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五脏受惊积冷热形证图

《幼幼新书》书籍目录

图1(图)

肝脏受惊候∶起发际,其色浅白,若至丞相,即变惊风,浑身发热,夜间多啼,宜下惊风药。若退即可调治,若其色不退,下至东岳即有死候。耳前穴黑,金克于木。若是外候,鼻干燥,眼睛吊上。肝主筋,筋缩则睛无光,即是肾绝。瞳子不转即是肝绝,爪甲黑也。

肝脏受积候∶起食仓,其色微黄,下侵衬眉即是受积。黑睛黄赤,早晚发热则多爱睡,乃有死候,啼哭无泪是也。

肝脏受冷候∶面青淡白,眼中泪出,齿龈淡白,口中清水,大便酸气,日中多睡,夜间煎迫者是也。

肝脏受热候∶起正眉薄薄赤气,即冲丞相。心裹于肝,两眼亦赤,多有眼脂,小者吐奶,大者吐食。有痰生风,早晚发热,多啼少睡。

图2(图)

心脏受惊候∶起印堂,其色微黑,下至眉心,赤则生风,若至鼻柱,即有死候。皮无血色,更生黑 ,水克于火,恶即雨日,亥子难过。兼有外候,即多焦渴,吃乳不收,舌退场门外是也。

心脏受积候∶起额角,太阳穴虚,两眼白赤小便如泔,面合地卧,大极即吐热气,此恶候也。

心脏受冷候∶起太阳,黑筋脉子来侵印堂,面色淡赤,目即无光,要转奶食,口吐清水,日多烦渴也。

心脏受热候∶起面颊,更加赤色,多惊少睡,发干频渴,鼻下赤烂,口气冲人,牙床恶臭,睡卧开口,多有烦躁,外候则吐虫也。

图3(图)

脾脏受惊候∶起发际,其色微青,即传于肝。

若至眉心,其色渐赤,即传于心;若至鼻柱,其色必白。若分两耳,黑气连之即生惊风。如此不退,一周时必死。其候主唇不盖齿,口无津液,此是脾绝。四肢垂冷,胃主四肢,即是脾绝,不中理也,五日后寅卯时死。其外候则泻黑血也。

脾脏受积候∶口唇黄色,两眼沉肿,早晚面浮,太阳穴调。外候头疼,腹胀,大便饮食不消化,频频夜起,伤冷则泻白粪。若脏热则赤;若冷热不调则赤白痢

脾脏受冷候∶起眉心中岳,其色淡白来侵鼻柱,又及元珠即是。外候粪白,食不消化,泄泻无时,下应唇白,乃呕逆,面色黄赤也。

脾脏受热,起太阳穴,白薄皮起如竹托,口唇干燥,兼有口气。外候若起,大便亦赤,夜间烦躁颠叫是也。

图4(图)

肺脏受惊候∶起发鬓,其色微赤,传于司空则生惊风。外候气喘无力,多啼叫。若至印堂即主死候,作邪声,喉中响,哭无泪,鼻干黑燥者是也。肺脏受积候∶起发际,其色微赤,下至眉心,腹胀恶心。若至鼻梁,更到准头,即是死候。若气喘急不回者,只三日午未时难过。

肺脏受伤寒候∶起人中,下至承浆,亦到下颐,其色若春即青,夏即赤,秋即白,冬即黑。外候鼻涕流,两眼赤昏,面颊赤,喘气喉响。其恶候则面黑,咬人,鼻黑,身热,气喘不定是也。

肺脏受热候∶起面颊,其色青白,到冲承浆。

若是外候,鼻中出血,夜间多啼,人即烦渴甚,此为疳也。

图5(图)

惊人肾脏候,起耳前穴,其色微黄,下侵潮口。若起外候,梦里切牙,乃侵下阁则生恶候。面黑恶叫,汗出如胶HT ,其耳前穴黑也。积入肾脏候∶起两眼深沉,其色微黑,眼睛微赤。外候 耳兼耳聋,头上囟门生疮,较后再发是也。冷入肾脏候∶起额上,色紫而微青,下侵中岳,满面青白,多 顽涎,( ,吐也。乎典切。)亦多睡少精光也。热入肾脏候∶起食仓,其色微赤,下到准头而还,日久两眼延烂。外候耳重,多有眼脂,小便赤色是也。

