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面部色泽
正常人面色微黄、红润、有光泽,在有疾病时,依其病变部位,疾病的久暂,以及疾病种类不同而有许多差别。
①面部潮红。是一种急性热病的面色,如急性传染病,高热性疾病。这种热病面容除了潮红之外,还会有口唇周围的疮疹,或皮肤上的皮疹等。另一类面红则不是潮红,而限于面部某一局部,也能反映某些疾病,如两面颧部呈红色,特别是多午后发热时加重,应注意是否有结核病;两面颊部潮红是心脏病的特征。
②面色变黄。常常是营养不良,贫血症的表现,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突然加重性面色变黄,表明肝、胆有病,胆汁代谢出现异常,最常见的是人的巩膜先出现黄染,以后随着病情加重而出现面部黄疸,如急性传染性肝炎(包括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癌、胰头癌、胆管癌、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急性胆道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毛细胆管周围炎、急性胆囊炎等,都可见到面色发黄。黄色晦暗,并逐渐加重,属于阳黄症,多见于肝胆病晚期或是晚期肝、胆、胰的癌瘤。新鲜浅色黄染,或时消时退的黄色,表明病症较轻,治疗也容易,预后良好。
③面色变黑灰暗,而无光泽。可以考虑既有药物的毒性作用引起的,又是慢性疾病的征兆。前者在停药后或经治疗后会很快恢复,但后者大部是晚期重症肝、肾疾病的表现,如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肝硬化、肝癌、肝胆疾病晚期、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等,都会出现面色黑暗,无光泽。所以,当发现面色逐渐变黑时,应进一步做全面体检。
④面色变白。是指失去了原有的白里透红和光泽,变成失去血色的白,这应考虑身体某个部位血液丢失过多,使面部血管的血液减少而变得苍白,如失血性休克等;也有因剧烈的疼痛而造成的休克而出现面部色白,有时出现冷汗、神志不清等症状。
⑤面色青紫。是指缺氧和发绀的表现。一般都是由于氧的摄入不足,但血氧饱和度降低的结果,如心力衰竭、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都可以出现面部青紫;如严重呈铁青色,表示肺部、心脏疾病严重,如肺结核晚期,肺心病合并肺内感染,重度心力衰竭等。

- 面部色泽《百病自测》
- 面部三行左右十穴《针灸大全》
- 面部神情《百病自测》
- 面部容貌《百病自测》
- 面部四行左右十穴《针灸大全》
- 面部浅层和腮腺肌区的解剖步骤与方法《人体解剖学》
- 面部望色辨证门主论《疡医大全》
- 面部浅层的静脉《人体解剖学》
- 面部位见证歌《古今医统大全》
- 面部浅层的动脉《人体解剖学》
- 面部五色吉凶杂述篇《形色外诊简摩》
- 面部气色举症《丹台玉案》
- 面部五位歌《针灸大成》
- 面部七图《婴童类萃》
- 面部五脏部位《儿科萃精》
- 面部吉凶论《痘疹心法要诀》
- 面部先见报痘八卦方位图说《疡医大全》
- 面部吉凶论《医宗金鉴》
- 面部形色赋《幼幼集成》
- 面部分五脏病证《古今医统大全》
- 面部形色之图《此事难知》
- 面部分位《脉诀汇辨》
- 面部杂病证《古今医统大全》
- 面部二行左右十穴《针灸大全》
- 面部脏腑肢节分位图说篇《形色外诊简摩》
- 面部定位图解《银海指南》
- 面部证《专治麻痧初编》
- 面部第四行《秘传眼科龙木论》
- 面部证治(计十六证)《外科证治全书》
- 面部第三行《秘传眼科龙木论》
- 面部中行六穴《针灸大全》
《百病自测》
- 基础篇
- 内科
- 咳嗽、咳痰
- 呼吸困难
- 紫绀
- 胸痛
- 咯血
- 便秘
- 水肿
- 腰背痛
-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支气管哮喘
- 糖尿病
- 小卒中
- 心绞痛
- 心肌梗塞
- 中风
- 特发性浮肿
- 慢性支气管炎
- 支气管扩张
- 肺气肿
- 心律失常
- 冠心病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 急性风湿热
- 缺铁性贫血
- 慢性胃炎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 三叉神经痛
- 面神经炎
- 脊髓空洞症
- 癫痫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重症肌无力
- 外科
-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 溃疡性结肠炎
- 食道癌
- 肾盂肾炎
- 乳腺肿物
- 白塞氏病
- 胆囊炎与胆石症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 胆道蛔虫病
- 急性阑尾炎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与腹膜炎
- 肠梗阻
- 急性胰腺炎
- 胰腺肿瘤
- 嵌顿疝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直肠癌
- 黑痣变癌
- 表皮癌前病变
- 破伤风
- 药疹
- 气性坏疽
- 胃癌
- 甲状腺功能亢进
- 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栓性静脉炎
- 湿疹
- 雷诺氏综合征
- 慢性前列腺炎
- 前列腺增生症
- 膀胱肿瘤
- 肾癌
- 淋病
- 软性下疳
- 下疳
- 阴茎癌
- 阴茎白斑
- 尖锐湿疣
- 隐睾症
- 精索静脉曲张
- 睾丸炎
- 附睾炎
- 睾丸肿瘤
- 克雷氏骨折
- 孟太奇氏骨折
- 脊柱骨折
- 骨盆骨折
- 肩关节脱位
- 肘关节脱位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 踝关节扭伤
- 急性腰扭伤
- 肩关节周围炎
- 先天性髋脱位
- 慢性骨髓炎
- 妇产科
- 外阴炎
- 外阴溃疡
- 前庭大腺炎
- 阴道炎
- 慢性宫颈炎
- 急性盆腔炎
- 慢性盆腔炎
- 生殖器结核
- 外阴营养障碍
- 淋病
- 外阴癌
- 宫颈癌
- 子宫体癌
- 子宫肌瘤
- 卵巢瘤
- 葡萄胎
- 恶性葡萄胎
- 绒癌
- 子宫内膜异位症
- 子宫肌腺病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 闭经
- 痛经
- 经前期紧张征
- 更年期综合征
- 子宫脱垂
- 妊娠
- 流产
- 异位妊娠(子宫外孕)
- 妊娠剧吐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前置胎盘
- 胎盘早期剥离
- 子宫破裂
- 产褥感染
- 产后中暑
- 晚期产后出血
- 儿科
- 小儿粪便异常
- 婴儿哭闹
- 小儿惊厥
- 营养不良
- 鹅口疮
- 婴儿腹泻
- 小儿发热
- 先天性心脏病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肺炎
- 化脓性脑膜炎
- 克汀病
- 先天愚型
- 舞蹈病
- 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症
- 血友病
-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肾病综合征
- 急性肾炎
- 五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