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食
饮食入胃,多停中脘。中脘乃盛水谷之海、上脘只纳食,行水谷,所化精悍之气,上输于肺,下脘消化糟粕,入大小之肠。如食入于肠胃有停留不化者,有食物已去而害其脾胃转运之气者,有因之而致其清浊不分者。三脘者,则皆恶食,其物停留三脘有轻重。重在中下,则大小承气、备急丸之类;轻在中下,则枳术丸之类。食纳上脘,未入中脘而伤之重者,而出之;其已入中脘,而食物塞之,其气反壅于下脘,致气口脉大于人迎二、三倍者,亦必吐之。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若物已去而脾胃中元气受伤者,则东垣内伤补益之法是矣。所谓食伤胸中如有物者,非所食谷肉之物,由饮食过度,消化之气清浊不分,溷乱之液自上脘至胸中,积成痰饮,乃伤之轻者,故宜厘清浊、化痰饮、和中益胃、开郁则郁。

- 伤食《推求师意》
- 伤食《重订灵兰要览》
- 伤食《医学传灯》
- 伤食《产宝》
- 伤食《续名医类案》
- 伤食《中医词典》
- 伤食《续名医类案》
- 伤食《傅青主女科》
- 伤食《医学入门》
- 伤食《傅青主男科》
- 伤食《医述》
- 伤食《中医名词词典》
- 伤食《医述》
- 伤湿自汗《中医词典》
- 伤食《杂病广要》
- 伤湿证治《幼幼集成》
- 伤食《证治准绳·女科》
- 伤湿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伤食《寿世保元》
- 伤湿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伤食《古今医鉴》
- 伤湿泻《中医词典》
- 伤食《古今医鉴》
- 伤湿头运《中医词典》
- 伤食《济阴纲目》
- 伤湿条辨十四条《六因条辨》
- 伤食《万病回春》
- 伤湿咳嗽《症因脉治》
- 伤食《顾松园医镜》
- 伤湿咳嗽《中医词典》
- 伤食《古今医案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