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泄泻、滞下

《沈氏女科辑要》书籍目录

沈尧封曰∶乙亥初夏,傅木作妇,产时去血过多,随寒战汗出,便泻不止。余用大剂真武,干姜生姜,两剂,战少定,而汗、泻如故。又服两日,寒战复作,余用补中汤人参,加附子两剂。病者云∶我肚里大热,口渴喜饮,然汗出下利,寒战仍不减。正凝神思虑间,其母曰∶彼大孔如洞,不能收闭,谅无活理。余改用黄 五钱炒,北五味四钱捣,白芍三钱炒,归身一钱五分炒,甘草一钱五分炒,茯苓二钱,大枣三个。一剂病减,四剂而愈。

王孟英曰∶观此案则可见气虚不能收摄者,宜甘温以补之,酸涩以收之,不可用辛热走泄以助火而食气也。

尧封又曰∶邹氏妇,产后便泄,余用参附温补药,未效。新城吴敬一诊云∶虚寒而兼下陷,用补中益气加熟地茯苓、桂、附,应手取效。以是知方论内言下虚不可升提,不尽然也。

尧封又曰∶陆姓妇,产后三日发疹,细而成粒,不稀不密。用荆芥蝉蜕鼠粘子等药,一剂,头面俱透。越一日,渐有回意,忽大便溏泄数次,觉神气不宁。问其所苦?曰热,曰渴。语言皆如抖出,脉虚细数,有七至。我师金大文诊之曰∶此阳脱证也,属少阴。用生附子三钱,水洗略浸,切片, 如炒米色,炮姜八分,炒甘草一钱,炒白芍一钱五分,水煎,冲入童便一调羹,青鱼胆汁四小茶匙。(因夜中无猪胆,故以此代。羊胆亦可)服毕即睡,觉来热渴俱除。续用黄 建中汤丹参苏木,二剂而安。

沈尧封曰∶产妇恶露不行,余血渗入大肠,洞泄不禁,或下青黑物,的奇散极验。荆芥大者四五穗,于盏内燃火烧成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少许,研匀,沸汤一两呷调下。此药虽微,能愈大病,慎弗忽视!

《千金》胶蜡汤∶治产后利。黄蜡二棋子大,阿胶二钱,当归二钱半,黄连三钱,黄柏一钱,陈米半升煎汤,煎药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沈氏女科辑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沈氏女科辑要》书籍目录
  1. 泄泻、滞下《沈氏女科辑要》
  2. 泄泻(余见吐泻)《针灸资生经》
  3. 泄泻5个月《名师垂教》
  4. 泄泻《灸法秘传》
  5. 泄泻案《丁甘仁医案》
  6. 泄泻《女科证治准绳》
  7. 泄泻辩《医旨绪余》
  8. 泄泻《女科证治准绳》
  9. 泄泻从湿治有多法《金匮钩玄》
  10. 泄泻《女科证治准绳》
  11. 泄泻方《医学三字经》
  12. 泄泻《药症忌宜》
  13. 泄泻腹痛反复发作10余年《名师垂教》
  14. 泄泻《评注产科心法》
  15. 泄泻及完谷不化并遗屎论《胎产心法》
  16. 泄泻《盘珠集胎产症治》
  17. 泄泻及完谷不化并遗屎论《妇科秘书》
  18. 泄泻《金匮钩玄》
  19. 泄泻兼发灼《医学衷中参西录》
  20. 泄泻《女科折衷纂要》
  21. 泄泻简便方《幼幼集成》
  22. 泄泻《女科折衷纂要》
  23. 泄泻九法论《叶选医衡》
  24. 泄泻《也是山人医案》
  25. 泄泻类《察病指南》
  26. 泄泻《慈幼便览》
  27. 泄泻论《症因脉治》
  28. 泄泻《叶天士医案精华》
  29. 泄泻论《胎产心法》
  30. 泄泻《医学三字经》
  31. 泄泻论《古今医彻》

《沈氏女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