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穴论三十

《素问悬解》书籍目录

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肾为足少阴,于五行为癸水,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盖火为阳,水为阴,肾者至阴也,阴旺则水盛,是以至阴者盛水也。肺者,手太阴秋脉也,肾者,足少阴冬脉也,冬水生于秋金,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缘肺金下降,而生肾水,肾脉贯胸膈,入肺中,肾水泛滥,则自其经脉而浸肺脏,皆为积水之区也。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肾所以聚水而生病者,以肾者,胃之关也。盖水谷入胃,脾阳消磨,化为雾气,上归于肺。肺主气。肺金清降,则化精水,精藏于肾,水渗于膀胱。膀胱通利,川渎注泄,则胃无积水,而土不伤湿。而水之所以下行者,肝气泄之也。肝为风木,其性疏泄,水满膀胱,泄以风木之力,故水道流畅而不癃。而风木之生,全由水中之阳,阳根左旋,温升而化乙木故也。是胃关之开阖,悉凭肾气。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流于肺部,同气相投也。皮肤者,肺之所司,水自肾脏,以类相从,上下溢于皮肤,经络壅阻,则为胕肿。胕肿者,聚水泛滥而生病也。

帝曰:诸水皆生于肾乎?岐伯曰:肾者,牝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牝,阴也。肾为牝脏,位在土下。土之湿者,水气之浸润也,故地气之上腾而生水液者,如云升雨降之义。悉属于肾,难经》:肾主五液,自入为唾,入肝为泪,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而逢于风,闭其皮毛,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于是客于玄府,行于皮里,浸淫经络,传为胕肿。其原本之于肾,因为风邪所闭,是以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即汗空也。

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肺为喘呼气逆不得卧,肾为水肿,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

肾水泛滥,则下为胕肿大腹,肺气冲逆,则上为喘呼不得偃卧,是标本俱病也。喘呼气逆不得卧者,肺之所为也,水肿者,肾之所为也,分为彼此相输而上下俱受者,总皆水气之所留蓄也。

帝曰:水腧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歧伯曰:肾腧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腧也。伏兔上两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左右各一行行五者,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凡五十七穴者,皆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

水腧五十七处者,是何所主也?肾主水,故水腑腧之肾腧。肾腧五十七穴,乃积阴之所聚,水之所从出入也。尻上尾骶骨上。五行,每行五穴。中行督脉,长强、腰俞、命门、悬枢、脊中五穴。次挟督脉两旁,足太阳经之里行也,白环俞、中膂俞、膀胱俞、小肠俞、大肠俞五穴,左右同。又次挟里行两旁,足太阳经之外行也,秩边、胞盲、志室、盲门、胃俞五穴,左右同。此二十五穴者,皆肾气之所输泄也。伏兔,足阳明经穴。伏兔上两行,挟脐上行,足少阴经脉也,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五穴,左右同。此十穴者,肾气之街衢也。次外左右二行,足阳明经脉也,气冲、归来、水道、大巨、外陵五穴,左右同。此十穴者,三阴之所交会而结于脚者也。大钟、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六穴,左右同。此十二穴者,肾脉之下行者也,名曰太冲。以与冲脉同行,是冲脉之原,故曰太冲,非厥阴之太冲也。凡此五十七穴者,皆脏脉之阴络所通,水之所客也。

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腧,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脏腧旁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皆热之左右也。

领别,领会而分别也。头上五行,每行五穴。中行督脉,上星、卤会、前顶、百会、后顶五穴。次扶督脉两旁,足太阳经脉也,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五穴,左右同。次挟太阳两旁,足少阳经脉也,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五穴,左右同。此二十五穴者,以散越诸阳热气之上逆也。足之三阳,自头走足,热病表闭经郁,则三阳上逆,头上发热大杼,足太阳经穴,膺俞,手太阴经穴,王冰注:名中府。缺盆,足阳明经穴,背俞,足太阳经穴,王冰注:即风门热府俞。《孔穴图经》虽不名之,既曰风门热府,即治热之背俞也。按,王冰刺疟及气穴论注,并以背俞为大杼,此云即风门热府,其说殊无定准。左右各一。此八穴者,以泻胸中之热也。八穴皆在胸背之间。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皆足阳明经穴,左右各一。此八穴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手太阴经穴,髃骨,手阳明经穴,即肩髃。委中,足太阳经穴,髓空,督脉穴,即腰俞。左右各一。此八穴者,以泻四肢之热也。王冰注引《中诰孔穴图经》云:腰俞,一名髓空。按,腰俞是中行督脉内之一穴,不在左右,如此止有七穴,其说似未确也。五脏腧旁五,足太阳经穴。脏腧在挟脊第一行,脏腧旁五穴在挟脊第二行,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五穴,左右同。此十穴者,以泻五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病左右所输泄之处也。此谓热病五十九刺。

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巨虚者,跷足(骨行)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所谓跗上者,举膝分易见也。此段旧误在针解篇。

三里者,下膝三寸,是其穴也。三里之下,是谓巨虚,巨虚者,跷上阳跷发于太阳之申脉,循外踝上行。足(骨行)独陷者,(骨行)外两筋之间也,此巨虚之上廉,是谓上巨虚。巨虚下廉,为下巨虚,下廉者,上巨虚之下为条口,条口之下陷下者也。以上皆足阳明经穴。所谓跗上者,长刺节论: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举膝分以下,鼓动应手,甚易见也。即足阳明之冲阳穴。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素问悬解》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素问悬解》书籍目录
  1. 水热穴论《素问悬解》
  2. 水热穴论《素问悬解》
  3. 水热穴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4. 水泉《针灸学》
  5. 水热穴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6. 水泉《中医词典》
  7. 水热穴论篇《疡医大全》
  8. 水泉《针灸大成》
  9. 水入疮《证治准绳·疡医》
  10. 水青苔《滇南本草》
  11. 水入耳秘方《华佗神方》
  12. 水芹菜《滇南本草》
  13. 水入耳中《奇效简便良方》
  14. 水芹〈寒〉《食疗本草》
  15. 水弱补之《痰火点雪》
  16. 水芹(音芹)《证类本草》
  17. 水疝《中医名词词典》
  18. 水芹(《千金翼方》)《中医饮食营养学》
  19. 水疝《中医词典》
  20. 水芹《药性切用》
  21. 水疝《儒门事亲》
  22. 水芹《本草分经》
  23. 水疝《中医外科学》
  24. 水芹《得配本草》
  25. 水蛇《本草纲目》
  26. 水芹《本草从新》
  27. 水蛇刺伤《奇方类编》
  28. 水芹《本经逢原》
  29. 水蛇头《中医词典》
  30. 水芹《医学入门》
  31. 水圣散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