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补正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浮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
脉浮紧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杏甘石汤。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里证者,越婢汤主之。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伤寒身黄发热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栀子柏皮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伤寒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
服药已微除,其人发汗,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小便清者,知不在里,当须发汗,宜桂枝汤。苦头痛者必衄。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故也。病患不恶寒而但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其不可下者,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者宜五苓散,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所以成痞者,误下故也。

- 医经补正《医医小草》
- 医经(一)《中国医籍考》
- 医经录要《金针秘传》
- 医经(五)《中国医籍考》
- 医竘《中医词典》
- 医经(四)《中国医籍考》
- 医劳历例《慎柔五书》
- 医经(三)《中国医籍考》
- 医理真传卷二《医理真传》
- 医经(七)《中国医籍考》
- 医疗保险制度《中国医学通史》
- 医经(六)《中国医籍考》
- 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医经(二)《中国医籍考》
- 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释义
- 医经(八)《中国医籍考》
- 医疗急救现代化《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医经《中医词典》
- 医疗器械《预防医学》
- 医经《中医名词词典》
- 医疗卫生现状《中国医学通史》
- 医鉴《冷庐医话》
-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医院药学》
- 医鉴《轩岐救正论》
-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医院药学》
- 医家运到道行《友渔斋医话》
- 医林《中医名词词典》
- 医家源流《丹溪手镜》
- 医林《中医词典》
- 医家小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医林改错脏腑记叙《医林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