茅先生辩小儿五脏各受色∶小儿心脏色∶左颧应赤色丹系,心属南方火下离。心乱心中有余热。或言风拥莫忧疑。

小儿肺脏色∶右颧白应在秋庚,肺属西方金位行。若见颧中如马尾,此名气盛气相腾。

小儿肝脏色∶两眼青时旺甲春,在肝属木象东君。忽青胞目如蓝靛,即是惊痫风欲 。

小儿脾脏色∶脾胃四季属中央,戊乙相乘土色黄。外绕四唇如橘水,须因积滞热相当。

小儿肾脏色∶北方壬癸肾黑色,浓水随归两耳流。若在耳边垂黑发,肾家有病是因由。

茅先生辩小儿四季受色吉凶∶

春青夏赤秋白平,冬黑四季亦同名。(此为四季以上色,平也。)春黄夏白秋青色,冬赤四季黑为宁。

春赤夏黄秋色黑,冬青四季白灾轻(子)。春黑夏青秋色黄,冬白四季赤同评(母)。春白夏黑秋色赤,冬黄四季青不羸。(此为贼邪。)

茅先生辩小儿面部五色∶

小儿面带赤色心病。或惊,或壮热,或伤。小儿面带黄色脾病。或肚膨,或肚痛,或不进食,或脾寒,或呕逆。小儿面带白色肺病。或咳嗽,或气喘。小儿面带黑色肾病。夜有虚汗,或夜有虚热,小便先带红色后带白色。小儿面带青色肝病。身上须发大疮。

茅先生小儿杂病色∶

白在右颧肺气盛,左颧微白邪干心。绕唇白色气不顺,左右人中脾积深。胃气不和黄色淡,睛胞青色只因惊。心多惊悸言颧左,右肺青风喘嗽声。满面黑时肾家冷,常抛黑粪不曾停。

茅先生小儿五脏受赤色∶

左颧右颧心肺热,两眼连箱肝候同。唯有四唇耳前后,肾脾受热本同宗。

茅先生小儿面部杂色∶

面黄金色有积余,西方青色号惊呼。面红身热伤寒候,耳冷疮疡是一徒。(此言疹痘,赤言浑身热,面青色,耳尖冷,手足冷即是也。)客忤黑青翻白沫,眼睛黄色积难除。非时面黑多惊叫,啼哭声频气不苏。面黄脸赤惊疳积,分明解得病当除。面青面黄鼻亦痒,目暗风疳是本源。面黑面青及红热,啼呼中水患由偏。

钱乙面上证(与茅先生五部位不同)

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

赤者热也,随证治之。

钱乙目内证∶

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方见实热门中。)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方见虚热门中。)青者肝热,泻青丸主之。

(方见惊热门中。)淡浅者,补之。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方见胃热门中。)无精光者肾虚,地黄丸主之。(方见虚寒门中。)

《婴童宝鉴》》论形色∶

凡小儿自期岁以前,犹有变蒸,未及诊脉,唯以形候而知其病矣。看形候之际,医工可安神定思,勿令情意惑乱。其孩子又忌方睡起,哭声始断,如此则色候不正矣。凡形候在辰后巳前者,为夏未酷热,冬乃微和,即外色不盈于面耳,可以向明观也。

《婴童宝鉴》观五脏各部色(与茅先生部位同,与钱乙不同∶)

心属火,其色赤。(南方之应。)王在夏,外应于面之左颧,故左颧上赤色如丹丝之乱理者,心有余热,亦言有风热。肺属金,其色白。(西方之应。)王在秋,外应于面之右颧,故右颧上白色如马尾者,为肺之盛气。肝属木,其色青。(东方之应。)王在春,外应两目,故目内青色如绽者,谓肝有风,或云惊痫欲发。脾属土,其色黄。(中央之应。)

王在四季,外应于合,故口四畔黄色如橘者,脾之有积热。肾属水,其色黑。(北方之应。)王在冬,应于两耳前,流转不定,水性也,故耳前黑色如鸟丝垂于水中者,肾之有疾也。

凡色赤在左颧者,心热。在右颧者,肺热。在两目者,肝热。(其色在于两目,眼周遭也。)在口四畔者,脾热。在两耳前后者,肾热。凡白色在右颧者,肺气盛。左颧者,微邪干心;口四畔者,气不顺。凡黄色在口及人中,并左右两边黄者,脾有疾。黄色微者,胃气不和。凡青色在两眼,(目中白人也。又在目坑者,亦同也。)是惊欲发。在左颧上,心多惊悸。右颧上者,风入肺为咳嗽而喘。凡黑色满面者,肾冷,必下黑粪。此者辨五脏病色,更识春夏秋冬四季,断其病状,须在审详,勿令误矣。

