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厥、癫、狂、痫、瘫痪

《医学从众录》书籍目录

厥者,从下逆上之病也。(《伤寒论》厥以手足厥冷而言。阳厥用四逆散,阴厥用四逆汤。此主《内经》暴厥者不知与人言,及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旨与《伤寒》不同。)痉者,强直反张之象也。痫者,猝然昏仆,筋脉螈 ,口角流涎,或作牛马猪羊鸡之声,后人分为五痫是也。(病有间断故名为痫。)癫者,或歌或哭,如醉如痴,其候多静而常昏。狂者,语言狂妄,少卧不饥,其候多躁而常醒。瘫痪者,病在筋骨,左瘫右痪,将成废人。六症医书分治,其实一厥阴尽之。治得其要,只取数方,捷如影响。盖厥阴属风木,与少阳相火同居,厥阴之气一逆,则诸气皆逆。气逆则火发,火发则风生。风生则必挟木势而害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其归并于心也。心气大虚,而不能御之,或从阳化而为狂,或从阴化而为癫。心气尚未全虚,受其所凌则昏倒,正气一复而遂瘥。其症有作有止,则为痫。其逆行于内也。或乘肾气之虚,则为喑而为肾厥。或因烦劳以扰其阳,阳亢阴亏而为煎厥;或怒火载血上行,气血乱于胸中,相薄而厥逆,则为薄厥。或因怫郁不解,阳气不能四达,手足与身俱冷,(中风身温,中气身冷。)则为气厥。或阳腾络沸,则为血厥。或因秽浊蒙神,乱其阴阳之气,则为尸厥。或于饱食之后,适有感触,胃气不行,阳并于上,则为食厥。时见吐蛔,则为蛔厥。湿痰上逆,则为痰厥。以及阳衰而阴凑之,令人五指至膝上皆寒,则为阴厥。阴衰而阳凑之,令人足下热,热甚则循三阴上逆,则为热厥。其发见于外也,风火迅发,病起于骤然,手足抽掣,角弓反张。或从实化,为无汗之刚痉。或从虚化,为有汗之柔痉。《内经》云∶诸暴强直,支痛软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医者可于此而验风邪之体假焉。土为木克,则聚液而成痰,痰挟风而流注,则左瘫而又右痪。《左传》云∶风淫末疾。医者可于此而知风邪之流极焉。凡此六者,症各不同,其源则一。余只以乌梅丸益厥阴之体,以宣厥阴之用。又以风引汤治厥阴风火,痰涎幻变错杂之病。举凡治刚痉,用葛根汤,柔痉用桂枝栝蒌根汤。痉之表症急者,用小续命汤以攻表,痉之里症急者,用承气汤以攻里之类而不效。治寒厥用六物附子汤,热厥用六味汤,薄厥用蒲黄汤,煎厥用玉女煎龙荟丸,气厥用八味顺气汤,血厥用白薇汤,尸厥用苏合香丸,食厥用加味平胃散,蛔厥用扫虫煎,肾厥用地黄饮子,痰厥用瓜蒂散之类而不效。治狂用白虎汤生铁落饮凉膈散滚痰丸。治癫用定志丸天王补心丹导痰汤独参汤竹沥姜汁之类而不效。治痫用龙荟丸丹矾丸五痫丸及紫河车丸之类而不效。治瘫痪用二妙散及舒筋保肝散之类而不效者。种种方药,无不对症,对症而犹不效,其故何也?盖缘未尝求于厥阴一经,而信服乌梅丸风引汤二方神妙也。二方本于仲景,而喻嘉言独得其旨,但引而不发,浅学人扪索不来,至叶天士则引伸触类,妙义无穷。若风火犯于上者,(此风火二字即上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之义,勿误解为外来风火。)不免凌金烁液,用麦门冬汤琼玉膏,为补金柔制法。若风火犯于中而为呕为胀者,用六君子汤去术加木瓜、姜、芍之类,及附子粳米汤人参,为补脾凝肝法。若风火震动心脾,而为悸为消者,用甘麦大枣汤合龙、牡之属,为缓其急、镇其逆法。若少阳相火,挟厥阴风木之威,而乘巅摇络者,用羚羊钩藤元参连翘之剂,为熄风清络法。若肝胆厥阴化风旋逆者,用龙胆芦荟木通青黛之类,为苦降直折法。若本脏自痛,而体用失和者,以椒、梅、桂、芍之类,为寒暄各得法。若因母脏之虚,而扰及子脏之位者,用三才配合龟甲、磁朱,及复脉汤去姜、桂,入鸡子黄之属,为安摄其子母法。至于痿厥之治,(厥阴病风旋阳冒神迷则为厥;阳明病络空四末不用则为痿。)尤觉神奇,取血肉介类,改汤为膏,谓其力浓重实,填隙止厥最速。凡此之类,虽不明用乌梅丸、风引汤成方,而细味其旨,无一不从此二方神悟出来。甲寅岁,余在吴航书院掌教,尝与学徒讲论,以“读于无字处,文到有神时”,二句为举业妙谛,而学医者,亦必到此境地,方许出而论证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从众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从众录》书籍目录
  1. 痉、厥、癫、狂、痫、瘫痪《医学从众录》
  2. 痉(与缵结二论痉例参看)《张氏医通》
  3. 痉必拘挛《幼科释谜》
  4. 痉(太阳所至)《吴鞠通医案》
  5. 痉病《中医名词词典》
  6. 痉(合参)《伤寒指掌》
  7. 痉病《古今名医汇粹》
  8. 《伤寒括要》
  9. 痉病《伤寒大白》
  10. 《保幼新编》
  11. 痉病《推拿抉微》
  12. 《医学心悟》
  13. 痉病《中医内科学》
  14. 《古今医案按》
  15. 痉病 五章《伤寒悬解》
  16. 《古今医案按》
  17. 痉病八《金匮悬解》
  18. 《顾松园医镜》
  19. 痉病二《伤寒悬解》
  20. 《医碥》
  21. 痉病二《金匮悬解》
  22. 《医碥》
  23. 痉病根原《四圣心源》
  24. 《证治准绳·杂病》
  25. 痉病九《金匮悬解》
  26. 《证治准绳·类方》
  27. 痉病六《金匮悬解》
  28. 《杂病广要》
  29. 痉病论《医门法律》
  30. 《医述》
  31. 痉病七《金匮悬解》

《医学从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