他患。且凡是疹证,必其面亦、中指冷而多嗽,又必大热五六日,而后见红点遍身,此其所以与痘与伤寒有异也。
痘欲尽发而不留,疹欲尽出则无病。邪气郁遏则留而不去,正气损伤则困而不伸。毒归五脏,变有四证,归脾则泄泻不止,归心则烦热不退而发惊,归肺则咳嗽血出,归肾则牙龈烂而疳蚀。
程氏曰∶麻疹初出,类伤风寒,头疼咳嗽,热甚,目赤颊红。一二日内即出者轻,必须解表,忌见风寒、荤腥浓味,如犯之,恐生痰涎,变为惊搐,必致危矣。如初起吐泻交作者顺,干呕霍乱者逆,欲出不出者危亡立至。
徐氏曰∶痘自里而出于脏故重,疹自表而出于腑故轻。
景岳曰∶痘疹之属有四肿,曰痘,曰疹,曰麻,曰斑也。痘则陆续渐出,自小而大,或稀或密,部位颗粒有辩也。疹则一齐发出,大者如苏子,次者如芥子,小者如蚕子,而成粒成片者是也。
麻则最细而碎,如蚊迹模糊者是也。斑则无粒,惟成片,红紫如云如锦者是也。大都疹与麻斑同类,即发斑伤寒之属,而痘则本非其类也。盖痘毒本于肝肾,出自中下二焦,是以终始不妨于食,而全赖水谷为主,所以能会则吉,不能食则凶。故治痘者,不可罔顾脾胃。麻疹之毒,则由表邪不解而内犯太阴阳明,病在上中二焦,所以多不能食,故治麻疹者,但宜解散火邪,邪散则自能食矣。
是痘疹之治,当各有所重者如此。
疹期(六)
出疹之候,初热一日至次日鸡鸣时,其热即止,止存五心微热,渐见咳嗽鼻流清涕,或腹中作痛,饮食渐减,到申酉之间,其热复来。如此者四日,用手满接发际处甚热,其面上热少减二三分,咳嗽连声,面燥腮赤,眼中多泪,喷嚏频发,或忽然鼻中出血。至五日,其热不分昼夜。六日早时,其疹出在两颊下,细细红点,至午时,两手背并腰下及浑昏,密密俱有红点。七日普遍掀发,其鼻中清涕不流,喷嚏亦不行,七日晚,两颊颜色渐淡。此验出疹之要法。
凡疹热六日而出,一定之规也。若医人无识,用药太早,耗散元气,及至出时,变害多矣。或嗽而变喘,或出一二日即隐,或作大泻,或合目而喘,此医人用药不当之害也。吾家治法,定不在五日内用药,必待见疹,方用徐徐升表。然用药亦有次第,凡一剂必作十余次饮之,况疹在皮肤之间,苦作一次服,则药性催之太急,每致谵语烦躁,故当慎之。
景岳曰∶按此万氏之法,谓医人用药太早,恐致耗散元气,故必待见点而后施治,及作一次服,恐药性催之太急,皆惟恐无益而反以致害,此固其心得之法也。然以愚见,则医有高下,药有宜否,但使见有确真,发无不当,则于未出之前,或解或补,必有得预防之力,以潜消其毒者;既出之后,亦必有善调之方,而不致催急者,此在善与不善,或不嫌早与不早也。尝见庸流之误治者多,是诚不服药为中医也。此万氏之说所以不可不遵。
凡疹热五六日必出矣,医人用药见不能散,父母见药不效,医人见热嗽不能除,或以别证治之,主家又或更医,此世之所以误者多矣。
麻疹初热(七)
麻疹发热之初,与伤寒相似,惟疹子则面颊赤,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目中有泪,呵欠喜睡,或吐泻,或手掐眉目,面赤为异耳。但见此候,即是疹子,便宜谨避风寒,戒荤腥浓味。古法用升麻葛根汤以表散毒邪,余制透邪煎代之更佳,或柴归饮亦妙。但使皮肤通畅,腠理开豁,则疹毒易出,不可作伤寒,妄加汗下也。妄汗则增热而为衄血咳血,为口疮咽痛,为目赤肿,为烦躁干渴,为大小便不通。妄下则里虚,为滑泄,为滞下。经曰∶必先岁气,母伐天和。言不可妄汗妄下也。
凡疹初热疑似之间,切不可轻易用药。总有他证,必待五日,腮下见疹,方可用升表之剂。嗽多、连打嚏喷,鼻流清涕,或流鼻血,饮食减少,好饮凉水,只宜调理饮食,戒面食荤腥。
疹子初发热时,未见出现,咳嗽百十余声不已,上气喘急,面目胞肿,时卧时起,此火毒内蒸,肺叶焦举,宜甘桔汤合白虎汤加牛蒡子、薄荷主之。如疹出之时,咳嗽口干,心烦者,此毒在心肺,发未尽也,泻白散加天花、连翘、玄参、黄连主之。
疹子欲出未出之时,宜早为发散以解其毒,则无余患。若不预解,使之尽出,多致毒蓄于中,或为壮热,日久枯瘁,或成惊痫,成为泻痢,或为咳血喘促,或作疳蚀而死。此虽一时戾气之染,然未有不由于人事之未尽也。
疹出没(八)
一、疹子出没,常以六时为准。假如子后出,午后即收,午后出,子后即收,乃阳生阴成,阴生阳成,造化自然之数也。凡此旋出旋收者轻。若一出连绵三四日不收者,乃阳毒太甚,宜大青汤,或用荆芥、牛蒡子、甘草、玄参、石膏、桔梗主之。若逡巡不出者,乃风寒外束,皮肤闭密也,宜荆防败毒散主之。
