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噎
膈噎之病,得之七情、六淫,遂有火热炎上之化,多升少降,津液不布,积而为痰,为饮,为呕吐。必须外避六淫,内节七情,饮食自养,滋血生津,以润肠胃,则金无畏火之炎,肾有生水之渐,气清血和,则脾健运而食消磨,传送送行矣!治者例用辛香燥热,痰饮被劫,时暂得快,七情、饮食不节,其症复作,前药再行,积成其热,血液俱耗,胃脘干槁,大便秘少若羊矢,则难治矣。尝治番胃未至于胃脘干槁者,一少年,食后必吐出数口,却不尽出,膈上时作声,面色如平人。病不在脾胃而在膈间,问其得病之由,乃因大怒未止辄吃曲,即有此症,想其怒甚则死血菀于上,积在膈间,碍气升降,津液因聚为痰为饮,与血相抟而动,故作声也。用二陈汤加香附、韭汁、莱菔子,服二日,以瓜蒂散、败酱吐之,再一日又吐,痰中见血一盏,次日复吐见血一钟而愈。
一中年人,中脘作痛,食已乃吐,面紫霜色,两关脉涩,乃血病也。因跌仆后中脘即痛,投以生新推陈血剂,吐血片碗许而愈。

- 膈噎《推求师意》
- 膈噎《杂病治例》
- 膈噎《医学入门》
- 膈噎《中医词典》
- 膈噎《杂病广要》
- 膈消《中医词典》
- 膈噎部《本草易读》
- 膈消《圣济总录》
- 膈噎反胃统论《金匮翼》
- 膈下脓肿《普通外科学》
- 膈噎论《古今医彻》
- 膈痛(附心瘥)《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膈俞《针灸大成》
- 膈痛《普济方·针灸》
- 膈俞《中医词典》
- 膈痛《中医词典》
- 膈俞《针灸学》
- 膈痰结实《圣济总录》
- 膈症《医宗己任编》
- 膈痰风厥头痛候《诸病源候论》
- 膈症反胃《医学从众录》
- 膈痰风厥头痛《圣济总录》
- 膈症反胃方《医学实在易》
- 膈痰《中医词典》
- 膈中《中医词典》
- 膈食《金针秘传》
- 葛《本草纲目》
- 膈热《幼幼新书》
- 葛柴茶《茶饮保健》
- 膈气噎《卫生宝鉴》
- 葛丹茶《茶饮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