痨瘵

《推求师意》书籍目录

《内经》无痨瘵之名,而有痨瘵之因。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其邪展转乘于五脏,遂至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各见所合衰惫之症,真脏脉见则有死期。二阳之病,则为风消、息贲。三阳为病,其传为索泽瘅,成为消中。大肠移热于胃,胃移热于膀胱,胆则体养而瘦。尝贵后贱,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暴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尽,形体毁沮。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灵枢》曰∶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瘁色夭,死于冬。又诸在肤肉脉筋骨之间者,各索所合之本脏,不得索于所不胜。后世张仲景立虚劳门,本于此也。巢元方有虚劳,有蒸病,有注病,皆推于此也。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五劳者,志劳,思劳,忧劳,心劳,瘦劳;六极者,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也;七伤者,曰阴寒,曰阴萎,曰里急,曰精连,曰精少阴下湿,曰精滑,曰小便苦数,临事不举。又曰∶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又五蒸病者,骨蒸,脉蒸,皮蒸,肉蒸,内蒸。遍身热多,又因热病愈后,食牛肉,或饮酒,或房欲而成。诸注候者,谓邪气居住人身之内,故名为注。此由阴阳失守,经络空虚,风寒暑湿劳役之所致也。或伤寒传诸阴不时除,瘥而留滞,或宿食冷热不调而流注,或乍感生死之气,卒犯鬼物之精,皆能成病,变状多端。凡此注之为言住也,言其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以上虚劳蒸注等候,近世方论所列之药众矣,未有一言以归其要者。盖人之生气与形耳,气为阳,形为阴,偏于阳则热,偏于阴则寒,况消万物莫甚于火。夫痨瘵未有形不瘠肉不消也,皆由精血不胜气之热火,当用寒凉以和之,益水以济之耳!乃谓形不足须温之以气,岂知,“温”乃“温存”。非温热也。气本阳而复得温则成亢阳矣,已涸之精血而加之以温热,天真何由而生耶?又有一等胎生骨细质弱者,精血必亏,此天癸已至而阴不能全盛与阳为配,及情欲动中,或劳役所使,则君、相二火相扇而起,其亏少之阴水莫能制之,故内蒸五脏,外连四属,如是者,以禀赋夭短,岂药所能治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推求师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推求师意》书籍目录
  1. 痨瘵《推求师意》
  2. 痨瘵《中医词典》
  3. 痨瘵《医学入门》
  4. 痨瘵《中医名词词典》
  5. 痨瘵《古今医案按》
  6. 痨损《友渔斋医话》
  7. 痨瘵《证治汇补》
  8. 痨嗽《奇效简便良方》
  9. 痨瘵《血证论》
  10. 痨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11. 痨瘵《丹溪手镜》
  12. 痨疽《外科启玄》
  13. 痨瘵各疰论《慎柔五书》
  14. 痨火喉《中医词典》
  15. 痨瘵咳嗽《中医词典》
  16. 痨疮《中医名词词典》
  17. 痨瘵门《养生导引秘籍》
  18. 痨虫病《中医词典》
  19. 痨瘵门《养生导引法》
  20. 痨擦候(妇科心镜 上)《古今医统大全》
  21. 痨瘵门(附梦遗鬼交 盗汗.自汗 骨蒸潮热)《丹台玉案》
  22. 痨病《急救广生集》
  23. 痨瘵门(十七则)《辨证录》
  24. 牢牙散《重订囊秘喉书》
  25. 痨瘵门题辞《慎柔五书》
  26. 牢实相类《轩岐救正论》
  27. 痨瘵试析《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8. 牢脉指法主病《脉诀乳海》
  29. 痨瘵试析《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30. 牢脉病机《伤寒补例》
  31. 痨瘵治法《医宗金鉴》

《推求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