疹已出而复没者,乃风寒所逼而然,若不早治,毒必内攻,以致痒 而死。急用升麻汤加荆芥、牛蒡子、甘草热服,则疹必复出而安矣。
发热六七日以后,明是疹子却不见出,此必皮肤坚浓,腠理闭密,或为风寒所袭,或曾有吐泻,皆能伏也。急用托里散表之剂,如麻黄汤去杏仁,加蝉蜕、升麻,外用胡荽酒之类。如一向未更衣者,必毒甚于内,伏而不出《局方》凉膈散加牛蒡子主之。
疹子只怕不能得出,若出尽则毒便解。故治疹者,于发热之时,当察时令寒暄,酌而治之。如时证大寒,以桂枝葛根汤,或麻黄汤发之。时证大热,以升麻葛根汤,或合人参白虎汤发之。
不寒不热,以荆防败毒散发之。如兼疫疠之气,以人参败毒散发之。如尽一剂,不出,再作本汤服之,外用胡荽酒,又以苎麻蘸酒遍身戛之,务令亟出。如三四作更不出,加腹中胀痛,气喘昏闷,则死证也。
景岳曰∶按此万氏之法,极得随时制宜之善,已尽发表之义矣。然发表之义,亦最不易,即如营卫不足而疹有不能出者,其证甚多,若徒知发之,而不知滋之,则营卫有弱者,非惟不能发,而且恐穷其源矣。此其或在脾胃,或在血气,必得其神,庶乎有济。如伤寒三表之法,实亦有关于此。
疹毒出尽,则邪气解散,正气自然和平。如发热烦闷,或呕吐,或泄泻,此毒邪壅遏,尚未出尽也。烦热者,黄连解毒汤。呕泄者,柴胡橘皮汤。并外用胡荽酒,及苎麻戛法如前。待疹子出尽,则烦热自去,呕吐自止矣。
疹有既收而余毒未尽,至三日之外又复发出,或至五六次不已者,此因发热之时,不避风寒,致令邪气郁于肌肉之间,留连不散,虽曾解散,终属未畅耳。若兼杂证,亦当随证治之。
疹形色(九)
凡看麻疹初出之法,多于耳后、项上、腰腿,先见其顶尖而不长,其形小而匀净者吉也。若色见通红,则疹发于心,红者,火之正色也。若疹色淡白者,心血不足也,养血化斑汤主之,或四物汤加防风。色大红焰或微紫者,血热也,或出太甚者,并宜大青汤主之,或四物汤去川芎加柴胡、黄芩,干葛、红花、牛蒡子、连翘,凉血滋阴而热自除,所谓养阴退阳之义,亦五死一生之证也。
若黑色者,则热毒尤甚,而十死一生之证,此尤不可不明察之而混为施治也。
凡疹初出色赤者,毒盛之势也。但大便调,咳嗽多,右手一指脉轻重取皆有力,虽势重不碍,但当随证调理。若嗽少,右手一指脉无力,虽三日后收,其浑身疹疮变为紫色,壅结于皮肤之间,若用解利之药,其色渐转红色,嗽多流涕,颇思饮食者生,若投二三剂难变者难疗也。
疹涕(十)
凡疹出至二三日,必两鼻俱干。待收完,看毒瓦斯轻者,清涕即来,就思饮食,此不必服药。若清涕来迟,不思饮食者,须要清肺解毒,必俟清涕出,方可不用药。
疹吉凶(十一)
或热或退,五六日而后出者轻。
透发三日而渐没者轻。
淡红滋润,头面匀净而多者轻。
头面不出者重。
红紫黯燥者重。
咽喉肿痛不食者重。
冒风没早者重。
移热大肠变痢者重。
黑黯干枯,一出即没者不治。
鼻扇口张,目无神者不治。
鼻清,粪黑者不治。气喘,心前吸者不治。
总论治法(十二)
一、疹喜清凉而恶湿,痘喜温暖而恶凉,此固其大法也,然亦当有得其宜者。如疹子初出,亦须和暖则易出,所以发苗之初,只要发出得尽,则疹毒便解,非若痘之苗而秀,秀而实,而后毒解也。痘子成熟之时,若太温热,则反溃烂不收,是痘之后亦喜清凉也。故治痘疹者,无过热,无过寒,必温凉适宜,使阴阳和平,是为得之。
痘宜内实,可用补剂;疹忌内实,只惟解散,惟初热发表时略相似耳。既出之后,痘宜补气以生血,疹宜补阴以制阳。何也?盖疹热甚则阴分受其熬煎,而血多虚耗,阴津被克,故治以清火滋阴为主,而不可少动其气,若燥悍之剂,首尾皆深忌也。世知痘证所系之重。而不知疹之杀人尤甚,方书多忽而不备,良可太息也矣。
斑疹之毒,皆出于火。《内经》曰∶赫曦之纪,其病疮疡。故或遇二火司天,或司运之岁,肺金受制,感而发者居多。轻则如蚊迹之状,或垒肿于皮肤间,名曰瘾疹。重者如朱点红晕,或片片如锦纹,名曰斑疹。大抵色赤者吉,色黑者凶。其证似伤寒发热,凡三四日而出,七八日而靥也。凡此之类,皆属邪热,治之之法,惟辛凉解利而已。即若吐泻,亦断不可用温补也。如豆蔻、干姜之类,切勿轻用。而初发之时,尤不可大汗,只宜升麻、葛根、透邪煎之属,微表之耳。故用宜斟酌,有不可一概取必也。
标出不红,现而发热转甚,或头痛身痛烦躁者,升麻汤,或透邪煎。