面黄白色,有积。面青白色,有惊。面色赤,身热者,伤寒。面色赤,耳尖冷,身热者,疹痘。面色青黑,或时吐白沫者,客忤。非时面上红赤变易不定者,惊。眼睛黄者,有积。面黄,两颧小赤者,惊疳。面青黄,鼻痒,目昏者,风疳。面青黑,色夭纠,啼呼者,中寒之患。初生,面目上、鼻口左右悉黄为血 。人中鼻下青,乳不消。痢下青者,衣薄中寒。诸阳皆会于面,阳衰本有风邪,夹冷者面青。鼻下两边赤者,名赤鼻。

面青白,躯身哭者,胎中受邪。面青者,肝痫。面赤者,心痫。面白者,肺痫。面黄者,脾痫。面黑者,肾痫。

心风∶唇赤,汗流,面赤。肝风∶两目连额并唇青面黄。脾风∶腹满,通身黄。肾风∶胁有HT KT ,面黑。肺风∶胸满,鼻下目下色白。

面赤或壮热,四肢烦,手足心热,为心腹热痛。面色或青或白,甚者至面黑,唇、口、爪皆青,是心腹冷发痛。鼻上赤色是风疳。

小儿伤寒,鼻燥喘息,鼻气有声者,必衄候。

凡色者,应其春青,夏红,秋白,冬黑,在四季而黄,此五色为平也。

凡春得黄色,夏得白色,秋得青色,冬得赤色为微邪。虽有病,不治而自愈,亦为欲瘥之候。

凡春得白色,夏黑,秋赤,冬黄,四季青,此五色为恶色,见之虽不患亦大凶。

《婴童宝鉴》面部异色∶

青色如横针眼下,死。鼻上色青,腹中痛,死。面青目黑是肝气所伤,荣卫不通,难瘥。青色连目入耳,死。赤色入口三日死,赤色入眉上,入目,死。黑色从眉绕目者七日死。黑色入口二日死。黑色绕口者死。鼻上黑色患水肿,人中黑色者死。鼻色白为吐血死,亦破伤出血后死。白色绕眉,患肺疾。黄色,鼻上脐中寒极。

《婴童宝鉴》年上色(谓鼻准上,中为年上,上为寿上∶)

鼻准头上微微高处名曰年上。(看年凶吉。)更上一位,亦有微起处名曰寿上。(看夭寿也。)上得青色,白色,黑色,赤色,并不可治。雌黄色如金者平。

又曰∶春色白,秋凶。夏色白,冬凶。

《婴童宝鉴》四墓色(从两眉间直上至发际,左为父墓,上为母墓,口吻直下为男女墓∶)

四墓上有四季正色者平。

春得青平,白在四墓七日死。夏得赤平,黑在四墓四日死。秋得白平,赤在四墓四日死。冬得黑平,黄在四墓者死。

四季黄平。青在四墓者死。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幼幼新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幼幼新书》书籍目录
  1. 辨五脏受惊积冷热形证图《幼幼新书》
  2. 辨五脏六腑部位脉法《全生指迷方》
  3. 辨息论(附律一条)《医门法律》
  4. 辨五疫治法《松峰说疫》
  5. 辨膝盖痈疵疽论《疡科心得集》
  6. 辨五轮生克论《眼科阐微》
  7. 辨下疳论《疡科心得集》
  8. 辨五轮病源用药论《眼科阐微》
  9. 辨下焦病脉证并治《婴儿论》
  10. 辨五大毒一首《外台秘要》
  11. 辨夏凉冬暖不足致疾《松峰说疫》
  12. 辨吴又可疫有九传治法中先里后表《松峰说疫》
  13. 辨痫症《幼科铁镜》
  14. 辨吴又可偏用大黄《松峰说疫》
  15. 辨陷下则灸《普济方·针灸》
  16. 辨瘟邪止在三阳经《松峰说疫》
  17. 辨小便频数遗尿不禁《医林改错》
  18. 辨温暑凉寒诸证《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19. 辨小儿赤游丹游火论《疡科心得集》
  20. 辨温热《冯氏锦囊秘录》
  21. 辨小儿脉息《育婴家秘》
  22. 辨温病阴暑《松峰说疫》
  23. 辨小儿脉证治《育婴家秘》
  24. 辨温病一《伤寒寻源》
  25. 辨小儿脐风及脐汁不干论《疡科心得集》
  26. 辨温病四《伤寒寻源》
  27. 辨小儿生死脉《察病指南》
  28. 辨温病三《伤寒寻源》
  29. 辨小儿声音秘旨《幼科推拿秘书》
  30. 辨温病脉证并治篇《医宗金鉴》
  31. 辨小儿寿夭《育婴家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