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鉴

《冷庐医话》书籍目录

临海洪虞邻《南沙文集》曰∶余家有经纪人,劳苦呕血数升,延医视之,用川连、人参、大是速之死也。亟命勿药,老米粥、浓滋味,令寝食数日,不一旬而强健如故。盖劳苦之人,未尝享有饮食之美,数晨夕之安,得此胜于良药多矣,其愈也固宜。又有舆夫素无疾,忽腰痛肚饱不食,医进以大补药,其夜腰痛益甚,腹大气喘且死。翌日医复视之曰∶此中鬼箭也,药物无所施,亟宜禳遣。余叹曰∶奈何嫁罪于鬼哉!是中寒伤食者,饮以祛寒化食两大剂,第三日其人抬轿如故。书之以告世之误信庸医者。余谓误信庸医,由于不谙方书,不能不求援于医耳。所可恨者,为医而不深究医理,强作解人,以致误事而不自知也。

吴郡某医,得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奉为秘本。见其屡用麻黄汤,适治一女子热病无汗,谓是足太阳表证,投以麻黄服之,汗出不止而殒。盖南人少真伤寒,凡热病无汗,以紫苏葱白豆豉薄荷等治之足矣,岂可泥古法乎?

朱子暮年香港脚发作,俞梦达荐医士张修之诊视云∶须略攻治,去其壅滞,方得气脉流通。先生初难之,张执甚力,遂用其药。初制黄 、粟壳等,服之小效,遂用巴豆三棱莪术等药,觉气快足轻,向时遇食多不下膈之病皆去,继而大腑又秘结,再服温白丸数粒,脏腑通而泄泻不止矣,黄芽、岁丹作大剂投之,皆不效,遂至大故。蔡九峰《梦葬记》详载之。观此知高年人治病,慎不可用攻药也。

祥符县医生胡某,操技精良,当道皆慕名延致。都督某之女,与人私,偶感寒疾,招胡。故谓此孕脉也。某曰∶先生之言信乎?故曰∶非识之真,不敢妄言也。某乃呼女出,以刀剖其腹,视之信然。故大骇晕仆,良久始苏,归病数月即卒。胡之艺工矣!惜乎其不知顾忌也。(先祖秋畦公宰密县时谂知此事,先生祖母顾太孺人恒为以HT 言之。)

近世医者,能读《内经》鲜矣,更有妄引经语,致成笑端者。如治不得寐,引“半夏秫米汤,足生大疔”,以为确征。不知足者,能也,非专指足而言。又有治瘅疟证,以“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为《已任编》之言,盖未读《内经》、《金匮》,第见《已任编》有是语耳。疏陋若此,乃皆出于悬壶而知名者也。

医贵专门。歙吴章侯太守端甫攒花《易简良方》中“劝行医说,言之甚为切至,特录之。古法行医,各有专科。近见悬壶之辈,往往明日出道,今日从师,牌书内、外两师传授,甚至兼治痧痘咽喉。探其根底,一无擅长,不过取门数之多,以博钱财。抑知赋质有限,何能兼善?病者不知,恒被贻误。曾见有人患风痧,医视为漆咬而误用清药。又有患火焰疔者,医视为热疮而误用发散诸品,几致不治。此皆不专门故也,可不慎哉?

苏州曹某,状修伟多髯,医名著一时,而声价自高,贫家延请每不至。巨室某翁有女,闺中,因病遣仆延曹,仆素憎曹, 以女已出嫁,今孕数月矣。吴俗大家妇女避客,医至则于床帏中出手使诊,曹按女脉,漫云是孕,翁大骇异。次日,延医至,使其子伪为女诊之,复云是孕。其子褰帏启 视之曰∶“我男也而有孕乎?诬我犹可,诬我妹不可恕也!”叱仆殴之,并饮之以粪,跪泣求免,乃剃其髯,以粉笔涂其面,纵之去。归家谢客,半载不出,声望顿衰。太湖滨疡医谢某,技精药良,而居心贪谲,往往乘人之急以为利。邻村某农母患疽求治,以其贫拒之,疽溃遂死。某愤甚。谢有拳勇,数十人不能近。某持刀伏稻间,伺其出,突起刺其腰,谢以所制药敷治将痊,怒某之刺已也,亟诉之县,循例抬验,县官揭其衣,用力重,衣开皮裂,冒风复溃而卒。某按律抵罪,后遇赦得生。此二人医术皆良,乃一则以傲败名,一则以贪伤身,皆可为戒,故并志之。

徐灵胎《慎疾刍言》曰∶少时见前辈老医,必审贫富而后用药。尤见居心长浓,况是时参价称名医,恒喜用新奇之药,以炫其博,价值之昂不计也。甚至为药肆所饵,凡诊富人疾,必入贵重之品,俾药肆获利,此尤可鄙。

《扬州府志·辨高邮州志》称袁体庵班按脉极捷,以为医之切脉,以审慎为工,捷于按市医苟且之为,班断不如是云云。吁!今之医者,鲜不以捷为工,即延医者,亦皆以捷为能,盍深味此言?