色赤稠密,身痛烦躁者,升麻汤加紫草、连翘。
头项面肿,升麻汤加牛蒡子、荆芥。若脉强火盛热渴者,宜清降其火,以白虎汤加减用之。
热甚,小便赤涩,谵语惊恐者,导赤散、四苓散加辰砂。夏月,益元散加辰砂。
热甚鼻衄,或便血溺血热甚者,黄连解毒汤。血甚者,犀角地黄汤。
伤食呕吐,六君子汤加藿香、干葛,或减去人参。热甚呕吐者,解毒汤。小便不利而呕吐者,四苓散。一二日不通者,导赤散。
寒热往来似疟,小柴胡汤,如兼咳嗽去人参。
景岳曰∶按以上万氏治疹诸条,皆极详妥,然其中惟泻痢气喘二证则最多疑似。盖二证之由疹毒,固当如其治矣。然有不因疹毒者,如俗医但见是疹,无不概用寒凉,不知有可凉者,有不可凉者。其有脾气本弱而过用寒药,或以误会生冷致伤脾胃而为泄泻者,亦多有之。此一证也,虽曰由疹而发,而实非疹毒之病矣。但察其别无热证热脉,而兼之色白气馁者,便须速救脾气,急从温补,宜温胃饮、五君子煎、胃关煎之类主之。若执谓疹毒不可温,则无不危矣。此医之当知本也。又如气喘一证,大有虚实。盖十喘九虚,若察其本非火证,又非外邪,而或以大泻,或以大汗而致喘者,必皆气脱之候,此非六气煎,或贞元饮必不可也。凡此二者,皆不可不加细察,而或者以气促作气喘,则万万大误矣。又痘疮总论中,有因人因证之辩,与此麻疹实同一理,所当参阅。故不可以麻疹之邪,悉认为实火,而不知虚火之为害也。
徐东皋曰∶痘难疹易之说,此俗谈耳。其有胃气原弱,所感入深,又或因泻利而发有不快,或发之未透而随现随隐,久之邪气渐入于胃,必泻泄不已,出而复出,加之喘促,则必危矣。凡若此者,又岂可以易言哉。所以但有出疹,若见虚弱,急当先补脾胃;其有欲出不出,急当托里发表以助之。且首尾供不可泻,一如痘证同也。
疹禁忌(十三)
凡疹疮发表之后,红影出于肌肤,切戒风寒生冷。如一犯之,则皮肤闭密,毒瓦斯壅滞,遂变浑身青紫,而毒反内攻,烦躁腹痛,气喘闷乱,诸证作矣。欲出不出,危亡立至,医家病家皆不可不慎。
疹疮之证,全在调治,禁忌如鸡鱼炙爆,盐醋五辛之类,直过七七之后方可食之,惟宜食淡,不可纵口,致生他疾也。若误会鸡鱼,则终身皮肤粟起如鸡皮之状。或遇天行出疹之时,又令重出;误食猪肉,则每岁凡遇出疹之月,多有下利;误食盐醋,致令咳嗽,则每岁出疹之月,必多咳嗽;误食五辛之物,则不时多生惊热,此痘疹之家皆所当慎也。
疹发热(十四)
疮疹非热不出。凡疹子欲出,必遍身发热或烦躁,或头眩,或身体拘急。及既出则身便凉,诸证悉解,此一层疹子随即收者,极轻者也。如疹子既出而热甚不减,此毒盛者也,宜大青汤解其毒。便涩者,宜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或大连翘饮解其里。大便不通者,《局方》凉膈散加牛蒡子主之。
疹喘嗽(十五)
凡疹证多嗽,此顿出顿入之势也。但有疹毒,须假嗽多而散,故疹后旬日之内,尚宜有嗽,切不可见嗽多而治嗽也,宜慎之。疹证属肺与脾胃,肺受火邪则嗽多,嗽多则顿出头面并及四肢;大肠受火邪,则上连脾胃而为泄泻。若早泻则嗽必减而变为喘,盖喘嗽二者皆属于肺。然嗽实喘虚,得嗽者出,得喘者入,入则合眼多痰,胸满腹胀,色白而毒不尽出,证则危矣。此疹之宜嗽不宜喘,而最不宜于泄泻也。
疹吐泻(十六)
凡疹子初起,发热吐利,纯是热证,不可作寒论。此乃火邪内逼上焦则多吐,下焦则多利,中焦则吐利并作。自利者,宜黄芩汤。吐利者,宜黄芩汤加半夏二钱、生姜三片。自利里急后重,宜黄连解毒汤合益元散。
凡疹出一二日,或三四日,忽然大泻,嗽多者,用升表之药,加以分利治之。苦泻而兼喘,复见闷乱摇头者凶。
麻疹现后,大便下脓血,或因泄泻而变成脓血者,或径自利者,但看疮疹出多而色红又多嗽者,只宜表疹。俟其收后,方宜解毒,兼治其痢。
疹子初起,最忌泄泻,然亦有始终泄泻而不妨者,禀之强弱异也。苦因泻嗽减而变为喘者则危矣,详前喘嗽条。
身热烦渴泄泻者,柴苓汤、四苓散。如热甚或夏月,益元散。
疹后作痢、亦有看手咬指甲,撕口唇皮,及咬人等证,当以解毒分利药治之。若所下稠涎,红白相兼者,务要用解毒之药。若昼夜由三、五十次,渐减至二、三次,成渐多嗽,右手一指脉渐起,清涕复来者,方可望生。若痢变煤色,或现房漏色,或如青菜色,肛门如筒,喘促音哑,饮食不进,午后腮红,皆不治。
