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白浊
浊者,混浊之谓也。方书多责之肾,而余独求之脾。盖以脾主土,土病湿热下注,则为浊病。湿胜于热则为白,热胜于湿则为赤。治之之法,不外导其湿热,湿热去而浊自清矣,苍白二陈汤加黄柏、石菖蒲、萆 主之。久患不愈,宜求之肾。以二妙地黄丸,与萆厘清饮间服。又《内经》云∶中气虚而溺为之变,宜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主之。又有命门火衰,气不摄精,致败精为浊,宜以八味温其命火,加菟丝子、车前子导其败精。总之,浊出精窍,与淋出溺窍者不同。病之稍久,宜固肾不宜利水,此要旨也。(茯菟丸、水陆二仙丹之类皆固肾药。)
苍白二陈汤
苍术(盐水炒) 白术 茯苓 半夏(各二钱) 陈皮 甘草 黄柏(各一钱) 萆 (三钱) 石菖蒲(八分)
水煎,空心服。如赤浊,加连翘一钱五分、丹参二钱、莲子心五分;如脉弦胁痛,为肝火,加龙胆草、栀子各一钱;如口渴、气喘、脉涩,是为肺火,加麦冬三钱、桑白皮、紫菀各二钱五分;如咽痛、脉沉,为肾火,加元参三钱。
次男元犀按∶此方妙在半夏,升清降浊,熟读《本草经》者自知。
二妙地黄丸(《冯氏锦囊》)
熟地(四两) 山萸 苍术(盐水炒) 山药(各二两) 茯苓 丹皮 泽泻 黄柏(秋石水浸,炒,各一两五钱)
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钱。日二服,盐汤下。或加牡蛎二两、益智仁一两、菟丝子一两、车前子七钱。
萆 厘清饮(方见《时方》) 治真元不固,赤白浊。
将军蛋方
治白浊,兼治梦遗。
将鸡子顶尖上敲破一孔,入大黄末在内,纸糊炊熟,空心吃之,四五朝即愈。
治色欲过度,赤浊白浊,小水长而不痛,并治妇人虚寒、淋带崩漏等症。
生龙骨(水飞) 牡蛎(水飞) 生菟丝粉 生韭子粉上四味,各等分,不见火,研细末,干面冷水调浆为丸。每服一钱,或至三钱,晚上陈酒送下,清晨服亦可。
治遗精、白浊有湿热者。
生蚕砂(一两) 生黄柏(一钱)
二味共研末,空心开水下三钱,六七服即愈。
治白浊。
用头生鸡子一个,开一小孔,入生白果肉二枚,饭上蒸熟,每日吃一个,连吃四五次,即愈。
治遗精滑失。
上为末,空心陈酒调服三钱。
小菟丝石莲丸
治女痨疸及遗精、白浊、崩中、带下诸证。
菟丝子(五两,酒浸,研) 石莲肉(二两) 白茯苓(一两,蒸)
上为细末,山药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一百丸。或酒或盐汤空心送下,如脚无力,木瓜汤下。晚食前再服。
龙莲芡实丸(各见《种福堂》)
治精气虚,滑遗不禁。

- 赤白浊《医学从众录》
- 赤白浊《医学实在易》
- 赤白浊《时方妙用》
- 赤白浊《金匮翼》
- 赤白浊精滑梦遗证《明医指掌》
- 赤白浊《医学心悟》
- 赤白浊秘方《华佗神方》
- 赤白浊《丹溪心法》
- 赤白浊遗精《古今名医汇粹》
- 赤白浊《医学摘粹》
- 赤柏茶《茶饮保健》
- 赤白浊《医学摘粹》
- 赤斑《中医词典》
- 赤白浊《卫生易简方》
- 赤斑瘭子《中医词典》
- 赤白浊《明医指掌》
- 赤崩《中医词典》
- 赤白浊《医碥》
- 赤鼻《孙真人海上方》
- 赤白浊《医碥》
- 赤鼻《中医词典》
- 赤白浊《证治准绳·杂病》
- 赤鼻方《仁术便览》
- 赤白浊《证治准绳·类方》
- 赤鼻门主方《疡医大全》
- 赤白浊《杂病广要》
- 赤鼻门主论《疡医大全》
- 赤白浊《医学入门》
- 赤肠《中医词典》
- 赤白浊《中医词典》
- 赤车使者《雷公炮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