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小腹痛瘀血成脓
薛立斋案载∶一产妇小腹作痛,行气破血,不应。脉洪数,此瘀血成脓也。用瓜子仁汤,二剂痛止;更以太乙膏下脓而愈。产后多有此证,虽非痈,用之神效。脉洪数,已有脓;脉但数,微有脓;脉迟紧,但有瘀血,尚未成脓,下血即愈。若腹胀大,转侧作水声,或脓从脐出,或从大便出,宜用蜡矾丸、太乙膏及托里散。凡瘀血宜急治,缓则化为脓,难治。若流注关节,则患骨疽,失治多为坏证。
王孟英按∶《古今医案按》载∶一妇产后恼怒,左少腹结一块,每发时小腹胀痛,从下攻上,膈间、乳上皆痛,饮食入胃即吐,遍治不效。叶香岩用炒黑小茴一钱,桂酒炒当归二钱,自制鹿角霜、菟丝子各一钱五分,生楂肉三钱,川芎八分,水煎,送阿魏丸七分,八剂而愈。次用乌鸡煎丸,原方半料,永不复发。俞东扶云∶消积之方,如桃仁煎,用大黄、虻虫、芒硝;东垣五积丸,俱用川乌、巴霜;《局方》圣散子、三棱煎丸,俱用 砂、干漆。此皆峻厉之剂,用而中病,固有神效;若妄试轻尝,鲜不败事。试阅叶案“积聚门”,并无古方狠药,如《千金》硝石丸,人参、硝、黄并用。丹溪犹以为猛剂,学人但将丹溪治积聚诸案细绎,自有悟处。而黑神丸,生、熟漆并用,尤勿轻试。每见服之误事。因思漆身为癞之言,则飞补之说,其可惑乎!

- 小腹痛瘀血成脓《沈氏女科辑要》
- 小腹痛痧《痧胀玉衡》
- 小腹虚胀闭滞《胎产秘书》
- 小腹痛痧《中医词典》
- 小腹引阴茎作痛《证治准绳·疡医》
- 小腹痛满《中医词典》
- 小腹痈《中医词典》
- 小腹痛候《诸病源候论》
- 小腹痈《外科正宗》
- 小腹痛并儿枕痛论《胎产心法》
- 小腹痈门主论《疡医大全》
- 小腹痛并儿枕论《妇科秘书》
- 小腹胀《医学纲目》
- 小腹痛《女科证治准绳》
- 小腹胀满《普济方·针灸》
- 小腹痛《女科证治准绳》
- 小腹胀满《针灸资生经》
- 小腹痛《盘珠集胎产症治》
- 小腹重坠作痛《胎产秘书》
- 小腹痛《针灸资生经》
- 小膏子《博济方》
- 小腹痛《医学心悟》
- 小骨空《手穴手纹诊治》
- 小腹痛《济阴纲目》
- 小骨空《中医词典》
- 小腹痛《普济方·针灸》
-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生理学》
- 小腹痛《证治准绳·女科》
- 小还丹《苏沈良方》
- 小腹痛《证治准绳·女科》
- 小孩不可食孕妇乳《医门补要》
《沈氏女科辑要》
- 作者:沈又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王序
- 卷上
- 第一节 经水
- 第二节 月事不调
- 第三节 辨色及病
- 第四节 经行声哑及目暗泄泻带下等证
- 第五节 月事不来
- 第六节 淋漓不断
- 第七节 月事异常
- 第八节 血崩
- 第九节 带下
- 第十节 求子
- 第十一节 受胎总论
- 第十二节 辨胎
- 第十三节 妊妇似风
- 第十四节 初娠似劳
- 第十五节 喘
- 第十六节 恶阻
- 第十七节 子烦
- 第十八节 子悬
- 第十九节 妊娠肿胀
- 第二十节 妊娠经来
- 第二十一节 子淋、转胞
- 第二十二节 妊娠滞下及下利
- 第二十三节 妊娠腹痛
- 第二十四节 妊娠腰痛
- 第二十五节 妊娠腹内钟鸣
- 第二十六节 腹内儿哭
- 第二十七节 养胎
- 第二十八节 胎动不安
- 第二十九节 胎死腹中及胞衣不下
- 第三十节 妊娠药忌
- 卷下
- 第一节 临产
- 第二节 胞衣不下
- 第三节 产后喜笑不休
- 第四节 恶露过多不止
- 第五节 恶露不来
- 第六节 九窍出血
- 第七节 黑气鼻衄
- 第八节 眩晕昏冒
- 第九节 发狂谵语
- 第十节 不能语
- 第十一节 声哑
- 第十二节 呃逆
- 第十三节 喘
- 第十四节 发热
- 第十五节 乍寒乍热
- 第十六节 头汗
- 第十七节 泄泻、滞下
- 第十八节 便秘
- 第十九节 头痛
- 第二十节 胃脘痛、腹痛、少腹痛
- 第二十一节 腹中虚痛、胸项结核
- 第二十二节 小腹痛瘀血成脓
- 第二十三节 腰痛
- 第二十四节 遍身疼痛
- 第二十五节 浮肿
- 第二十六节 咳嗽
- 第二十七节 口眼斜
- 第二十八节 腰背反张
- 第二十九节 小便不通
- 第三十节 尿血
- 第三十一节 尿胞被伤小便淋沥
- 第三十二节 产后玉门不闭
- 第三十三节 玉门肿胀痛
- 第三十四节 阴脱、子宫下坠
- 第三十五节 产户下物
- 第三十六节 水道下肉线
- 第三十七节 乳汁不通
- 第三十八节 回乳
- 第三十九节 乳头碎裂
- 第四十节 吹乳
- 第四十一节 乳痈红肿方发
- 第四十二节 乳痈已成
- 第四十三节 乳岩
- 第四十四节 热入血室
- 第四十五节 咽硬
- 第四十六节 脏躁
- 第四十七节 阴寒
- 第四十八节 阴吹
- 第四十九节 阴痒
- 第五十节 女科书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