南方有割螳螂子之术,小儿蒙其害。(徐灵胎《兰台轨范》详辨之,谓即妒乳法,用青钱,元明粉三钱,硼砂一钱,薄荷五分,冰片一分,同研细擦口内两颐,一日四五次。)北方有割 之术,妇人蒙其害,兼及小儿。(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辨之谓∶ 字,考之字书并无是字,焉有是病?)此皆庸俗伪造其名,而劣妇秘传其技,借以欺世图利者,明识之人,慎勿为其所惑。

吾人不能遍拯斯民疾苦,宜广传良方,庶几稍尽利剂之心。每见得一秘方,深自隐匿,甚至借以图利,挟索重赀,殊甚鄙恶。唐白华秘发背方,遂遭虎厄。歙蒋紫垣秘解砒毒方,竟获冥谴。可以为鉴。

乌程钮羹梅福浓,由中书历官郎中,在都门十余年,声望翕然。咸丰八年三月,偶患风温,恶寒自足而起,渐及四肢,身热脉浮,舌苔白。医谓是风寒,用柴胡葛根防风苍耳子等药,遂至神昏躁厥,苔黄便结,更医用石膏大黄等药,病益危笃。(医皆都门有名者,而悖谬乃若此。)更医又用理阴煎复脉汤等,卒不能救而殁,年仅五十有六。羹梅为余舅氏,周愚堂先生之婿,好学敦品,气度雍容,咸谓可享上寿而跻显秩,乃为庸医所戕,亦可惜矣!余见风温、湿温等证,凡用风药升提,伏热陷入心胞,无不神昏厥逆而毙,当此即用清营汤至宝丹紫雪丹等、湔涤中宫,犹可挽回于万一。使认为阳明经腑症,一误再误,则生路绝矣。

作事宜从容详慎,为医尤慎。不特审病当然,即立方亦不可欲速贻误。杭州某医治热病,用犀角七分,误书七钱,服药后胸痛气促而殒。病家将控之官,重贿乃已。某医治暑症用六一散又用滑石,服之不效,大为病家所诟。此皆由疏忽致咎也。

疽之法,不可轻用刀,破脓针疾之法,必先精究穴道,一或不慎,适以伤人。过事有可以为鉴者。杭城有善者,设局延医以拯贫人,外科李某与焉。农夫某脚生痈,李开刀伤其大筋,遂成废人,农夫家众殴李几毙。吾里有走方医人治某哮病,以针贯胸,伤其心;立时殒命,医即日遁去。

乌程周岷帆学士学源,才藻华美,咸丰九年,大考一等第二,由编修擢侍讲学士,旋丁外艰,回籍十一年,避乱苕南,臀生瘤有年矣。因坐卧不便,就菱湖疡医费某治之。费谓可用药攻去,予以三品一条枪,大痛数日,患处溃烂翻花,复投以五虎散,药用蜈蚣、蜣榔、全蝎等味,服后体疲神愦遽卒,年仅四旬。往岁余馆湖城,及寓京邸,恒与岷帆谈艺论时,昕夕忘倦,今闻其逝也,深恨庸医之毒烈,无异寇盗,特书于此,以志恫焉。(是年余避难柳丝,有邻女陈桂姐手生痈毒,亦为费某开刀伤筋,痛甚不能收口,就余医治得痊。大抵近世疡医,皆从《外科正宗》治法,专用霸功,误人甚多,学人当以为戒。)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冷庐医话》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冷庐医话》书籍目录
  1. 医鉴《冷庐医话》
  2. 医鉴《轩岐救正论》
  3. 医经《中医名词词典》
  4. 医家运到道行《友渔斋医话》
  5. 医经《中医词典》
  6. 医家源流《丹溪手镜》
  7. 医经(八)《中国医籍考》
  8. 医家小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9. 医经(二)《中国医籍考》
  10. 医家小传《余无言医案》
  11. 医经(六)《中国医籍考》
  12. 医家相轻与相亲《趣味中医》
  13. 医经(七)《中国医籍考》
  14. 医家五失《友渔斋医话》
  15. 医经(三)《中国医籍考》
  16. 医家五戒《外科选要》
  17. 医经(四)《中国医籍考》
  18. 医家十要《外科选要》
  19. 医经(五)《中国医籍考》
  20. 医家论《医学源流论》
  21. 医经(一)《中国医籍考》
  22. 医家嫉妒害人论《时病论》
  23. 医经补正《医医小草》
  24. 医家功德《友渔斋医话》
  25. 医经录要《金针秘传》
  26. 医家当识痧筋《痧胀玉衡》
  27. 医竘《中医词典》
  28. 医家不弗钱功德《疡医大全》
  29. 医劳历例《慎柔五书》
  30. 医家备用《医学集成》
  31. 医理真传卷二《医理真传》

《冷庐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