景岳曰∶自古方书,凡发挥未尽,及用治未当者,间亦有之,而惟于泄泻一证则尤其为最。何也?盖古人以池泻为热者什九,故多用河间黄芩芍药汤为主治,而不知凡属泄泻,最多脾肾虚寒也。即如出疹一证,虽有由疹毒而泻者,然果系实热,多不作泻,但致泻者,卒由脾胃之弱。若但知清火解毒,则脾必日败,而渐现房漏、青菜色,及气促、绝食不治之证矣。病而至此,岂犹热耶?总属误耳。故凡治泄泻者,即虽是疹,亦必察其有无热邪。如无热证热脉,即当于痘疮泄泻条求法治之,庶最危者犹可望其生也。故余于诸法之外,而独言其要者有如此。
疹饮食(十七)
凡出疹者,多有五六日不饮食,此胃为邪气所侵,亦为邪气所养,故不食亦不妨。切不可着意治之,只宜治疹,疹疮出尽,毒瓦斯渐解,即思饮食。尤不可与面食,虽用粥饮,每次只可少与,候气清神爽,身全不热,渐渐加添,但宜少而频也。
凡出疹之先,平昔过用面食者,或正出时吃面食者,成胃气渐开即思面食而用早者,因动胃火,以致清涕不来,身体作热,两眼看手,咬指抠鼻,撕口唇皮,及撕眼札毛者,此皆疹后食复之病也,当清肺解毒,加消导之剂治之。
疹饮水(十八)
凡患疹之人,不拘大小,自起至收,必皆喜饮凉水。此不必禁,但宜少不宜多,宜顿不宜顿,则毒瓦斯随之渐解。
疹渴(十九)
凡疹子渴喜饮水,纯是火邪,肺焦胃干,心火内亢故也。初热发渴者,升麻葛根汤加天花粉、麦门冬;渴甚者,人参白虎汤合黄连解毒汤主之。
疹汗衄(二十)
凡疹子发热,或自汗,或鼻衄者,不须止之,此亦散越之义。汗者,毒从汗散;衄者,毒从衄解,但不可太过。如汗太多,人参白虎汤,或合黄连解毒汤;衄太多者,玄参地黄汤。
疹躁妄狂乱(二十一)
凡疹有初热而见烦扰谵妄狂乱者,宜升麻葛根汤调辰砂益元散主之。
疹收之后,余热未尽,日夜烦躁,谵语狂乱者,辰砂益元散用灯心汤调下,或四苓散加灯草、黄连、黄芩,调水飞朱砂五分主之。
疹咽痛(二十二)
痘疹咽痛亦是常候,乃火毒上熏而然也,勿以喉痹同论,妄用针刺。盖此非喉痹痈肿,原无恶血可去也。痘疹喉病,只是咽干作痛,宜廿桔汤加牛蒡子,或射干鼠粘子汤,细细咽之,更以玉钥匙吹之。
疹唇口疮(二十三)
凡出疹之先,或有胃火,及出疹之后,余毒不散,此热毒收于牙龈上下,故并唇口生疮。遇有此证,每日用温米泔水洗十余吹,急用解毒之药治之。若或失治,多变走马疳也。
疹腹痛(二十四)
凡疹初热一日至五六日之间,多有腹痛之证。此大肠之火郁于皮窍之中,故作腹痛。俱不可认作伤食,用消导之药,或以手揉,俱能致害。但解疹毒,毒散则腹痛自止,最宜慎之。
疹后诸证(二十五)
凡疹后余毒未尽,随当解之。若停留日久不解,则必致喘嗽,或喉中痰响,或为四肢冷痹,或目无光彩,面色青白,或鼻孔如烟筒,或嗽声不出。若右手一指脉轻取散乱,重按全无,则成难治之证矣。
疹子收后身有微热者,此虚热也,不须治之,待血气和畅,其热自退。苦热势太甚,或日久不减,宜用柴胡麦门冬散;甚则黄连解毒汤,或合人参白虎汤。
疹后热不退,而发枯毛竖,肉消骨立,渐渐羸瘦,为骨蒸劳瘵之证者,宜万氏柴胡四物汤主之,或芦荟肥儿丸加当归、连翘治之。迟则变证,为睡则露睛,口鼻气冷,手足厥逆,遂成慢脾风螈 ,不治之证矣。
疹后热不除忽作搐者,不可以急惊风同论,宜导赤散加人参、麦门冬,送七味安神丸。小便清者可治,短少者难治。如见多痰,或用抱龙丸,或以四物汤加麦门冬、枣仁、淡竹叶、甘草、龙胆草、黄连、茯苓、辰砂、石菖蒲之类治之,或以此药为末,用蒸饼、猪心血为丸服亦可。
疹退后多有咳嗽之证。若微嗽不已者,此余毒未尽也,用清肺饮加生甘草、牛蒡子主之。
苦嗽甚气逆,发而不已者,此肺中伏火,金虚叶焦也,宜清肺饮,或清肺汤合人参白虎汤、六一散之类主之。若身热顿嗽,甚至饮食俱呛出,或咳出血,皆热毒乘肺而然,宜多用门冬清肺汤,或加连翘,或清金降火汤主之。若咳甚而面浮目肿,胸高喘急,血退场门鼻,面色青赤,昏躁摇头者,死证也。又有肺气本虚,为毒所逼而发喘不已,但无嗽血呛会等证者,宜用清肺饮倍加人参治之。不可拘于肺热之说,而纯用清肺解毒之药也。
疹后余热未尽,或热甚而失血者,四物汤加茵陈、木通、犀角以利小便,使热气下行则愈。
若血在上者去川芍。
疹后余毒入胃,久而不散,以致牙龈黑烂,肉腐血出,臭气冲人者,名为走马疳,用马鸣散主之;甚者急用人中白、芦荟、使君子、龙胆草、黄连、五灵脂,浸蒸饼为丸,滚水服之,以清胃火。若面颊浮肿,环口青黑,齿脱唇崩鼻坏者,死证也。
