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圣济》五脏诸咳嗽
论云∶《内经》谓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吐血;心咳之状,咳而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痛喉痹;肝咳之状,咳而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 下满;脾咳之状,咳而右胁下痛,隐隐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五脏之咳,久而不已,乃传六腑;六腑之咳,《内经》论之详矣。
杏子汤(《圣济》)
治咳嗽昼减夜增,不得眠,食即吐逆。
杏仁(去皮尖) 半夏 桑白皮 白蒺藜 百合 麻黄(去根节) 柴胡 白石脂 款冬花 枳壳 肉桂(去粗皮) 紫菀 旋复花 川贝母(以上各五分) 糯米(三钱) 生姜(二片) 水煎服。
蛤蚧丸(《圣济》)
治久咳嗽喘急。
蛤蚧(一对,酥炙) 半夏 杏仁(去皮尖 研,各一两) 栝蒌(大者二枚 去子 取肉 蒸 饼) 阿胶(蛤粉炒) 人参(各五钱) 青皮(去白,二钱五分) 干姜(汤泡,二两)
上共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空心米汤送下二十丸。
五灵脂汤(《圣济》)
治肺咳及诸咳。
五灵脂 马兜铃(各一钱) 人参 五味 炙甘草 桑白皮 陈皮 杏仁(去皮尖,各五钱) 生姜(二片)
水煎空心温服。
人参桔梗散(《圣济》)
治心咳嗽,咽喉肿痛。
人参(五分) 桔梗(二钱) 茯苓 牛蒡子(炒,各一钱五分) 炙甘草(七分)
共为末,姜汤空心下(二钱,日三。)
木乳散(《圣济》)
治肝咳嗽,两胁下满。
木乳(即皂荚树根皮,酥炙,三两) 杏仁(去皮尖,研) 贝母(去心,各三两)炙甘草(一两)
共为细末。姜橘汤送下二钱。
半夏陈皮汤(《圣济》)
治脾咳嗽。
半夏 陈皮 杏仁(去皮尖) 赤茯苓 柴胡 麻黄(去根节各一钱) 甘草(五分) 生姜(一片)
水煎,空心温服。
四味散(《圣济》)
治肾咳嗽。
补骨脂(炙) 牵牛子(半生半炒) 杏仁(去皮尖,各一两) 郁李仁(五钱) 共研末。茶送下二钱。
黄 散(《圣济》)
治大肠咳嗽。
上为细末。滚汤下三钱。
鹿角胶汤(《圣济》)
治大肠咳嗽。

- 采《圣济》五脏诸咳嗽《医学从众录》
- 材料和方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采访记实《中医疾病预测》
- 材料和方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采精华法《达摩洗髓易筋经》
- 才旺仁增《中医词典》
- 采松脂法《备急千金要方》
- 擦涌泉穴令腰足轻快法《养生秘旨》
- 采样方法《预防医学》
- 擦药《急救广生集》
- 采样示教《预防医学》
- 擦牙至宝散(锦囊秘方)《冯氏锦囊秘录》
- 采样仪器使用方法《预防医学》
- 擦牙乌须不老神方《回生集》
- 采药《中医词典》
- 擦牙散《奇方类编》
- 采药口诀《女丹合编选注》
- 擦牙散《冯氏锦囊秘录》
- 采药时节《千金翼方》
- 擦牙固齿散《冯氏锦囊秘录》
- 采药时节一首《外台秘要》
- 擦肾治频诩法《养生秘旨》
- 采用工程技术措施,贯彻卫生标准《预防医学》
- 擦目《老年百病防治》
- 采摭诸书《古今医统大全》
- 擦面美颜诀《寿世传真》
- 彩色免疫金银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擦面《中医词典》
- 彩云捧日《中医词典》
- 擦烂红斑《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彩云捧日《目经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