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齐论六十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
此刺要论刺有浅深之法。刺骨者无伤筋四语,谓宜深者不可浅,浅则不及,刺皮者无伤脉四语,谓宜浅者不可深,深则太过也。
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
刺骨无伤筋者,谓刺骨不宜刺筋,若针至筋而去,不及于骨,是刺骨而伤筋也。刺筋无伤肉者,谓刺筋不宜刺肉,若至肉而去,不及于筋,是刺筋而伤肉也。刺肉无伤脉者,谓刺肉不宜刺脉,若至脉而去,不及于肉,是刺肉而伤脉也。刺脉无伤皮者,谓刺脉不宜伤皮,若至皮而去,不及于脉,是刺脉而伤皮也。宜深而浅,此谓不及。
所谓刺皮无伤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脉也。刺脉无伤肉者,过脉中肉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之谓反也。
宜浅而深,此谓太过。

- 刺齐论《素问悬解》
- 刺齐论《针灸大成》
- 刺齐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 刺期门《医方考》
- 刺热《素问悬解》
- 刺皮《本草分经》
- 刺热论《针灸大成》
- 刺皮《本草便读》
- 刺热篇《黄帝内经·素问》
- 刺皮《雷公炮制药性解》
- 刺伤脑脊髓《中医刺灸》
- 刺疟篇《黄帝内经·素问》
- 刺伤内脏《中医刺灸》
- 刺疟论《针灸大成》
- 刺伤中风水候《诸病源候论》
- 刺疟节度《黄帝内经太素》
- 刺少商穴法《外科理例》
- 刺疟《素问悬解》
- 刺手《中医词典》
- 刺疟《素问悬解》
- 刺腨方《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刺逆四时《针灸素难要旨》
- 刺水热穴论《针灸大成》
- 刺逆四时《古今医统大全》
- 刺四肢病《类经》
- 刺脑包《滇南本草》
- 刺天茄《滇南本草》
- 刺蜜《证类本草》
- 刺头痛《类经》
- 刺蝥瘟痧《痧胀玉衡》
- 刺头项七窍病《类经》
《素问悬解》
- 黄帝内经素问序
-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 自序
- 新刻叙
- 卷一 养生
- 卷二 脏象
- 卷二 脉法
- 卷三 脉法
- 卷四 经络
- 卷四 孔穴
- 卷五 病论
- 卷六 病论
- 卷六 治论
- 卷七 刺法
- 卷八 刺法
- 卷九 雷公问
- 卷十 运气
- 卷十一 运气
- 卷十二 运气
- 卷十三 运气
- 校余偶识 清·冯承熙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