疹退之后,饮食如常,动止如故,乃卒然心腹绞痛,遍身汗出如水者,此因元气虚弱,失于补养,外虽无病,里实虚损,偶然为恶气所中,谓之中恶。此朝发夕死之证。
附麻疹(二十六)
痘之外有疹,疹子外又有麻疹。麻疹者,亦疹之类,即斑疹也。但正疹则热至五六日而后一齐涌出,出皆粒粒成疮,非若麻疹之皮红成片也。且麻疹之出,则不拘三四日,以火照之,遍身涂朱之状,此将出之兆。出则细碎,皮红成片,如蚊蚤之迹者,即麻疹也。亦或有六日始出,出而又没,没而又出,不过一周时许。世俗谓一日三出,三日九出,后方齐出透彻。然亦有不拘者,只三日间,从面至胸背手足,虽随出随没,然只要出透,以遢身红润者为美。重者遍身膨胀,眼亦封闭。
色有赤白微黄不同,只要红活,最嫌黑陷,及面目胸腹稠密,缠锁咽喉者为逆,发不出而喘者即死。所谓麻者,以遍身细碎如麻,无有空处故也。然又有遍身但红而绝无斑点者,是又谓之火丹,亦其类也。故痘家有夹疹、夹麻、夹丹等证,总皆热毒所致,俱当详辩也。
麻疹初起,呵欠发热,恶寒咳嗽,嚏喷流涕,宜升麻葛根汤加苏叶、葱白以解肌,切忌大汗。若潮热甚者,加芩、连、地骨皮。谵语者,调辰砂益元散。咳嗽加麻黄、杏仁、麦门冬、石膏。
咳甚热甚者,用凉膈散加桔梗、地骨皮。泄泻者,宜四苓散。便红合犀角地黄汤。吐血衄血,用犀角地黄汤加山栀。小便赤加木通。
寒热似疟,小柴胡汤。
麻疹已出,烦躁作渴者,解毒汤合白虎汤。喘而便闭者,前胡根壳汤加五味子。便秘甚者,小承气汤。谵语溺闭者,导赤散。小便如泔者,四苓散加车前、木通。谵语如狂者,解毒汤调辰砂益元散。大小便血者,犀角地黄汤合解毒汤。吐血衄血,解毒汤加炒山栀、童便。泄泻,解毒汤或四苓散。喘兼泄泻,溺赤涩者,柴苓汤。烦热大渴作泻者,白虎汤加苍术、猪苓。热盛干呕者,解毒汤。伤食呕吐,四君子汤。夏月因热作呕,四苓散加人参。
麻证初起,及已出已没,一切杂证俱与痘疹大同,但始终药宜清凉。虽曰麻喜清凉,痘喜温暖,不易常道,然虚则补,实则泻,寒则温,热则凉,方是医家玄妙。故治麻亦有血虚而用四物汤,气虚而用四君子汤,伤冷则温中、理中之药,皆当因证而用也。
麻证收后,余毒内改,凡寻衣摸床,谵言妄语,神昏志乱者死。如热轻而余毒未除,必先见诸气色,若有所见,须预防之,始终以升麻葛根汤为主,或四味消毒饮,或六味消毒饮、解毒汤,随证选用,仍忌鱼腥葱蒜等物。
水痘(二十七)
凡出水痘,先十数点,一日后,其顶尖上有水泡;二日三日,又出渐多;四日浑身作痒,疮头皆破,微加壮热即收矣。但有此疾,须忌发物,七八日乃痊。
水痘亦有类伤寒之状,身热二三日而出者,或咳嗽面赤,眼光如水,或喷嚏,或流涕,但与正痘不同,易出亦易靥,治以清热解毒为主。
麻疹论列方(二十八)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六君子汤(补五) 四物汤(补八) 六气煎(新因二一) 人参败毒散(散三六) 化斑汤(寒三) 白虎汤(寒二) 大柴胡汤(攻七) 小柴胡汤(散十九) 甘桔汤(因一七五) 解毒汤(痘五一) 黄连解毒汤(寒一) 麻黄汤(散一) 升麻汤(痘一三九) 升麻葛根汤(散三十)透邪煎(新因二三) 托里散(痘四) 《局方》凉膈散(攻十九) 柴归饮(新因十五) 清肺饮(痘八七) 清肺汤(痘一四五) 柴胡橘皮汤(痘二九) 仲景黄苓汤(寒百五) 二母散(痘百五十) 射干鼠粘子汤(痘七七) 麦门冬汤(痘一四二) 导赤散(寒一二二) 万氏柴胡四物汤(痘一四三) 四苓散(和一八七) 柴苓汤(和一九二) 养血化班汤(痘十八) 小承气汤(攻二) 益元散(寒百十二) 门冬清肺汤(痘一四七) 大清汤(痘一五三) 泻白散(寒四二) 清金降火汤(痘一四九) 柴胡麦门冬散(痘二四) 贞元饮(新补十九)柴胡麦门冬散(痘二四) 胃关煎(新热九) 大连翘饮(寒七八) 玄参地黄汤(痘八六) 七味安神丸(小七二) 玉钥匙(因一九三) 马鸣散(痘一三八) 胡荽酒(痘百十八) 四味消毒饮(痘四八) 犀角地黄汤(寒七九) 芦荟肥儿丸(小百十四) 六味消毒饮(痘四九) 前胡枳壳汤(痘九四) 桂枝葛根汤(痘三七) 黄芩芍药汤(寒百丸)
备用方
具列痘疹方末,所当详阅。
- 麻疹《景岳全书》
