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水

《沈氏女科辑要》书籍目录

《素问》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沈尧封曰∶天癸是女精,由任脉而来;月事是经血,由太冲而来。经言二七而天癸至,缘任脉通。斯时太冲脉盛,月事亦以时下。一顺言之,一逆言之耳!故月事不来、不调及崩,是血病,咎在冲脉,冲脉隶阳明;带下是精病,咎在任脉,任脉隶少阴。盖身前中央一条是任脉,背后脊里一条是督脉,皆起于前后两阴之交会阴穴。《难经》明晰,《灵》、《素》传误。带脉起于季胁,似束带状。人精藏于肾,肾系于腰背。精欲下泄,必由带脉而前,然后从任脉而下。故经言任脉为病,女子带下。

王孟英按∶俞东扶云∶经言男子二八而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若天癸即月水,丈夫有之乎?盖男女皆有精,《易》谓男女构精可据。然指天癸为精,亦不妥。天癸为精,不当又云精气溢泻矣。后贤讲受孕之道,有阳精阴血,先至后冲等说,亦谬。夫男女交接,曾见女人有血出耶!交接出血是病,岂能裹精及为精所裹哉?大约两情酣畅,百脉齐到,天癸与男女之精偕至,斯入任脉而成胎耳。男胎女胎则由夫妇之天癸有强弱盈虚之不同也。吾友徐亚枝曰∶如沈氏说,一若天癸即精者;如俞氏说,一若血与精之外,别有一物所谓天癸者。窃谓天癸者,指肾水本体而言。癸者,水也。肾为水脏,天一生水,故谓肾水为天癸。至,谓至极也,犹言足也。女子二七、男子二八,肾气始盛,而肾水乃足。盖人身五脏,惟肾生最先,而肾足最迟,肾衰独早。故孩提能悲能喜,能怒能思,而绝无欲念。其有情窦早开者,亦在肾气将盛,天癸将至之年。可见肾气未盛,癸水未足,则不生欲念也。迨肾气衰,癸水绝,则欲念自泯矣。解此段经文者,当云女子二七而肾水之本体充足,任脉乃通,太冲之脉始盛,月事因而时下矣。夫前阴二窍,溺之由水窍者无论矣。其由精窍者,皆原于天癸者也。月水虽从冲脉下,谓为天癸之常可也。泄精成孕,是任脉之施受,谓为天癸之能可也。带下乃任脉之失其担任,谓为天癸之病可也。然则称月水为天癸,似亦无不可也。前贤解此,皆重读上二字,而略下一字,惟将“至”字当作“来”字看,遂致议论纷纭耳!

王冰曰∶男以气运,故阳气应日而一举;女以血满,故阴血从月而一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沈氏女科辑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沈氏女科辑要》书籍目录
  1. 经水《沈氏女科辑要》
  2. 经水《内经评文》
  3. 经水《金匮钩玄》
  4. 经水《丹溪手镜》
  5. 经水辨色用药之法《女科经纶》
  6. 经水《周慎斋遗书》
  7. 经水辨色有气虚血热痰多之分《女科经纶》
  8. 经水《古今医案按》
  9. 经水不定《中医词典》
  10. 经水《续名医类案》
  11. 经水不行《中医词典》
  12. 经水《中医词典》
  13. 经水不利(杂病)《金匮悬解》
  14. 经水《玉楸药解》
  15. 经水不利下《中医词典》
  16. 经水《灵枢悬解》
  17. 经水不调第二《竹泉生女科集要》
  18. 经水《中医名词词典》
  19. 经水不调第三《竹泉生女科集要》
  20. 经水《黄帝内经·灵枢》
  21. 经水不调第四《竹泉生女科集要》
  22. 经术《中医词典》
  23. 经水不调有先后多少之分《女科经纶》
  24. 经输所疗《黄帝内经太素》
  25. 经水不调症《女科秘要》
  26. 经事不调《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7. 经水不通《奇效简便良方》
  28. 经事《中医词典》
  29. 经水不止《中医词典》
  30. 经始《中医词典》
  31. 经水不止发肿满《中医词典》

《沈氏女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