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喘方

《医学从众录》书籍目录

越婢加半夏汤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脉浮大者。

小青龙汤

肺胀咳而上气,心下有水气,脉浮者。

桂苓五味甘草汤

青龙汤虽治寒饮咳嗽上气之良方,而下虚之人,不堪发散,动其冲气,急用桂苓伐肾邪,五味敛肺气,以辑其火,甘草调中气,以制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加姜辛汤(方各见《金匮》)

既藉桂苓之方,下其冲气,而反更咳胸满者,是寒邪贮胸,虽用桂而邪不服,嫌其偏于走表而去之。加干姜细辛,取其大辛大热,以驱寒泄满也。

《金匮》法,前症兼冒而呕者,加半夏以驱饮,名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前症兼形肿者,是肺气滞而为肿,加杏仁利之,名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前症又兼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其面,加大黄三钱以利之。(脉气不利,滞于外而形肿,滞于内而胃热,既以杏仁利其胸中之气,复以大黄利其胃中之热。)名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大黄汤

徐忠可曰∶仲景数方,俱不去姜、辛,即面热亦不去姜、辛,何也?盖以姜、辛最能泄满止咳,凡饮邪未去,须以此二味刻刻预防也。

桂枝加浓朴杏仁汤(方见《伤寒》)

喘家主之,太阳病下之,微喘,以此解表。

射干麻黄汤

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者。

皂荚丸

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稠痰粘肺,非此方不能清涤稠痰矣)

葶苈大枣泻肺汤

肺因支饮满而气闷,气闭则呼吸不能自如,此方苦降以泄实邪。

十枣汤

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

喻嘉言曰∶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无外邪而支饮渍入肺中,自令人咳嗽不已。况支饮久蓄膈上,其下焦之气逆冲而上者,尤易上下合邪也。夫以支饮之故,而令外邪可内,下邪可上,不去支饮,其咳嗽终无宁宇矣。

麦冬(方各见《金匮》)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此方主之。

泻白散

肺火喘嗽。

四磨饮

治七情气逆而为咳,并治一切实喘。

苏子降气汤(方各见《时方》)

治痰嗽胀满喘促,上盛下虚。

紫苏汤(《圣济》)

治卒气短

紫苏(四钱) 陈皮(一钱) 红枣(二枚)

水酒煎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从众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从众录》书籍目录
  1. 实喘方《医学从众录》
  2. 实喘《中医词典》
  3. 实弹十二法《针灸神书》
  4. 实喘《中医名词词典》
  5. 实呃《中医词典》
  6. 实肠散《仁术便览》
  7. 实风《中医词典》
  8. 实闭《金匮翼》
  9. 实寒《中医名词词典》
  10. 实按十法《针灸神书》
  11. 实洪实散虚洪虚散四脉辨《读医随笔》
  12. 实按灸《中医词典》
  13. 实火《中医名词词典》
  14. 实(阳)《濒湖脉学》
  15. 实火《中医词典》
  16. 《本草图经》
  17. 实火《明医指掌》
  18. 《三指禅》
  19. 实火《校注医醇剩义》
  20. 《名医别录》
  21. 实火喉蛾秘方《华佗神方》
  22. 《痰火点雪》
  23. 实火泻之《痰火点雪》
  24. 《明医指掌》
  25. 实火眩晕《中医词典》
  26. 《明医指掌》
  27. 实积《证治准绳·幼科》
  28. 《冯氏锦囊秘录》
  29. 实挛《中医词典》
  30. 《脉确》
  31. 实论《儿科醒》

《医学从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