- 麻疹《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麻疹《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 麻疹《医学集成》
- 麻疹《中医词典》
- 麻疹《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麻疹《证治准绳·幼科》
- 麻油截法《外科证治全书》
- 麻疹《万病回春》
- 麻油截法《中医词典》
- 麻疹《回春录》
- 麻油擦法《冯氏锦囊秘录》
- 麻疹《幼科释谜》
- 麻油《饮食须知》
- 麻疹《专治麻痧初编》
- 麻叶灸《中医词典》
- 麻疹《专治麻痧初编》
- 麻药类方《外科大成》
- 麻疹《传染病》
- 麻药类方《外科心法要诀》
- 麻疹 [附]奶麻《中医儿科学》
- 麻药类方《医宗金鉴》
- 麻疹、水痘、腮腺炎、德国麻疹……乃天地予人类对气候致病的预防针。《中医之钥》
- 麻药方《急救广生集》
- 麻疹备用诸方《麻疹备要方论》
- 麻药法《中医词典》
- 麻疹闭证《中医词典》
- 麻杏石甘汤《时病论歌括新编》
- 麻疹避忌《专治麻痧初编》
- 麻杏甘石证五 太阳六十《伤寒悬解》
- 麻疹辩疑赋《专治麻痧初编》
《景岳全书》
- 明 张介宾
- 贾序
- 范序
- 查序
- 鲁序
- 全书纪略
- 卷之一入集 传忠录(上)
- 卷之二入集 传忠录(中)
- 神气存亡论(十二)
- 君火相火论(十三)
- 先天后天论(十四)
- 标本论(十五)
- 求本论(十六)
- 治形论(十七)
- 脏象别论(十八)
- 天年论(十九)
- 中兴论(又十九)
- 逆数论(二十)
- 反佐论(二十一)
- 升阳散火辩(二十二)
- 夏月伏阴续论(二十三)
- 阳不足再辩(二十四)
- 小儿补肾论(二十五)
- 卷之三道集 传忠录(下)
- 命门余义(二十六,共六条)
- 误谬论(二十七)
- 辩河间(二十八,共九条)
- 辩丹溪(二十九,共九条)
- 论时医(三十,共三十一条)
- 京师水火说(三十一)
- 医非小道记(三十二)
- 病家两要说(三十三,一、忌浮言,二、知真医)
- 保天吟(三十四)
- 卷之四道集 脉神章(上)
- 卷之五道集 脉神章(中)
- 卷之六道集 脉神章(下)
- 卷之七须集 伤寒典(上)
- 经义(一)
- 伤寒总名(二)
- 初诊伤寒法(三)
- 论脉(四)
- 风寒辩(五)
- 伤寒三证(六)
- 六经证(七)
- 传经辩(八附合病并病义)
- 阳证阴证辩(九)
- 三阳阳明证(十)
- 两感(十一)
- 表里辩(十二)
- 寒热辩(十三)
- 论汗(十四)
- 论吐(十五)
- 论下(十六)
- 看目(十七)
- 舌色辩(十八)
- 饮水(十九)
- 三阳阴证辩(二十)
- 再论阴证阳证及李子建《伤寒十劝》之害(二十一)
- 论伤寒古治法(二十二)
- 论古法通变(二十三)
- 麻黄桂枝辩(二十四)
- 论今时皆合病并病(二十五)
- 治法(二十六)
- 论虚邪治法(二十七)
- 补中亦能散表(二十八)
- 寒中亦能散表(二十九)
- 伤寒三表法(三十)
- 伤寒无补法辩(三十一)
- 病宜速治(三十二)
- 卷之八须集 伤寒典(下)
- 温病暑病(三十三)
- 发斑(三十四)
- 发黄(三十五)
- 发狂(三十六)
- 风湿(三十七)
- 结胸(三十八)
- 阴厥阳厥(三十九附脏厥蛔厥)
- 谵语郑声(四十)
- 衄血(四十一)
- 蓄血(四十二)
- 热入血室(四十三)
- 胸胁腹满(四十四)
- 呕吐哕证(四十五)
- 劳力感寒(四十六)
- 虚证(四十七)
- 动气(四十八)
- 战汗(四十九)
- 头汗(五十)
- 吐蛔(五十一)
- 腹痛(五十二)
- 下痢(五十三)
- 协热下痢(五十四)
- 小便(五十五)
- 死证(五十六)
- 伤寒逆证赋(五十七)
- 伤寒治例(五十八)
- 温中和中类
- 清理类
- 吐涌类
- 攻下类
- 培补类
- 卷之九从集 杂证谟(内容缺
- 卷之十从集 杂证谟
- 卷之十一从集 杂证谟
- 卷之十二从集 杂证谟
- 卷之十三性集 杂证谟
- 卷之十四性集 杂证谟
- 卷之十五性集 杂证谟
- 卷之十六理集 杂证谟
- 卷之十七理集 杂证谟
- 卷之十八理集 杂证谟
