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疟治验
张习可日间受微雨及风冷,疟发于暮,热甚,于夜遂成三疟,乞诊于师,用升阳济阴法,疟渐愈。奈不知调摄,元气未复,嗜欲不谨,九月中旬,疟忽增剧,六脉虚数。乃阴虚已极,而暑邪深入,最难疗治。师问难于余,爰思受病之原,当先扶正升阳。用生地、川芎、归身、白芍、炙草、干姜、葛根、升麻、柴胡、煨姜、南枣浓煎,于疟未作前,三时服一盂,四帖。后加首乌、人参各三钱,连服三帖,疟竟不作,代订丸方,以善其后。
治不沾沾于补虚,不斤斤于泄邪,而方药病情丝丝入扣,古谓成如容易却艰辛,非学识兼全者,曷能辨此。
丸方
制首乌(四两) 大生地(三两) 人参 于术 归身 龟板 猪苓 炒芩 川芎 查炭(各二两) 柴胡(一两六钱) 淮牛膝(一两五钱) 干姜 山甲(各一两) 甘草(炙,五钱) 活龟(一个)
入砂仁末二两,煮取龟肉,同药捣匀,烘干,其甲、骨亦研细末,加入鲜荷叶汤泛丸,如麻子大,每晨服三钱,沸汤下。服完一料,精神倍于平日。

- 三疟治验《肯堂医论》
- 三疟神方(锦囊秘方)《冯氏锦囊秘录》
- 三盘落地《中医词典》
- 三疟《症因脉治》
- 三品《中医词典》
- 三疟《黄帝内经太素》
- 三品(上品、中品、下品)《中医名词词典》
- 三拗汤《是斋百一选方》
- 三品锭子《外科理例》
- 三拗汤《仁术便览》
- 三七《本草纲目》
- 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三七《药笼小品》
- 三难《难经悬解》
- 三七《玉楸药解》
- 三难《难经》
- 三七《中药炮制》
- 三柰(和)《本草分经》
- 三七《本草备要》
- 三木门主论《疡医大全》
- 三七《冯氏锦囊秘录》
- 三木门主方《疡医大全》
- 三七《顾松园医镜》
- 三命口诀《女丹合编选注》
- 三七《本草求真》
- 三妙丹《是斋百一选方》
- 三七《本经逢原》
- 三门(又名少骨)《手穴手纹诊治》
- 三七《本草从新》
- 三门《中医词典》
- 三七《得配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