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部颜色改变

《百病自测》书籍目录

眼之五轮分属五脏,肝、心、脾、肺、肾之病,皆可上注于目,引起目的色泽变化。有经验的医生可以根据眼的颜色变化规律来辨别不同脏器的疾病。

1.白眼球的颜色变化

正常人的白眼球无其他颜色,一般白而有光彩。如果内脏有病,在白眼部出现颜色改变。

①红色。主要是眼球充血发炎的原因。有时单眼发红、有时双眼同时发红。除了眼红以外,还会有分泌物。视物时疼痛,尤其晨起时明显。

②白色。白眼球正常时也呈白色,但有光彩。如果过于白,近于蓝白色,说明分布在白眼球部分的血液减少,证明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如果突然发现眼球变白,可能有急性大量失血,如消化道出血宫外孕等。

③黄色。白眼球发黄,似有黄色素附在白眼球上,属于胆汁代谢障碍或胆汁外溢。白眼球发黄多见于急性黄疸性传染性肝炎、胆囊、胆道炎症、结石、蛔虫、肿瘤等。再则,不要把白眼球的脂肪沉着误诊为黄疸。脂肪沉着多见于中年以后,目有黄色隆起的斑块,在眼裂部最明显。而白眼球的黄疸的黄色均匀,在眼球周围明显,应注意辨别。

④白眼球部有散在性小出血点,或有小块瘀血斑,即有出血倾向,可考虑再生不良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有时也是脑血管栓塞或出血的先兆。

⑤斑点。在农村幼儿的白眼球上,经常见有蓝色、灰色、或暗灰色的斑点,单个或散在多发,境界清楚,斑点周围均正常,多证实患有蛔虫症。如发现有此种斑点,到医院查一下大便中有无蛔虫卵便能确诊。

2.黑眼球的颜色变化

黑眼球即角膜部分,一般呈暗黑色,有光泽,其颜色变化多出现在黑眼球的周围,随疾病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色泽变化。

①黑眼球周围充血。呈红色,初起时双眼球出现针尖大小的小疮,排列成行,若已破溃呈树枝状,或可见到点状或地图状,同时伴有怕光、流泪、疼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去眼科诊治。一般是患病毒性角膜炎或虹膜炎所致。

②黑眼球呈灰暗色。黑眼球表面呈灰暗色,并有水肿、增厚等改变,识物不清,出现疼痛、怕光、流泪等自觉症状。这种全黑眼球的灰暗性变性,最多见于梅毒,尤其是先天性梅毒侵犯到黑眼球所致;也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病和病毒性感染。

③黑眼球周围出现金绿色环、黄棕色或黄棕色带,宽约1~3mm,在角膜上行端较宽,这是儿童的一种少见病症——肝豆状核变性。这种病主要是铜代谢障碍,预后较差。发现异常,应及时治疗。

④黑眼球周围出现白色环。是衰老的表现,也称老化环。

其实质是血中胆固醇增高所致。可以预测卒中,即脑溢血或脑梗塞等。

3.瞳孔的颜色变化

我国为黄种人,瞳孔呈黑色,清静明亮。如果瞳孔色泽出现异常,预示着已患疾病。

①白色。瞳孔区域由黑变白,最常见的原因是老年性白内障,表现为视物不清或根本看不见物体。除此之外,还有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糖尿病,眼外伤等原因。

②红色。瞳孔内呈现红色,是眼内有出血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眼外伤等疾病。

③青色。青色为一异常征象,是由于眼内压力过高,正常眼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发生障碍,致使角膜呈雾状水肿及眼内组织病理性改变,使瞳孔发出青绿色反光,中医学称为绿内障。

4.虹膜颜色变化

虹膜呈环形薄膜,位于瞳孔周围,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瞳孔的大小。黄种人的虹膜大部分是棕黄色,白种人呈灰色、浅棕色,有的呈黄色。在国内不同民族区域稍有不同,但在同一地区对常人都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在正常区域里出现异常情况,便认为是疾病。

①褐色斑。在虹膜上出现褐色斑点,与白眼球上的褐色斑相似,可认为是肠蛔虫症的征象。

②散在性斑点。在虹膜上出现许多分散性小点,并有不同颜色,多见于风湿症病人。

③凹陷区域。在虹膜下方或瞳孔周围的虹膜有许多凹点,可能患有溃疡病。

④虹膜斑点。虹膜区域出现斑点,多见于胃溃疡急性胆囊炎冠心病等。

⑤眼睑灰暗。正常人眼睑呈淡黄色,与面部皮肤相近,有光泽。如果眼睑色变灰暗,在眼球周围形成一圈灰暗色,即眼眶发暗,多半是由于劳伤过度所致肾虚,如重度神经衰弱、性生活过频、过度疲劳、癌症晚期、肝硬化、肾功能衰竭等病症;也有些是属于功能性紊乱造成的;有些则是消耗性疾病所致。所以,出现类似眼睑灰暗时,应及时改善生活条件,注意休息和调节饮食,如经过自行调理仍不能改善,应进一步检查,以免误诊。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百病自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百病自测》书籍目录
  1. 眼部颜色改变《百病自测》
  2. 眼部形态改变《百病自测》
  3. 眼部证治(计二十三证)《外科证治全书》
  4. 眼部《外科大成》
  5. 眼赤候《诸病源候论》
  6. 眼不医不瞎论《目经大成》
  7. 眼赤秘方《华佗神方》
  8. 眼不医不瞎辨《目经大成》
  9. 眼赤膜下垂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10. 眼不医必瞎辩论《审视瑶函》
  11. 眼赤痛《幼幼新书》
  12. 眼不开《幼科心法要诀》
  13. 眼赤肿痛《经验麻科》
  14. 眼不开《证治准绳·幼科》
  15. 眼赤肿痛《明医杂着》
  16. 眼不开《医述》
  17. 眼唇蛔虫征《中医词典》
  18. 眼不开《医宗金鉴》
  19. 眼大角《中医词典》
  20. 眼病歌诀《异授眼科》
  21. 眼大睫《中医词典》
  22. 眼病的预防《中医眼科学》
  23. 眼大头《中医词典》
  24. 眼病的护理《中医眼科学》
  25. 眼大嘴《中医词典》
  26. 眼病《保幼新编》
  27. 眼带《中医词典》
  28. 眼病《扁鹊心书》
  29. 眼丹《中医名词词典》
  30. 眼病《古今医鉴》
  31. 眼丹《中医词典》

《百病自测》