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放射事故及其处理原则
随着核能开发,各种射线装置和放射性核素的日益广泛应用,放射事故时有发生,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一)放射事故
放射事故的性质可分为责任事故,技术事故和其它事故三种,放射事故的级别可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三级。放射事故的类别可分为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撒、漏、丢失放射性物质事故,超过年摄入量限值事故,超过表面污染控制水平事故和其它事故五类。
(二)事故处理原则
1.事故发生后,当事单位要及时采取妥善措施,尽量减少和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迅速呈报,接受当地放射卫生防护机构的监督及有关部门的指导。
2.处理事故时,应首先考虑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及时控制事故,防止扩大,避免农作物和其它食物以及水源受到污染。
3.要及时认真地收集与事故有关的物品和资料,仔细分析事故原因,判定事故级别。提出处理事故措施时,要讲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可能降低事故的损失,保护好国家和公众的财产。
4.发生场所、地面、设备污染时,要在确定污染的核素、范围、水平后,再采取相应的去污染措施。
5.发生放射性气体、气溶胶和粉尘污染空气事故时,要根据监测数据,采取相应的通风、换气、过滤等净化措施。
6.当人员皮肤、伤口被污染时,要迅速予以去除污染和医学处理,对摄入体内者应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理措施。当需要药物促进排出时,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7.对事故中受照人员,可通过个人剂量仪、模拟实验、生物及物理检测等方法迅速估算其受照剂量。
8.凡事故受照人员剂量、医学处理及有关的资料,应由发生事故的单位及放射事故业务管理部门立档存查。
9.对一次受照有效剂量超过0.05Sv者,应给予医学检查;对一次受照有效剂量超过0.1Sv者,应及时给予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处理;对一次受照有效剂量超过1.0Sv者,应由放射病临床部门负责处理。

- 放射事故及其处理原则《核、化学武器损伤》
- 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 放射损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动物科学》
- 放射卫生防护《核、化学武器损伤》
- 放射免疫分析法在泌尿生殖系疾患诊断上的应用《物理诊断学》
- 放射卫生防护基础《核、化学武器损伤》
- 放射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放射性碘《药理学》
- 放射免疫分析的优缺点《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放射性碘标记《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试剂《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放射性核素检查《心脏病学》
- 放射免疫分析《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放射性核素检查《神经病学》
- 放射免疫分析《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途径与吸收《核、化学武器损伤》
- 放射核素显像《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放射性核素肾图《物理诊断学》
-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核、化学武器损伤》
- 放射性核素数据《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放射复合伤《核、化学武器损伤》
- 放射性活度《核、化学武器损伤》
- 放射防护标准《核、化学武器损伤》
- 放射性胶体金的制备方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放射反应与放射损伤《放射诊断学》
-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核酸探针《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放射反应和放射损伤的治疗《放射诊断学》
- 放射性药品的管理《医院药学》
- 放痧有十《痧胀玉衡》
- 放射性药品申报资料和要求《中药法规》
《核、化学武器损伤》
- 第一篇 核武器损伤
- 第一章 核物理基础
- 第一节 原子核及原子核的转变(缺)
- 第二节 放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三节 辐射量及其单位
- 第三章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
- 第一节 电离辐射对细胞的作用
- 第二节 组织器官的辐射效应
- 第三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分类和影响因素
- 第四章 急性放射病
- 第五章 小剂量外照射的生物效应与电离辐射的远期效应
- 第一节 小剂量外照射的生物效应
- 第二节 电离辐射的远期效应
- 第六章 慢性放射病
- 第七章 内照射放射损伤
- 第八章 皮肤放射损伤
- 第九章 复合伤
- 第十章 放射卫生防护基础
- ■[以下内容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