- 卷之十九明集 杂证谟
- 卷之二十明集 杂证谟
- 卷之二十一明集 杂证谟
- 卷之二十二心集 杂证谟
- 卷之二十三心集 杂证谟
- 卷之二十四心集 杂证谟
- 卷之二十五心集 杂证谟
- 卷之二十六必集 杂证谟
- 卷之二十七必集 杂证谟
- 卷之二十八必集 杂证谟
- 卷之二十九必集 杂证谟
- 卷之三十贯集 杂证谟
- 卷之三十一贯集 杂证谟
- 卷之三十二贯集 杂证谟
- 卷之三十三贯集 杂证谟
- 卷之三十四天集 杂证谟
- 卷之三十五天集 杂证谟
- 卷之三十六天集 杂证谟
- 诸气-经义
- 卷之三十七天集 杂证谟
- 死生-经义
- 卷之三十八人集 妇人规(上)总论类
- 卷之三十八人集 妇人规(上)经脉类
- 经脉之本(三)
- 经脉诸脏病因(四)
- 经不调(五)
- 血热经早(六)
- 血热经迟(七)
- 血寒经迟(八)
- 血虚经乱(九)
- 肾虚经乱(十)
- 经期腹痛(十一)
- 崩淋经漏不止(十二)
- 杀血心痛(十三)
- 热入血室(十四)
- 辩血色(十五)
- 血枯经闭(十六)
- 经脉类论列总方(十七)
- 卷之三十八人集 妇人规(上)胎孕类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产育类
- 滑胎(三十二)
- 催生(三三)
- 稳婆(三四)
- 产要(三五)
- 六逆产(三六)
- 胞破产难(三七)
- 胞衣不出(三八)
- 气脱血晕(三九)
- 儿初生(初诞法详小儿门,四十)
- 子死腹中(四一)
- 产门不开不闭子宫不收(四二)
- 小产(四三)
- 下胎断产(四四)
- 产育类论列总方(四五)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产后类
- 论产后当大补气血(四六)
- 论产后三禁(四七)
- 产后腹痛(四八)
- 产后发热(四九)
- 产后乍寒乍热(五十)
- 蓐劳(五一)
- 产后喘促(五二)
- 产后恶露不止(五三)
- 产后发痉(五四)
- 产后大便秘涩(五五)
- 产后杂证方(五六)
- 产后类论列总方(五七)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带浊遗淋类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乳病类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子嗣类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瘕类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前阴类
- 卷之四十谟集 小儿则(上)
- 总论(一)
- 初诞法(二)
- 总护养法(三)
- 初生儿看病法(四)
- 看小儿寿夭法(五)
- 脉法(六)
- 声音(七)
- 颜色(八)
- 药饵之误(九)
- 小儿诊治大法(十)
- 撮口脐风(十一)
- 惊风(十二)
- 论惊风证治(十三)
- 急惊风(十四)
- 慢惊风(十五)
- 大惊卒恐(十六)
- 惊啼(十七)
- 发搐(十八)
- 夜啼(十九)
- 发热(二十)
- 外感发热治法(二十一)
- 外感发热弗药可愈(二十二)
- 诸热辩证(二十三)
- 内热证(二十四)
- 小儿上论列方(二十五)
- 卷之四十一谟集 小儿则(下)
- 卷之四十二谟集 痘疹诠
- 卷之四十三烈集 痘疹诠痘疮(上)
- 总论(一)
- 初辩痘证(二)
- 论脉(三)
- 形色情性(四)
- 日期(五)
- 五脏证(六)
- 分气血(七)
- 辩虚质寒热(八)
- 部位吉凶(九)
- 痘形痘色吉凶(十)
- 吉证(十一)
- 凶证(十二)
- 怪痘形证(十三)
- 死证日数歌(十四)
- 发热三朝辩吉凶(十五)
- 报痘三朝辩吉凶(十六)
- 起发三朝辩吉凶(十七)
- 灌脓三朝辩吉凶(十八)
- 结靥三朝辩吉凶(十九)
- 落痂后辩吉凶(二十)
- 痘疮上论列方(二十一)
- 卷之四十四烈集 痘疹诠痘疮(中)
- 总论治法(二十二共十九条)
