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发喘第四

《幼幼新书》书籍目录

《活人书》论伤寒小儿、大人治法∶一般但小分剂,药性差凉耳。问∶喘者,何也?伤寒喘只有太阳、阳明二证。太阳病,头疼发热,身疼恶风,无汗而喘者,宜汗,属麻黄汤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也。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浓朴杏子汤也。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阳明病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有潮热者,宜下属承气汤。(然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发汗则愈,宜麻黄汤。)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又有发汗后饮水多,咳而微喘者,以水停心下,肾气乘心,故喘也。小青龙去麻黄杏仁也。小腹满者去麻黄茯苓也。(又问麻黄主喘,何故去之,失治,心下有水而喘,不当汗也。小便不利,小腹满,故去麻黄加茯苓也。)

《小儿形证论》四十八候治热传伤寒歌∶

身热皆因积热生,至令潮热变伤寒。先除积热方成路,便作伤寒事转难。夹食夹惊须下积,办佗虚实与重看。喘虚草下热当下,更与调荣患乃安。

此疾先潮热,后作伤寒,加喘气急,失调理,成惊难治也。先用南星丸(方见伤寒变疹门中)。或白丁香膏(方未见),少使退潮热。如下尽热方调气,或虚惊,却与 丸一、二服(方见一切痫门中)。须用意调理而安。

《圣惠》治小儿伤寒,心胸烦闷,喘促。人参散

人参(去芦头) 麻黄(去根节) 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 贝母(煨微黄)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活人书》仲景麻黄汤

麻黄(一两半,去节) 桂枝(一两) 甘草(半两,炙) 杏仁(三十五个,去皮尖)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覆取微汗,不须 粥。加减法∶伤寒热病药性须凉,不可太温。夏至后,麻黄汤须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黄芩一分。盖麻黄汤性热,夏月服之,有发黄斑出之失,唯冬及春与病患;素虚寒者,乃用正方,不再加减。

《活人书》仲景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四两) 黄芩 黄连(各一两半) 甘草(炙,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二、三服。

《活人书》仲景桂枝加浓朴杏子汤

桂枝(去皮) 芍药(各一两) 甘草(六分三字) 杏仁(去皮尖,十七个) 浓朴(去皮,姜汁炙,六分三字)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个,煎至八分,去滓温服,覆取微汗。

《活人书》仲景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二两) 杏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石膏(四两,碎,绵裹) 甘草(一两,炙)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活人书》仲景大承气汤

大黄(二两,锦纹者去皮生用,酒洗过) 枳实(二枚半,炒,去瓤) 芒硝(一合半) 浓朴(四两,去皮,姜汁炙)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以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然后入芒硝,更再煎一、二沸,放温服,以利为度。未利,再作与服。

《活人书》仲景小青龙汤 方见伤寒咳嗽门中。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幼幼新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幼幼新书》书籍目录
  1. 伤寒发喘《幼幼新书》
  2. 伤寒发喘《冯氏锦囊秘录》
  3. 伤寒发汗不解候《诸病源候论》
  4. 伤寒发斑秘方《华佗神方》
  5. 伤寒发黄《圣济总录》
  6. 伤寒发斑《幼幼新书》
  7. 伤寒发黄《中医词典》
  8. 伤寒发斑《冯氏锦囊秘录》
  9. 伤寒发黄《备急千金要方》
  10. 伤寒发斑《圣济总录》
  11. 伤寒发黄《冯氏锦囊秘录》
  12. 伤寒二日候《诸病源候论》
  13. 伤寒发黄《幼幼新书》
  14. 伤寒二便不通《冯氏锦囊秘录》
  15. 伤寒发黄《轩岐救正论》
  16. 伤寒耳聋证《伤寒九十论》
  17. 伤寒发黄《奇效简便良方》
  18. 伤寒耳聋《中医词典》
  19. 伤寒发黄秘方《华佗神方》
  20. 伤寒呃逆秘方《华佗神方》
  21. 伤寒发惊《中医词典》
  22. 伤寒呃逆《冯氏锦囊秘录》
  23. 伤寒发厥有阴阳《阴证略例》
  24. 伤寒毒流肿候《诸病源候论》
  25. 伤寒发渴《冯氏锦囊秘录》
  26. 伤寒毒攻眼候《诸病源候论》
  27. 伤寒发渴《幼幼新书》
  28. 伤寒毒攻手足候《诸病源候论》
  29. 伤寒发狂《圣济总录》
  30. 伤寒毒攻手足《圣济总录》
  31. 伤寒发狂《冯氏锦囊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