- 热证论治(二十三共十一条)
- 发热三朝治款(二十四)
- 报痘三朝治款(二十五)
- 起发三朝治款(二十六)
- 灌脓三朝治款(二十七)
- 结靥三朝治款(二十八)
- 靥后落痂治款(二十九)
- 痘后余毒发热(三十)
- 禁忌(三十一)
- 出不快(三十二)
- 陷伏(三十三)
- 痒抓破(三十四)
- 作痛(三十五)
- 头面肿(三十六)
- 痘疔黑陷(三十七)
- 饮食(三十八)
- 咽喉口齿(三十九)
- 痘疮中论列方(四十)
- 卷之四十五烈集 痘疹诠痘疮(下)
- 总论吐泻(四十一)
- 呕吐(四十二)
- 泄泻(四十三)
- 寒战切牙(四十四)
- 烦躁(四十五)
- 喘急(四十六)
- 声音(四十七)
- 惊搐(四十八)
- 昏睡(四十九)
- 腰痛(五十)
- 腹痛(五十一)
- 腹胀(五十二)
- 厥逆(五十三)
- 发渴(五十四)
- 失血(五十五)
- 发泡(五十六)
- 溃烂(五十七)
- 多汗(五十八)
- 夹疹(五十九)
- 夹斑(六十)
- 昼夜啼哭(六十一)
- 大小便闭(六十二)
- 目证(六十三)
- 痘痈痘毒(六十四)
- 疳蚀疮(六十五)
- 痘药正品(六十六)
- 痘家药忌(六十七)
- 痘疮下论列方(六十八)
- 卷之四十六圣集 外科钤(上)外科钤(上)
- 经义(一)
- 脉候(二)
- 论证(三)
- 善恶顺逆(四)
- 虚实(五)
- 浅深辩(六)
- 总论治法(七)
- 败毒(八)
- 托里(九)
- 论汗下(十)
- 论灸法(十一)
- 脓针辩(十二)
- 论针法(十三)
- 用针勿忌?神(十四)
- 围药(十五)
- 腐肉(十六)
- 舍时从证(十七)
- 阳气脱陷(十八)
- 温补按则(十九)
- 定痛(二十)
- 生肌收口(附成漏证二十一)
- 用香散药(二十二)
- 槐花酒(二十三)
- 忍冬酒(二十四)
- 肿疡(二十五)
- 肿疡不足(二十六)
- 溃疡(二十七)
- 溃疡有余(二十八)
- 溃疡作痛(二十九)
- 溃疡发热(附恶寒三十)
- 发热烦躁(三十一)
- 作呕(三十二)
- 作渴(三十三)
- 泻痢(三十四)
- 大便秘结(三十五)
- 小便淋涩不利(三十六)
- 发痉(三十七)
- 无寐(三十八)
- 疮疡出血(三十九)
- 戒忌调护(四十)
- 阴阳证变(四十一)
- 论列方(外科上)
- 卷之四十七贤集 外科钤(下)外科钤(下)
- 发背(四十二)
- 脑疽(四十三)
- 耳疮(四十四)
- 鬓疽(四十五)
- 腮(四十六)
- 瘰(四十七)
- 疔疮(四十八)
- 时毒(四十九)
- 肺痈肺痿(五十)
- 乳痈乳岩(五十一,妇人门亦有乳证当互察之)
- 胃脘痈(五十二)
- 腹痈(五十三)
- 肠痈(五十四)
- 附骨疽(五十五)
- 臀痈(五十六)
- 流注(五十七)
- 鹤膝风(五十八)
- 多骨疽(五十九)
- 下疳疮(六十)
- 便毒(六十一)
- 杨梅疮(六十二)
- 囊痈(六十三)
- 悬痈(六十四)
- 脱疽(六十五)
- 脚发(六十六)
- 足跟疮(六十七)
- 肾藏风疮(六十八)
- ?疮(六十九)
- 天泡疮(七十)
- 赤白游风(七十一)
- 翻花疮(七十二)
- 痔漏(七十三,附脏毒下血按)
- 跌打损伤(七十四)
- 杖疮(七十五)
- 破伤风(七十六)
- 类破伤风(七十七)
- 斑疹丹毒(七十八)
- 瘤赘(七十九)
- 疣(八十)
- 论列方(外科下)
- 卷之四十八大集 本草正(上)
- 卷之四十九大集 本草正(下)
- 卷之五十德集 新方八阵
- 卷之五十一德集 新方八阵
- 卷之五十二图集 古方八阵
- 以下总列共一十三卷
- 古方总目(附古方条序)
- 卷之五十三图集 古方八阵
- 卷之五十四书集 古方八阵
- 卷之五十五宇集 古方八阵
- 卷之五十六宇集 古方八阵
- 卷之五十七宇集 古方八阵
- 卷之五十八宙集 古方八阵
- 卷之五十九宙集 古方八阵
- 卷之六十宙集 古方八阵因阵
- 卷之六十一长集 妇人规古方
- 卷之六十二长集 小儿则古方
- 卷之六十三长集 痘疹诠古方
- 卷之六十四春集 外科钤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